“里克咖啡”的故事
▓ 三色灯/文并摄
就要离开摩洛哥卡萨布兰卡了,航班是下午起飞,上午还有半天时间,我提议去看看那个著名的咖啡馆“里克咖啡”。


《卡萨布兰卡》电影海报


1942年,美国拍摄的电影《卡萨布兰卡》(又名《北非谍影》)上映,两年后这部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等三项大奖。
故事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中立区”卡萨布兰卡营业的“里克咖啡”馆,既是社会芸芸众生自由出入的“绿洲”,亦是反法西斯斗争的“战场”,一段谍战、战争、爱情、人性诸多因素缠绕的爱情故事,加上英格丽·褒曼等大牌演员出色表演,让人们不仅记住了“卡萨布兰卡”这座城市,也记住了“里克咖啡”。





借助导航,我们很快就找到了“里克咖啡”店。在老城区边缘一条有些僻静的街上,一座白色三层小楼上“RICK S CAFE”招牌格外显眼,拾阶而上是两扇厚重敞开的木门,阳光下精巧的镜面玻璃门把店内陈设巧妙地遮盖了起来,看不见庭院,看不见吧台,也看不见那架演奏《时光流转》的钢琴。门前两棵棕榈树挺拔却显得孤独,狭长的窗台带有浓郁的欧式风情,也被装上了防盗网。巨大的广告挂在墙上,告诉人们这里将举办2019年“午夜在绿洲”新年晚宴。



一切和记忆中的电影场景似乎不一样,想想也是,近百年过去了,谁能经得起时光岁月的磨砺啊!靠近细看,很糟糕,门边铜牌显示营业时间是“12:00-15:00 18:00-00:30”。我们不可能等到中午了,只能在门外看看,拍几张照片,也算是没有白来。离开时,心情有点惆怅,飞越万里毕竟看到了“里克咖啡”,可惜只在外面转转,没能进去坐坐,喝上一杯浓香的“里克”。哈哈!世界上就没有那么多完美的事!




回国不久,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方知“里克咖啡”今世前生还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74年,34岁的美国人凯西·克里格看了电影《卡萨布兰卡》颇为触动,几年后她到摩洛哥工作,才发现卡萨布兰卡并没有这家咖啡店,“里克咖啡”是电影导演的虚构,只存在于人们美丽的想象中。不久,“911”发生,卡萨布兰卡又一次成为世界政治、民族、宗教矛盾交锋的“是非之地”。克里格决意要把电影中的情形变为现实:让“里克咖啡”再次成为卡萨布兰卡的“绿洲”,向世界展示宽容。
凯西四处借钱,以个人的投资,用三年的时间在卡萨布兰卡“复活”了“里克咖啡”。精心模仿的庭院空间,迷人的咖啡香,《时光流转》的钢琴声……传奇故事赋予“里克咖啡”强大的生命力,使其迅速成为世界各地游客和当地人慕名而来的“打卡地”,这里常常座无虚席,周末和晚场没有预定,你就不要光顾了。如果你来了,说不定会看到中国游客品尝咖啡的身影,许多人和我一样,因为电影知道了卡萨布兰卡,到了卡萨布兰卡就想看看“里克咖啡”,从这里开始难忘的摩洛哥之旅。

克里格夫人全身心投入“里克咖啡”的运作,逐渐习惯了人们称呼她“里克太太”,忘记自己的她在“里克咖啡”一直工作到离开人世。

一个虚构的电影故事,一个重构的艺术存在,感动、吸引了千百万人,复活的“里克咖啡”是不是原汁原味,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到了卡萨布兰卡有“里克咖啡”喝就好,有《时光流转》听就好,有宽容“绿洲”的心灵寄托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