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里的春天
作者|荆随定(陌人)- 河南
在深山
我是你痛饮的一弘清泉
风在谷底
使劲一喊
小草就醒了
羊群比白云更白
嚼着青葱的生动春天
在深山
我是一只
时刻准备起飞的绿色鸟雀
单等一声清脆的召唤
就纵身
奔入晨曦的林间
如果我不慎跌落悬崖
看晚霞的背影里
霎那就惊羡——
一缕云烟
(2021.4.23日深夜雨中
于洛阳小浪底黄河大桥)

流淌在心弦上的歌
一一兼谈佰人的诗《山里的春天》
作者|周易丁(洛阳)
陌人先生把写诗作为记录自我的感情体验与心曲坦诚的表达。因此,当我面对他的诗稿《山里的春天》时,感到十分的意外。在读诗过程中,由于诗中奇特的落想,新颖的文化意蕴,使我的新奇感变得异常的强烈。
生话在陌人君的心中,别有一番洞天。多彩的景象在他笔下叠出。
“我是你痛饮的一泓请泉
风,在谷底使劲一喊小草就醒了。”小草就醒了!我们仿佛看到了小草绽放出鲜嫩新芽的叶片,这不是春天来了吗?然而这春天仿佛不是时序变化来的春天,而是在谷底那一声声风的呼喊被传递来的春天 。“羊群比白云更白,嚼着青葱的春天。”句子简直妙极了!羊群是白色的,天上的云也是白色的,这是一首诗,这是一幅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外有音。咫尺之内有白色如云的羊群,遥望长空皆白云,青峰千叠,白云四合,深山美景令人留连忘返。这时,我想起南朝//梁,陶弘景的故事。陶弘景有经国济世之才,隐居深山不士,人称“山中宰相”,齐高帝见他如此留恋深山,下诏询问:“山中何所有?”陶弘景赋诗作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令陶弘景梦魂牵绕不舍离去,原来他是为了山上的白云,他以白云设喻,远离红尘喧嚣,以示高洁情操。
“我是你痛饮的一泓清泉。”有清泉,自然引发人联想到层岩叠嶂,岚光吞吐朦胧的云烟,百鸟欢唱,呢喃啾唧,天籁齐鸣,蝴蝶翩跹起舞,朴人襟怀,这一泓清泉,清澈盈光,营造起深山美景。
“我是一只时刻准备起飞的绿色鸟雀
单等一声清脆的召唤
就纵身
奔入晨曦的林间
如果我不慎跌落悬涯
看晚霞的背影里
霎那就惊羡
一缕云烟”令人心碎的纯净的美,忧伤始终伴随人类生活的进步,因为它在诉说祈求完美的种种遗憾,而诗,往往选择这最隽永的情感。
这些奇特绝妙的语言文字,在他的诗里随意撷集,可见作者诗的气质,诗的魅力。面对人们熟习的反映对象,在他的笔下却呈现出非凡的智慧风采,新的文化意蕴。陌人的诗令人喜,更令人惊,诗中有新的立意,新的形象,新的创造!读他的诗,读出了情,读出了爱,探访到作者心理的轨迹,这种诗的气质,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那一颗童稚的心,一片天真,以纯净的心灵映照出大千世界。
《山里的春天》这首诗不足百言,作者精雕细琢,惜墨如金,达到了俭近于啬的第步,文中的承载量却是巨大的,每个字都闪烁着奇异的光茫,清淳明丽,字里行间丝毫听不到晦涩佻达之音,这与作者的文化学养是分不开的。陌人先生几十年筚路蓝缕,握管有恒,在诗的田野里耕耘,对诗的挚着眷恋情深。也许他无意去作诗人,只是在记下他心中的一种感受,诉说一段情缘,表达一支心曲。语言形象只任自然抛光,勿须人工拔冗修饰,正因为他对诗的痴迷,才奠定了他诗品脱俗的醇度与高度。清人张潮在《幽梦影》诗中云:“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人不可以无癖。”我想在这首诗里,我们可窥见陌人先生的诗品与人品。


诗人简介:
荆随定,笔名陌人,汉族。河南洛阳,1962年生于洛阳小浪底黄河之滨。座右铭:诗歌不死,奋斗不止!

诗评者简介:
周易丁,洛陽市孟津区人。五零后,笔名,周丰,微信名,春秋大义,文化学者,艺朮评论家。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