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衣裳马的鞍,三分人材七分打扮。衣着是人生绝对不能缺少的东西。贫寒者衣为遮丑防寒防晒保体之物;富有者衣则是装饰美化之具。红楼人物,穿什么?戴什么?床上铺什么?晚上盖什么 ?当然是不可缺少的话题。尽管衣着新旧有别,男女有别,主仆有别,档次有别,但贾府中无论上层,下人、当差的、做饭的、做工的、闲转的、早起的、晚睡的,都要穿衣戴帽,都要有一个窝,需要休息,需要铺的盖的。
寄居在葫芦庙中的穷儒贾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进京赶考,求取功名,但行李路费无措。庙旁住着的乡宦甄费(字士隐)赠银五十两并“两套冬衣”(一回9页)。冬衣是什么样?书中未及。
甄士隐失女又遭火灾,携妻到岳父封肃家又遭冷遇。暮年之人,贫病交攻慢慢露出了下世的光景。一日拄拐散心,见一跛足道人,疯狂落拓,“麻鞋鹑衣”。麻鞋鹑衣是成语,意为衣着破烂不堪,生活贫困窘迫。跛足道人不是凡人,是神仙,在红楼中,他做的全是好事,应该是穷人的代表、衣着不可能阔卓。另一层,这里与贵族老爷、夫人、少爷、小姐的装束,形成显明对比,因而,作者把它安排在首回。研究红楼服饰,不要忘记跛足道人的服装——麻鞋鹑衣。
甄家丫环娇杏门前买线,听到街上喝道之声,隐身一看,见大轿之内一个“乌帽猩袍”的官员。带乌纱,着猩袍是官员和有地位的人。可不,轿内的人是贾雨村。他在甄士隐资助下,京考中了进士,当了县太
爷,上任路过。(—回13页)另有穿“红绫袄青绸掐牙背心”的丫环(三回32页),穿着“华冠丽服”在贾府门口坐的(三回27页),这些人无疑都是仆人,是侍候主人的和看门的。
黛玉失母,父送她到外祖母家。见到了贾母,大舅母,二舅母,表兄贾珠的遗孀李纨及三位“钗环裙袄”一样装束的姑娘。三位便是迎春、探春、惜春。(三回28页)
一群媳妇丫环拥着一个丽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音记),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褃袄(缕金指金线。窄可以显示身材纤细苗条),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这就是王熙凤的妆扮,果然与众不同。(三回29页)
黛玉到贾府,两嬷嬷引她去拜见二位舅父,每到一处,早有许多“艳妆丽服”之姬妾丫环迎着。(三回31页)
王夫人东廊下三间耳房内,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毯”,正面设着“大红金线蟒引枕”,“秋香色金线蟒大条褥”……四张大椅,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三回32页)王夫人正房内……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青缎靠背坐褥……。”三张椅子上搭着半旧的“弹花椅袱”是来客坐的。(三回33页)
黛玉初见到的宝玉,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窄袖袍服,便于射箭)”,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三回36页)宝玉着便装时: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脚”(成串悬坠的饰物)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
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指通灵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绿撒花绫裤”,“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三回36页)
宝玉要午休,找不到合适地方,贾蓉的媳妇秦可卿就把他引到自己房内,安排在自己的卧室。按秦氏的话说:“我这屋子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了”。上面设着寿昌公主(唐五代皇帝睿宗李旦的长女)于含章殿下卧的宝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唐懿宗李漼的长女)制的“连珠账”。秦氏亲自展开了西施浣过的“纱衾”,移了红娘抱过的“鸳枕……”(五回54页)
凤姐住地,门外铜钩上悬着“大红洒花软帘,”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红条毡”,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用金线织成锁链形图案的锦缎)的“靠背”和一个“引枕”(圆墩形倚枕,可枕在头下),铺着金钱闪的“大坐褥”。傍边有银唾盒。凤姐家常着装:带着“紫貂昭君套”(汉代昭君出塞时所带的式样的帽罩),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丫环平儿遍身“绫罗”,“插金戴银”。(六回74页)王熙凤便装也是十分华贵。
凤姐和刘姥姥说话,进来一个面目清秀、身段苗条,“美服华冠、轻裘宝带”的少年。凤姐向刘姥姥介绍说:这是我侄儿贾蓉。(六回76页)
宝玉在宝钗处,黛玉来了,只见她外面罩着“大红羽缎对襟褂子”,便间:下雪了么?(八回99页)
薛宝钗卧室门上吊着“半旧的红紬软帘”,头上挽着黑漆油光的纂儿,“蜜合色的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线的坎肩儿”,“葱黄绫子棉裙”……。(八回96页)
宝玉和黛玉到薛姨妈家,离开时下雪,小丫头捧过“斗笠”来,宝玉把头略底一底,叫她戴上,那丫头便将“大红猩毡斗笠”一抖,才往宝玉头上一合,宝玉便说:罢了!罢了!好蠢东西!你也轻些;难道没见别人戴过?等我自己戴罢。黛玉道:过来,我给你戴罢。宝玉进前,黛玉用手轻轻笼住“束发冠”,将笠沿掖在“抹额”之上,把那一颗核桃大的“绛绒簪缨”扶起,颤巍巍露于“笠”外。整理已毕,端详了一会
说:好了,披上“斗蓬”罢。(八回102页)
宝玉要去上学,袭人交待:“大毛儿(指皮筒子)衣服”我也包好了,交给小子们去了。学里冷,好歹想着添换,比不得家里有人照顾。(九回107页)
宝玉路谒北静王时,带着“束发银冠”,勒着“双龙出海抹额”,穿着“白蟒箭袖”,围着“攒珠银带”。(十五回165页)
北静王王世荣头戴着“净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鞓带”。(十五回165页)
元霄佳节,宁府贾珍请大家看戏,放花灯。宝玉见那繁华热闹到不堪的田地,便想离开。恰袭人被家里接去吃年茶,宝玉便和跟他的小厮茗烟商量去袭人家。宝玉穿着“大红金蟒狐腋箭袖”,外罩“石青貂裘排穗褂”,来到袭人家,弄得袭人全家手忙脚乱,应付侍候。(十九回217页)
宝玉和黛玉发生口角,一气之下,不顾天气寒冷,脱下了“青肷披风”,引起黛玉内心难过和同情。(二十回238页)
宝玉披衣靸鞋到黛玉房中,见她姊妹两个(和湘云)尚卧在衾内,那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湘云盖着“桃红紬被”。(二十一回239页)
鸳鸯穿着“水红绫子袄儿”,“青缎坎肩儿”,下面露着“玉色绸袜”,“大红绣鞋”。(二十四回274页)
宝玉去给舅母(王子腾夫人)拜寿回来,见了王夫人,便命人除去“抹额”,脱了“袍服”拉了“靴子”,就一头滚在王夫人怀里。(二十五回289页)
宝玉与蒋玉函初次见面,解下“玉玦扇坠”赠与玉函。蒋玉函便把北静王给自己的“大红汗巾子”解下来转赠宝玉。据说“汗巾子”是茜香国女国王所贡。宝玉接了,又把自己的一条“松花汗巾子”解下来,赠与玉函。(二十八回338页)
宝玉和黛玉争论中,心事重重,又兼说错了话,自叹自悔,掉下泪来,要擦拭忘带“绢子”,只好用衫袖去擦。黛玉见他穿着簇新“藕合纱衫”,便将枕上搭的一方“绡帕”拿起来,向宝玉怀里一捽。(三十回361页)
贾母的一件“新大红猩猩斗蓬”被史湘云穿了去,用“汗巾子”系腰,和丫头们在院子里扑雪人玩。(三十一回378页)
宝玉被打后,袭人要看伤势,刚脱下中衣,宝钗来了,来不及穿,袭人便用一床“夹纱被”将宝玉盖住。(三十四回404页)
宝钗去看望宝玉,袭人正在为宝玉缝“白绫红里的兜肚”,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三十六回436页)
王太医(太医王君效的侄子。六品)为贾母珍病时,贾母穿着“青绉绸一斗珠儿(一种细毛卷曲象一片珍珠似的白羔羊皮,又名珍珠毛)的羊皮褂子”。(四十二回516页)
贾母同刘姥姥到沁芳亭,丫环们抱了一个“大锦褥子”来,铺在栏杆榻板上,贾母依栏坐下,命刘姥姥坐在旁边。(四十四回484-485页)
探春的卧榻拔步床上(高脚大架床),挂的是“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的纱账”(四十四回492页)
宝钗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四十四回494页)
贾母看了宝钗的卧室,摇头说使不得。让鸳鸯把那“水墨字画白绫帐子”拿来,把这帐子换了。(四十回495页)
黛玉吟罢《秋窗风雨夕》,宝玉来了。他并没有戴“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黛玉笑道:那里来的这么个鱼翁。(四十五回561页)
宝玉脱了“蓑衣”,里面穿着半旧“红绫短袄”,系着“绿汗巾子”,膝上露出“绿绸繖花裤子”,底下是“掐金满绣的绵纱袜子”,靸着“蝴蝶落花鞋”。鞋上套着一双“棠木屐”(古时因无雨鞋,用木头做屐套在鞋上以防湿水)脱放在廊檐下。(四十五回561页)
宝玉穿的“蓑衣、斗笠、木屐”是北静王送的。(四十五回562页)
宝玉在黛玉那里,小丫头送来了“猩猩毡斗蓬”。下雪了,李纨邀众做诗,宝玉便和黛玉同往稻香村。黛玉换上了“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上一件“大红羽绉面白狐狸皮的鹤氅”,系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上罩着“雪帽”。……只见众姊妹都在那里,都是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蓬”独李纨穿一件“哆罗呢对襟褂子”,薛宝钗穿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羓丝的鹤鳖”,邢岫烟仍是“家常旧衣”……(四十九回610-611页)
史湘云也来到稻香村,见她穿着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头上带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子大红猩猩毡昭君套”又围着“大貂鼠风领”(四十九回611页)
湘云脱了“褂子”,只见她里头穿着一件半新的“靠色三厢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窄褃小袖掩衿银鼠短袄”,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妆缎狐肷褶子”,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鹿皮小靴”。(四十九回611页)
天降大雪,李纨提议,到芦雪庭做诗。来日宝玉只穿一件“茄色哆罗呢狐狸皮袄”,罩一件“海龙小鹰膀褂子”,束了腰,披上“玉针蓑”,带了“金藤笠”,登上“沙棠屐”,忙到芦雪庭来。(四十九回612页)
探春从秋爽斋出来,围着“大红猩猩毡的斗蓬”,带着“观音兜”,扶着小丫头,后边一个妇人,打着一把“青绸油伞”。(四十九回613页)
凤姐披着“斗蓬”走来说:这样好东西,也不告诉我。(好东西指鹿肉)。(四十九回615页)
芦雪厅联诗,宝芹披着“凫靥裘”(用野鸡面部两颊附近的毛作的衣服)。(四十九回615页)
芦雪庭即景联诗,大家才要评论时,远远的见贾母围了“大斗蓬”,带着“灰鼠暖兜”坐着小竹轿,打着“青绸油伞”,……。(五十回624页)
凤姐披着“紫羯绒褂”笑嘻嘻来了。(五十回626页)
下雪时,见宝琴后边一个穿“大红猩猩毡”的人。贾母问是那个女
孩儿?众回:是宝玉。(五十回627页)
袭人头上戴着几枝“金钗珠钏”,又穿着“桃红百花刻丝银鼠袄”,“葱绿盘金彩绣棉裙”,外穿“青绒灰鼠褂”。(五十一回636页)
凤姐对袭人说:我倒有一件“大毛”(狐皮、貂皮、猞猁皮都叫大毛)的,我嫌风毛出的不好……先给你穿去罢。(五十一回636页)
贾母见宝玉穿着“茄支色哆罗呢的箭袖”“大红猩猩毡盘金彩绣石青妆缎沿边的排穗褂”,知道下雪了,便让鸳鸯把那一件“孔雀毛的氅衣”,给宝玉,那是俄罗斯国用孔雀毛拈线织的,很珍贵。(五十二回654页)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贾珍靸着“鞋”,披着一件“猞猁狲大皮袄”,命在厅柱下石阶上太阳中,铺了一个“大狼皮褥子”,闲看各子弟来领取年物。(五十三回667页)
紫鹃穿着“弹墨绫薄绵袄”,外边只穿“青缎夹背心”。(五十七回723页)
雪雁有“月白绫子袄”。(五十七回224页)
芳官穿的“海棠红的小绵袄”,底下“绿绸洒花夹裤”。(五十八回250页)
宝玉生日,王子胜(宝玉的二舅)送一套“衣服”,一双“鞋袜”……薛姨妈减半,尤氏一双“鞋袜”,凤姐是一个“宫制四面扣合堆绣荷包”,装一个“金寿星”(是一件波斯国的玩器,也是稀有之物)。(六十二回788-789页)
香菱穿着“石榴裙”。(六十二回804页)
众丫头在怡红院为宝玉庆寿,大家卸去正妆,只穿“紧身袄儿”,宝玉穿着“大红绵纱小袄儿”,下面“绿绫弹墨夹裤”,散着裤脚,系一条“汗巾”,靠着一个各色玫瑰芍药花瓣装的“玉色夹纱新枕头”……。(六十三回810-811页)
怡红院众姐妹为宝玉庆贺生日,芳官和宝玉搳拳时,只穿着一件“玉色红青驼绒三色缎子拼的水田小夹袄”,束一条“柳绿汗巾子”,底下是“水红洒花夹裤”。(六十三回811页)
群芳宴,大家都喝高了,胡乱睡下,宝玉自己枕了“红香枕”睡着
了。(六十三回816页)
贾琏娶尤二姐时,穿着“素服”(六十五回843页)尤三姐戏耍贾珍和贾琏时,索性卸了妆饰脱了“大衣服”,……穿着“大红小袄”,半掩半开,故意露出“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绿裤红袜”,鲜艳夺目,忽起忽坐,忽喜忽嗔,没半刻斯文,两个“坠子”就和打秋千一般……(六十五回848-849页)
尤二姐初见凤姐,凤姐头上都是“素白银器”身上“月白缎子袄”,“青缎子掐银线的褂子”,“白绫素裙”……。(六十八回881页)
凤姐假意拜见尤二姐,以“四匹上色只头”,“四对金珠簪环”作为拜见之礼。(六十八回883页)
宝玉听见晴雯麝月按着芳官隔肢,忙披上“灰鼠长袄”出来,见她们三人,“大衣”未穿,晴雯只穿着“葱绿杭绸小袄、”“红绸子小衣儿”,麝月是“红绫抹胸”,披一身“旧衣”。芳官穿着“撒花紧身儿”,“红裤绿袜”(七十回907页)
晴雯临终,将贴身旧“红绫小袄儿”脱下给宝玉,宝玉也将自己的“袄儿”褪下来盖在她的身上。(七十七回1012页)
大热天,宝玉从外面回来,脱下外面“大衣服”,只穿着一件“松花绫子夹袄”,襟内露出血点般“大红裤子”来。(七十八回1022页)、
麝月和秋纹私下说宝玉:穿“大红裤子”配“松花色袄儿”、“石青靴子”,越显得靛青的头,雪白的脸来。(七十八回1023页)
巧姐小时曾用“桃红绫子小被”儿裹着。(八十四回1107页)
黛玉对雪雁说:天冷了,把那些“小毛衣裳”晾晾。(八十七回1141页)
黛玉身上穿着“月白绣花小毛皮袄”,加上“银鼠坎肩”,头上挽着随常云髻,簪上一技“赤金扁簪”别无花朵,腰下系着“杨妃色绣花棉裙。”(八十九回1166页)
包勇(原甄府仆人后投靠贾府)头戴“毡帽”,一身“青布衣裳”,脚穿一双“撒鞋”。(九十三回1210页)
天刚亮,有人扣门,薛蝌开门看时,见是大嫂的丫环宝蟾拢着头,掩着怀,穿着件“片金边琵琶襟小紧身”,上面系一条“松花绿半新的汗巾子”,下面并未穿裙,正露着“石榴红洒花夹裤”,一双“新绣红鞋”。(九十一回1186页)
凤姐见邢岫烟着装寒酸,回房后叫平儿取了一件“大红洋绉小袄儿”,一件“松花色绫子一抖珠儿的小皮袄”,一条“宝蓝盘锦厢花线裙”,让丰儿给岫烟送去。(九十四回1178页)
宝玉穿着“一裹圆”(冬天的便服。清代礼服袍子,前后有开衩,便服左右开衩,因称一裹圆。妇女便服都无开衩,也称一裹圆)“皮袄”在家歇息。听说大观园海棠枯而复荣,开了花、贾母要去观赏,宝玉便换件“狐腋箭袖”,罩一件“玄狐腿外褂”,出来迎接贾母。(九十四回1225-1226页)
王熙凤设计,背着宝玉,为宝玉、宝钗定下婚事,准备下聘礼,让贾母过目。并一件一件指给贾母看,说:这是“金项圈”、这是“金珠首饰”;共八十件;这是“妆蟒四十匹”;这是各色“绸缎一百二十匹”,这是四季“衣服”,共一百二十件。(九十七回1262页)
凤姐与丰儿,夜行大观园,觉天冷,让丰儿回去把那件“银鼠坎肩”拿来。(一百零八回1304页)
贾赦请道士驱妖,法师们俱戴着“七星冠”,披上“九宫八卦的法衣”,踏着“登云履”。(一百二回1223页)
夜间,宝玉要喝茶,五儿起来倒茶,宝玉见五儿长像酷似晴雯,便有意多找些话题说。这时五儿只穿着件“桃红绫子小袄”。(一百九回1400页)
妙玉头带“妙常冠”,身穿“月白素紬袄”,外罩一件“水田青缎镶边长背心”,拴着“秋香色的丝绦”,腰系一条“淡墨画的白绫裙”。(一百零九回1406页)
贾府人员日常穿带饰物还有缎子(给黛玉做衣服)、锁子锦(用金线织成锁链形图案的锦缎),香袋、香坠儿、包袱、荷苞、香珠;大幔子、
小幔子、帘幔、遮阳幔子、大红乡幔(宝玉暖阁上挂)、孝幔子、孝幕;绢子(湘云的),紫绸绢子(鸳鸯用的)、洒花绢子(金桂用);坐褥、锦褥、皮褥、毡锦褥、砌花锦边褥子。就门帘而言,有猩红毡帘(凤姐正房),大红花软帘(凤姐卧室惜春门),红紬软帘(宝玉卧室门),软帘(黛玉卧室门)为大观园建成用的猩猩毡帘,湘妃竹帘。金丝藤红漆竹帘,黑漆竹帘、五彩线络盘花帘。化妆及佩带之物有胭脂、玫瑰膏(唇膏、并蒂秋惠(头花)、玛瑙、珊瑚、花露油、头绳、猫眼儿(绿宝石)、祖母绿(绿宝石之王),汉玉九龙佩(贾琏送尤二姐),攒珠累金凤(首饰或小器物用细金丝编制叫累金)。贾府中车有车帘、桌有桌围、椅有椅搭、床有床裙、床帐;扇有扇套、扇坠儿。千件万种,无所不有。
回顾红楼人物穿带,饰、妆,写宝玉和王熙凤笔墨最多。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合,会见不同人物,着装就会不同,贾母,王夫人,贾珍等一笔代过,贾赦,贾政,邢夫人等只字未提。是因为宝玉、王熙凤在红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在社会活动中无职无衔,而贾赦,贾政等,都承袭世职,是政府官员,他们有统一的服装(标志服),头戴花翎,身穿朝服,脚登朝靴,只是在品级上有差异而已,贾母、邢夫人、王夫人都是皇封诰命,肯定也有统一的服饰。分品而就,无须再复述。服饰选择各人有各人的爱好,各人有各人的讲究。把服装紧身化,使自己的身体内外一致,那是艺术价值的美。古人的衣裳宽大,那是追求舒适的结果。
编后语:本期连载到这,未完待续。请注意查阅下期连载007《我以我血艳红楼》之[红楼十二"说"](五)[红楼戏剧说]。



作者简介:拜东涛,网文名商山更夫,一九四八年十一月生,陕西省商洛市人。一九六八年二月入伍,历任排长、副政指。一九七九年元月调陕西丹凤县武装部,历干事、参谋、部长。一九八六年六月随武装部改制退役。一九九O年上省党挍,毕业后任商洛市文化局副局长、调研员。二O0八年退休。作品:《我以我血艳红楼》、《我以我歌颂石头》,另有少部分诗词及文章。

编者简介:笔名汉上沙,原名陈大清,出生于一九五八年十一月,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人,中共党员,一九七六年入伍,服役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兵第十四团,一九八O年退役。乡镇正科级公务员退休,现为汉中百利原盛财税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国风社陕西分社认证编辑,居住地陕西汉中。饮酒花树下,诗自成两行。

编审简介:张富贵,男,汉族,1955年8月8日出生,甘肃省泾川县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先后从事教育、军旅、公安和青海石油党群、职业技能鉴定、人事服务等工作,退休后定居西安。作品见《中国培训》《中国石油》《青海石油报》等纸刊及网络平台。诗观:抒心志,言真情,以诗歌为载体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现为国风社陕西分社副社长、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