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的九月菊》
作者:刘采慧
编制:冰清
诵读:冰清

金秋时节,与好友一起游览附近菊花园。满园的菊花,秀色典雅,幽香袭人,鲜艳夺目,目不暇接,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一番重阳临近之景色!不禁想起唐朝诗人王勃的《九日》: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那黄色、白色、紫色的大朵菊占据脑海,无法抹去,还有那苍劲的叶片微弯下垂,分明是有意凸显那骄傲的花团。正像李国文所述:当百花姹紫嫣红争奇斗艳时,唯菊花默默;当百花凋零谢尽叶萎枝枯时,唯菊花独秀。

或许受家父的影响,我也一样喜欢菊花。记得那些年,父亲在某部队做指导,下班回家时带回几株草根,说是宝贝,我们不肯相信,用狐疑的眼神看着他,……最后父亲神秘的告诉我们:是菊花,不信那,?等农历九月份你们再看。我们盼啊盼,等啊等。果然,在预期间终于看到了那大朵大朵、婀娜多姿的菊花。
那些年,每到金秋,我们都能看到父亲的九月菊。

父亲喜欢养花,他养的虎皮剑还曾在单位的花卉大赛中获过奖呢!但他还是对菊花情有独钟。父亲养的菊花数量不多,但颜色各异,分别种在不同花盆中。犹新记得父亲养的菊花,有团抱型和飞舞型,黄色团抱型的菊花种在灰色泥盆中,白色飞舞型菊花种在红色泥盆中。仅为这养菊一事,母亲还真没少与父亲掰扯,说“菊花不宜家中养植,特别是白菊有不吉利之嫌”。父亲却不在意这些,越养越有经验,而且自制花肥,精心侍奉,祈盼着他的九菊枝繁叶茂,花开艳丽。

父亲自制的花肥,是用鸡蛋和熟黑豆混合、搅拌、稀释,再发酵。然后放到花盆中底部。施过肥的枝干黑绿健壮,叶面肥大,花团密实花朵鲜艳娇嫩,清香香水灵灵的,花期比一般菊花还要长些。
花期一过,父亲将枝干剪掉,放到朝阳房间的床下冬眠,一直等到来年开春将其移到室外,慢慢观察,浇水施肥、培土修整、耐心等待他的九菊绽放。

记得父亲在自制花肥时,为了防止被母亲发现,花肥是用鸡蛋调制的,就叫我帮他站岗放哨,一旦发现母亲的影子,赶紧通风报信,父亲便三下五除二把肥料盆藏好。可有一次大事不好 了,由于我的不慎被母亲发现了。那天,母亲去商店了。父亲又在厨房搅拌花肥,我负责站岗放哨,我突然发现 母亲很快的就来了,我赶紧装腔作势,瓮声瓮气的喊:“老刘在家吗”,父亲没听出我的声音,还真以为同事找他,边答应边从厨房迎出来,正好与母亲撞个对面,他转到母亲的后面,冲我两手一摊,意思是,完了完了。哎——呀,是我闯祸了,肠子都悔青了。我没听见父亲的辩解,只听到母亲说“你可真舍得?”我忙问母亲:“您不是去商店了吗?”“我忘记带购货本了回来取呀”,母亲说着就去找购货本了。就这样,连续几年让菊花吃鸡蛋的秘事就此告终。

此事,并没有抑制住父亲对菊花的热爱,反而更加强烈。父亲不但喜欢养菊花,还喜欢养鱼,将鱼缸里换下的水放一些窝头渣,待微微发酵后用来浇菊花,菊花长势依然优雅,花开喜人。一次,我将一盆开的大大的黄菊花放到迎门桌上,母亲十分不满,非要扔出去,我急忙把花端到缝纫机的平板上,关上门,和几个同学双手托腮,看个没够儿。

父亲进入垂暮之年后,偶尔侍奉一些其他的花草,但九菊在他老人家的心目中,依然挥之不去,至耄耋之年,他老人家常提起养菊时发生的妙趣,便开怀大笑,笑的是那样的开心自在。

自己步入中年后,曾一度喜菊痴迷,养植了好多种颜色的菊花。为了养好菊花,我曾向绿化的园艺师请教学习,还了解到菊花的颜色不同则寓意不同:黄色的菊花意境淡淡的爱、白色的菊花有哀挽之意、暗红色的菊花乃娇媚之意。
后来由于几次乔迁新居,加上工作繁忙,慢慢将养菊之事淡化。今儿想起来,不免心怀遗憾。

据记载:菊花象征久长:菊花在秋季开放,故为秋的象征,人们甚至把九月称“菊月”,因为菊与“据”相音,“九”又与“久”同音,所以菊花也用来象征长寿或长久。再有菊花经历风霜,有顽强的生命力,高风亮节,所以是诗人写重阳诗词中必不可少的景物。此时此刻我更加理解父亲养菊、怜菊、赏菊那份期待的心境。正是:重阳唯有菊可赏,黄花伴我度重阳。


刘采慧,笔名,心悦,中共党员,燕化退休干部,喜欢诵读、书法等。诚信诗中有境界,诗中有人生。原创代表作:《我的终身“伴侣”》、《燕化精神五十年》。散文《非常时期随想》曾荣获2020年燕山地区第十届文化艺术节原创文学大赛一等奖。近年来,曾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过作品 
编辑、朗诵:冰清,北京燕化离退中心朗诵协会委员,喜欢音乐,朗诵,摄影,钟爱朗诵艺术,用情感带动声音,用声音传递情感,让声音插上情感的翅膀,用心灵翻阅美丽的阳光。
2018年10月参加快乐50大学全民朗诵全国大赛获得“三等奖”
2019年初朗诵作品曾在燕化传媒中心媒体平台发布。
2019年8月参加《中国梦 燕山情》全国朗诵总决赛获得集体组铜奖,2019年8月参加《中国梦 燕山情》全国总决赛“获得个人最佳作品奖”和“优秀奖”。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