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端午抒怀
李昶阳(上海)
浊酒倾杯悼屈原,梦回汩水两千年。
云中眺远思鸣鹤,夏雨涟连谁问天。
荣辱飘摇潸似泪,风云漫雾恍疑烟。
于今舟楫千般竞,遥望西方怀楚篇。
22.七律二首/端午寄怀
李炫机(贵州毕节)
一丶
夏月骚情写粽香,屈翁故里糯情长。
离音赋韵天心碎,雅意笺毫墨语伤。
艾挂高檐思远影,舟行浅水竞新航。
神州自古忠魂傲,四海烟波咏大章。
二丶
九章洒韵染川河,命负离骚坠汩罗。
朗朗乾坤忠烈憾,昏昏朝野聩庸多。
龙舟赛事追天问,艾草怀情忆九歌。
远望荆门黄鹤影,粽诗糯赋悼屈沱。
23.七律•缅怀屈原兼写端阳节
李海林(湖北)
宦海沉浮暮楚亡,功名俯仰万年殇。
才情礼义神州迹,胆略文章故里香。
美政修明循善业,新规弃暗照危纲。
离骚每把春秋憾,尔雅何来日月伤。
24.七律·端午节抒怀(新韵)
李锦秀(山西)
时逢五月剑蒲高,米粽清香万户飘。
几处蒙童悬艾草,谁家巧姐绣荷包。
云翻水底直臣怨,风摆汀头楚殿腰。
把酒愁情消未尽,一腔孤愤诵离骚。
25.端阳吊屈原
李汉初(湖南)
一年一度又端阳,艾叶驱瘟粽子香。
独捧离骚怀屈子,如观日月放光芒。
忠心辅佐凭天问,青鸟如知应断肠。
楚殿楼台何处觅?犹闻汩水诵国殇。
26.端午吃粽子有感。
李安皖(湖南)
行吟屈子竞含冤,竖笔横空天问篇。
饮恨投江成壮士,以身许国失良贤。
龙舟呼唤忠魂返,糯粽祈求社稷安。
一卷离骚芳百世,英名万代永留传。
27.端午祭屈原
李盛富(四川中江)
锣鼓喧天迎屈子,龙舟竞渡伴英魂。
情牽家国长叹息,心系人民久暗昏。
改革良臣盈血泪,沉江负石表忠恩。
时空穿越漫漫路,光熖离骚百代尊。
28.端午龙舟
湖南安化 李安皖
龙舟竞渡几千年,习俗相传悼屈原。
近代提升成竞技,全球拼搏谱新篇。
江中密鼓掀波浪,岸上欢声动岳川。
夺得金牌虽可喜,增強友谊应为先。
29.七律 汩罗情 (新韵)
李宣财 福建
汩罗逝水泣潸情,端午轩门艾草青。
苦谏理直铮气壮。忧思国难赤心诚。
九章递进抒胸臆,天问连环热浪腾。
言志离骚千古咏,求知上下益人生。

30.端阳感怀
李文庆(安徽)
千载虔诚送一人,伟辞逸响有悲呻。
不分南北吟香草,难合污流抗暴秦。
去国沅湘须仗剑,系心郢楚可投身。
贬官长路辛酸史,留得风骚荡垢尘。
31.端午吊屈原
李嗣川(重庆)
粽角千年口逸香,溯流追远视茫茫。
离骚诗韵久遗意,屈子忠魂常断肠。
汨水潮声悠古月,荆湘笛律醉残阳。
回望浊混埋风骨,耿介昭彰气轩昂。
32.七律 辛丑端午
李传煜
情系春秋岁月长,扒龙祭祖破天荒
。
艾悬华夏攘灾异,粽裹乾坤纳吉祥。
蒲剑横空妖魅遁,鸡冠笼海舰帆香。
兰汤一浴神州净,雨润三山颂午阳。
33.端午感怀
李自龙(湖北)
竹叶包珍粽子香,龙舟竞渡鼓声锵。
众知端午怀英烈,谁晓神州诊国殇。
昔日独裁生黑暗,今时民主现繁昌。
屈原明志无重演,正义忠贞世颂扬。
34.《端午》同题投稿:
七绝 端午感吟
湖南 李茂发
汨水滔滔汇海流,千年难洗屈公愁。
鱼儿窃喜长赢利,有粽何需啃骨头。
35.七绝 屈原
广西 李展光
每遇端阳愤不平,中华大地泣成声。
离骚天问千秋颂,一代忠贤万古名。
36.七绝 端午水
李金爱(湖南祁阳)
端午春城雨季真,街成河道怨声频。
人登高处车难走,涉险纵身学渡轮。
七绝 端午吟
李金爱(湖南祁阳)
一曲离骚唱万年,招魂竞渡鼓喧天。
自寻短见不当取,忧国忧民激后贤。
37.悼屈原有感
李自龙(湖北)
屈子沉江万古伤,前车之鉴岂能忘。
忠臣不应遭歧视,勇士宜当斗志强。
端午节
李自龙
神州到处粽飘香,万户门前艾伴菖。
镇鬼驱邪思屈子,不同习俗节中藏。
龙舟赛
李自龙
端午飞舟悼屈原,江中锣鼓喊声喧。
波涛汹涌银花溅,水下亡灵照旧冤。
38.七言.绝句
李芳生
龙船端午鼓喧天,黄酒蒿香祭圣贤;
艾草蒲门驱恙去,福临华夏庆吉安。
39.端午-粽
李建初(永嘉)
有棱有角示锋芒,身裹青衣付一觞。
蹈火赴汤煎百沸,年年今日共飘香。
40.五律.端午
李保田(河北.任丘)
佳节传千古,龙舟竞汩罗。
蒲菖香万户,禹甸传九歌。
粽角投荆水,旌旗舞楚河。
史鉴当强国,笑看鲤跃波。
七律.端午吟怀(新韵)
汨罗投粽泣悲音,忠尽楚江屈子沉。
思郢忧民舍生死,赋辞挥泪付低吟。
泱泱诗国千秋史,浩浩中华万古魂。
博浪龙舟争远渡,风怀一展荡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