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当粽香与艾草香在街巷弥漫,我们就知道端午节来了。
端午,是略带伤感的节日。戴花冠、佩长剑的屈原,独晤山水,静对心灵,写下千古诵读的长诗。“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国之忧虑,对民众之关心在字里行间浮现,端午节也由此承载了浓浓的爱国情怀。过端午,纪念屈原,每年的节日,都是灵魂的净化和情怀的升华。
端午,也是一次精神上的昂扬。在这一日,赛龙舟成为大江南北的风俗。赛龙舟既是力量的较量,也是万众一心的表现——参加比赛的人全神贯注,奋楫者先,观看比赛的人呐喊助威,欢呼雀跃。在百舸争流、千舟竞发中,你追我赶、永不服输、力争上游、精诚团结的民族精神,激励我们在前进征程中不断抵达新的高度,创造新的奇迹。
端午,还承载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不管是包粽子,还是佩香囊,延续的是辟邪驱瘟、保佑安康、延年益寿的不竭愿望。时光在变,人们过节的方式也在变,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变。在传统节日和法定假日双重加持下,“端午经济”作为“假日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将为释放内需、拉动消费贡献一份力量。端午节种种纪念和庆祝活动,看似只是古老的仪式,但正是千年未变的情怀,加固了民族认同和文化认知,使之成为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情感的载体。同时,端午和其他一系列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剥去其物质载体后,留下的精神内核,形成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印记,永远留在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基因中。
端午吟赋
文/葛霞
五月端阳存万载,离骚醒世记真言。
楚辞一卷身先去,天问九章心印翻。
华夏年年怀古圣,汨罗代代荡尘喧。
龙舟击水三千里,艾草烟香祭屈原。
端午祭屈原
文/葛霞
捧读离骚忽感愁,忠臣老泪向谁流。
长留肝胆昭天地,江水涛涛恨未休。
端午节
文/葛霞
千秋今日忆端阳,墨客挥毫祭屈郎。
粽子情浓江水阔,汩罗滚滚诉衷肠。
端午节感思
文/王文正
街市飘来艾草香,路翁诘问过端阳。
诗人痴在微屏里,言罢离骚议国殇。
端午节
文/郑宪章
端午门庭艾叶香,榴花绽放献芬芳。
禹城国富九州喜诸夏军強四海昌。
屈子投江豪气在,离骚动地谱华章。
龙舟竞渡全民祭,爱国精神永发扬。
端午节怀屈原三首
文/李辉民
(一)
云河起雾是非多,热雨牵风逐碧波。
拽住时光织锦绣,推开岁月奏悲歌。
行舟史海千层浪投笔江涛几旋窝。
震耳直言天地祭,消魂壮骨自巍峨!
(二)
流云聚散任往来,权贵沉浮遮绿苔。
傲骨铮铮天地问,雄关漫漫古今开。
(三)
劲鼓龙舟追浪飞,折腰粽子意微微。
情怀社稷千年祭,更有清流九曲回。
端午节感吟
文/李清海
门悬艾草驱邪瘴,米粽含香紫气生。
屈子家乡天问去,汨罗江上九歌行。
离骚空抱功难就,投石心存事未成。
滚滚清波流不尽,千秋总欠故人情。
端午节吟
文/唐勤亮
轮回时序又端阳,塞北江南共此殇。
艾草薰香盈墅舍,雄黄浊酒醉山乡。
朱旗画鼓龙舟竞,角黍粉团清泪滂。
抱石含冤真屈子,今怀更忆颂忠良。
端午节祭屈原二首
文/李瑞祥
( 一)
宿雾朝晖夜雨残,霁翻岸柳馥晴岚。
风旗乍展龙舟动,艾叶每蒸糯米鲜。
若教悲秋怜宋玉,更吟骚赋祭屈原。
于今酹尽杯中酒,遥望汨罗哭剑冠。
( 二)
总为国学惹相思,夜半孤灯研楚辞。
乌鹊燕雀何所恃,露申辛夷死同时。
腥臊并御芳林薄,易位阴阳天地知。
长铗宝璐驾风雨,汨水冰清隐吾师。
孟祥杰
一、端午思端吾
龙舟竞渡缅屈原,远古风云飘眼前。
笃信遭疑因朕暗,精忠被贬怨臣奸。
洁莲美艳秋霜败,素月皎明霾雾缠。
方寸可有魑魅影?清江做鉴把心端。
二、端午节缅怀屈原
龙舟竞渡祭屈平,众酹雄黄寄悼情。
但愿清江流禹品,无奈雾瘴蔽阳明。
庄周怎授庖丁刃?渔父难吹巢父风。
跃入惊涛鸣楚韵,汨罗万古荡诗声。
三、端午节假想
假如五柳遇屈原,岸上携石定阻拦。
自古忠奸同水火,从来邪正异舟船。
君因佞陷出朝殿,我慕田醇赴谷园。
留取丹心昭日月,但凭铁笔靖河山。
四、端午观感
滂沱夜雨到黎明,日被云遮不肯晴。
悼念灵均江水痛,歌吟天问电雷鸣。
楚王信佞须臾事,义士流芳万古情。
端午龙舟争度际,粽香万户艾青青。
端 午 祭
文/张玉平
光阴荏苒贯云空,沃野金波披彩虹。
浊酒一杯抛水畔,楚辞九r屈平。
雷鸣瓦釜终湮灭,毁弃黄钟也俊崇。
简上飞鸿歌盛世,笔含干将唱罡风。
端午吟
文/白雲
五月飘来艾叶香,年年今日又端阳。
离骚一卷标青史,天问九歌裁锦章。
汨水龙舟抛粽处,楚人凭吊诉怀殇。
英魂玉骨今何在?忠义千秋万代扬。
端午感吟
文/褚红艺
汨罗江水烟云绕,抱恨忠良入怒涛。
心系家邦歌九问,堪忧社稷赋离骚。
诗人正气千秋固,屈子英魂万载翱。
竞渡龙舟争祭奠,圣贤得慰粽香醪。
康金厅
一、端午抒怀
湘江沅水竞龙舟,四面歌声撼宇楼。
华夏风光好无限,人民气势壮浑遒。
地天偕济国之梦,山海同纾屈子忧。
志士鲲鹏欣展翅,开明盛世筑金鸥。
二、端午节感
粽香拨动汨罗弦,艾草断肠凭圣贤。
巨著离骚流百世,贞臣屈子殁千年。
良言易惹壅君怒,美政难逃贵族鞭。
不尽古今堂上吏,几将公利列私前?
三、祭 屈 原
耿忠气节世无双,偏遇壅君恨满腔。
忆往日昭怀万郁,遗离骚表事千桩。
沉身未见楚王醒,绝命毋朝贵族降。
后辈端阳凭屈子,粽香弥漫汨罗江。
端午述怀
文/董军
白驹苍狗尚知不,岁近端阳操画舟。
别乆未迷前世路,情长犹忆大闾谋。
相看蓬鬓竞无影,独自萍踪唤万鸥。
天下具觴君独醒,普天擂鼓九歌旒。
端午缅怀屈原
文/刘显仓
天问悲情划银河,离骚愤世投汨罗,
人间何处容直臣,空余饮恨唱九歌。
龙舟击水寻先贤,门簧插艾驱邪魔。
米粽生香紫气来,屈原精魂荡清波。
辛丑端午祭屈原
文/刘显仓
君弃忠臣天雷怒,民失贤良雨泪倾,
针砭时弊遭攻讦,精忠报国横祸生。
宁可投江伴鱼虾,不与奸佞共朝卿。
韬韬汨罗千古恨,悠悠离骚九歌情。
端午祭屈原
文/崔新茹
汨罗江上浪拍流,屈子沉冤愤未休。
一曲离骚千古恨,满腔忠义万年留。
楚王可悔亡国事,华夏当铭谗妒仇。
香粽盈河英烈祭,弘扬正气荡龙舟。
端午节祭屈原
文/张健民
角号吹响彩旗展,盘鼓擂动震宇寰。
汨罗江岸人鼎沸,碧水飞舟赛龙船。
庆端午,祭屈原。古往今来多少年。
菖蒲燃烟祛鬼神,蜜粽飘香慰圣贤。
端午节
文/张健民
门庭挂艾菖,街巷飘粽香。
举杯雄黄酒,身着五彩装。
龙舟竞飞渡,锣鼓响汨江。
华夏祭屈子,神州民安康。
端午节有感
文/李炳金
初夏农村忙播种,适逢煮粽庆端阳,
屈原爱国神州祭,宰相忧思万众殇。
纪念英才声望重,传承品格美名扬。
龙舟比赛争先进,国泰民安岁月长。
端午节闲吟
文/张雨桥
端午粽香招楚魂,屈原豪气万年存。
唯闻铮骨赞叹咏,历见神君有志尊。
闲逸常怀天下事,忧民思国守乾坤。
中华同励强豪志,试看外夷谁不尊。
端午忠魂敬
文/朱红英
端午天哀风雨长,烟云流水汨罗江。
千帆龙起忠魂敬。万户封包送糯香。
清泪奏曲五韵祭,雷霆怒发七情伤。
贞德永世留青史,丹色何须鼓瑟扬。
叹 屈 原
文/刘立新
汨水罗江清且透,岂能洗去正则忧?
励精图治难实现,除暴安良未纳收。
抱石身沉千古恨,凭窗心叹万人愁。
苍天有眼惩谗幸,粪土当年万户侯。
再 叹 屈 原
文/刘立新
流放他乡入水沉,奸贼当道步青云。
为何择选江中葬,怎不周旋世上存?
十载隐居造法律,一朝登殿建功勋。
离骚虽好今人叹,九域怜惜墨客魂。
端午节感怀
文/刘立新
汨罗江水波涛滚,屈子含冤抱石沉。
端午大家包蜜粽,人人都有爱国心。
忠心赤胆一一写在端午节来临之际
文/孟凡诺
龙舟竞发迎端阳,千村万户粽飘香。
路漫求索效屈原,忧国怀民思报偿。
端午节有感
文/孟凡诺
悬菖掛艾庆端阳,投粽汨罗诉衷肠。
试问屈原今安在?神州涌遍爱国郎!
哀 屈 原
文/董军
抱玉怀冰子独痴,汨罗恨恨不留时。
鼓声长楫江河泪,天问离骚赋楚辞。
端午感文
文/董军
鄂湘多隽气,思效楚狂吟。
景物端陽瘦,神明此日沉。
一川风骤起,百世恨来临。
未了灵均意,波光照赤心。
端午节悼屈原二首
文/左德纯
(一)
屈子随波去,苍天泪亦流。
汩罗风起舞,衡岳雨萦愁。
岁岁龙舟急,年年梗粽投。
精魂应未远,求索遍神州。
(二)捣练子
端午节,悼屈原,伟大诗人万口传
忧国忧民天地恸,泪罗江上索英贤。
陈旺军
一、祭屈原
国士无双品翘楚,胸怀天下囊绝学。
世道不济心交瘁,以死明志投汨罗。
二、屈原赞
精忠报国栋梁才,世道不公遭陷害。
路长慢慢苦求索,以死明志赴泉台。
三、哀屈原
衷心赤胆图报国,横遭佞压行蹉跎。
楚天乌云掩碧野,满腔热血染汨罗。
端午祭屈原三首
文/郑学德
(一)
忠奸不辨楚昏王,罢免诤臣害儒良。
一跃葬身鱼蟹口,屈原殒命表衷肠。
(二)
汩罗击鼓祭端阳,艾粽飘香话短长。
一曲离骚传百世,怜民忧国慰忠良。
(三)
风雨交加韵酒觞,苍天落泪哭端阳。
屈冤自有良心在,千古汨罗飘粽香。
蝶恋花.忆端午
文/张东亚
又是端阳梅雨细。浅夏盈来, 荷叶层层碧。 屈子楚辞开汉赋, 汩罗江里惆魂忆。
天问九歌名垂史。岁月千年, 犹耳哲人泣。 壮意丹心无遂处, 艾香粽果龙舟祭。
临江仙.端午祭屈原
文/常爱莲
五月榴花香伴艾,亿民擎酒神伤。涛涛碧水葬忠良。龙舟争渡祭,蜜敬汨罗江。
铁骨忠肝灵魄现,离骚千古流芳。大夫屈子盼兴昌。精神传后世,碧血写辉煌。
渔家傲*祭屈子
文/霞客
五月熏风吹麦浪,红蕖带雨娇羞漾,彩线新丝缠臂上。听鼓亢,
年年端午龙舟壮。
正是珠榴红籽涨,粽香蒲酒江边飨,一曲离骚心感怆。忧国丧,冤魂汨水安无恙?
端午粽子香
文/袁飞
汨罗江
远在他乡
一代诗人屈原
长眠这里
粽子的故事
发端在此
流传华夏
今年
又到端午节
故乡的灶堂
依然红火
不同的
烧锅用的柴草
早已不见了踪迹
天比以前
蓝了
粽子香甜
没有变
但吃时感觉
变了
故乡的端午
循着记忆
找寻回味
找寻
萦绕在
耳边的声音
还有那
淡淡的
粽香
端午粽香飘
文.张雨桥
端午,
有一串悠远的情结,
有一份甜蜜的眷恋。
不描述久传的故事,
不考究幽情的起源。
回味那从儿时就念想的,
常常掂记着的糯粽的香甜。
苇叶不曾想与糯米结合,
糯米也沒想到被苇叶裹缠。
要经过慢长的浸泡,
还要接受蒸火的淬炼。
紧紧拥抱,相依相恋。
然后才能香飘四溢,
才能引来钟情和喜欢。
才能成为崇尚和美食贡品,
人们用做孝敬父母,祭拜上天。
于是,想到了我和我的爱人,
想到了家庭的温暖。
感谢岁月给我的惠顾,
感恩冥冥之中的双手相牵。
风雨同舟人生路,
执手共唱桑榆晚。
有汗水和苦累的相爱,
有收获和喜悦的结缘。
醉了花开花落,
岁月静好作伴。
端午节有无限的祝愿,
就让祝愿和着粽子的甜蜜,
幸福弥漫,飘香人间。
端午悼屈原
文/张书琦
今天是个悲哀日子
想起伟大的你
我吃着刚买的粽子
并没有吃出多少蜜意
“今天是什么日子"
"今天是端午"
"端午为什么吃粽子?"
"今天是端午。"
人们只知道今天是今天
谁还管昨日谁生谁死
谁死地伟大
谁生着可耻
我替你悲哀
我早已悲哀这个时代
没有英雄的时代
是悲哀的时代
不崇拜英雄的时代
是悲哀的时代
没有诗人的时代
是悲哀的时代
出了屈原的时代
是悲哀的时代
没有灵魂的时代
是悲哀的时代
只崇拜金钱的时代
是时代的悲哀
我也并不比别人高尚
我对金钱和美女
比他们更加渴望
我把英雄只能挂在墙上
写诗句暗夜里不能与猫商量
我期盼雷锋焦玉禄早日归来
我怀念呼唤伟大的毛泽东
我渴望再出现一个新的太阳
照耀我们迈入梦的伟大时代
2021.6.13
本 期 主 编 :葛 霞
本 期 组 稿 :葛 霞
欢 迎 关 注 商 丘 诗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