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橛悬泉记
单宝新
清代周于智,知胶州,登铁橛山,观莲花峰赞曰:"铁橛山峰直矗,色黑如铁,顶有悬崖如盖,名滴水崖。一水从石罅中滴出,时作玉琴声,下为积流,溽暑不溢,大旱不涸。″为胶州八景之一。余数登铁橛山,惟滴水崖未至,今登山寻泉作记,以酬夙愿。
辛丑四月十三日,余同葛春斌、樊兆彬、李丽三位同窗,又乡友万邦江乃以牍间匹游。出城三十里,至六汪下庵。距村东不一里,即近翠麓。车载攀山约半,转而徒步,延至二里,仰之悬径,从石坡侧度石隙,径陡而峻,且山流滚石累累,滑擦连动,难以插足,双屐难立。攀草牵棘,相扶而进,双腿瑟瑟,汗透衣背。弯转突然,屈曲奇诡。息间倚松而坐。两边秀色,俱可手揽,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山下诸色,尽收眼底。

仰瞻莲花峰,巨石四围,状若莲花。登至上庵,地势稍缓,南行半里,忽见一堆残砖破瓦,有香客置一莲花音盒,时有梵音悦耳,和雅清彻,入心成敬,似进佛天。残址为自来福庙。自此向北,山前坡还有一庙,谓老母庙。悬泉及公孙树一带合为上庵,山下有"阁子殿″,为下庵,小村自此而得名。
至滴水崖,高松四合,公孙树兀立伴守。霜皮溜雨,六丁合围,黛色参天,盈尺七十,云来气接,月出通辉,枝干崔嵬,落落盘踞。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大岑托起擎天柱,冥冥孤高傲烈风。护守悬泉,寂寂任劳。

崖下一洞,恰值气象清明,一泓清潭,透可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静闻之,有叮咚之韵。见洞壁玉珠滴翠,若伯牙之《水仙操》,手度仙曲,摇玲曳玉,婉转绕空。间关莺语,松情谷意,尽汇其中。"琴声仿佛出烟岑,流水高山自古今,何事成连居海上,风涛漫拟是清音。″

上山不易,下更何堪?留连不舍,不觉已近中午。终亦不顾,遂前其足,手后据地,弯而下脱。于险绝处,互为搭肩手接,足蹈杖舞,左右腾挪。烈日当头,渴饥双叠,狼狈有加。一路上下,有惊无险,安然返之。
思曰:成连与伯牙,若来此处,闻泉神韵,学琴必过蓬莱,诞出奇异妙曲,亦未可知。
2021年农历4月15日新
插图作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