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宇杯·支持帖027】

一条大河波浪宽
文/洪虹
1958年深秋的一天,夕阳的余晖透过柿子树,照射在爷爷脸上。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八岁的小孙子学着舞台上演员的唱腔和动作,认真地唱着比划着。
爷爷的脑海里,一条大河波涛汹涌。他眼睛凝视前方,似乎极力想从河面上搜寻到什么。
孙子表演完毕,跑到爷爷跟前,举起小手:“报告团长,演出结束。”接着又嫩声嫩气地问:“爷爷,我演得好吗?”
“很好啊,我的乖孙子。”
“我长大也要上台演出。”
“好,好。”
长大后的孙子进入爷爷所在的文工团。那个抗美援朝的剧作,始终是团里的保留曲目。
白发渐渐布满爷爷的双鬓,孙子日趋成熟,成了团里的台柱。
爷爷退休后,孙子回家经常给爷爷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和《我的祖国》,他知道爷爷想听他唱。
孙子早已知晓,自己出生六个月的时候,爸爸在当文工团团长的爷爷支持下,和团里的几位叔叔加入志愿军政治部文工团,“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爸爸牺牲后,妈妈一病不起,是爷爷一手把他抚养长大的。
“一条大河波浪宽……”孙子唱着唱着,就看到爷爷眼睛里水波涌动,
2018年10月25日,孙子带领全家来到爷爷的墓前焚香祭拜。
孙子郑重地告诉爷爷,已经接回爸爸的遗骸,文工团里那几位牺牲的叔叔也已魂归故里。
接着,孙子(此时他已经成为我的爷爷)带领全家合唱《我的祖国》: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此时,我的爷爷和他爷爷当年一样,脑海里有一条大河波涛汹涌,双眼水花翻腾。
(589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