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风》诗刊第九期总目录及刊评










朴实且唯美的詩界奇葩
作者|曾运仪(四川)
偶然,我遇见了沙玛中华先生。我有幸赏读了沙玛中华先生主编的《山风》总第九期。我犹如沙漠中遇见绿洲,心底荡起阵阵涟漪。
一民间诗刊,是为汉詩馆、复旦大学图书馆收藏刊物,该有怎样的实力、背景?非也!它是这似混乱的詩界,冲出的一匹骏马。或许,它是民间诗刊的一朵奇葩;或许,它是民间诗刊走向成熟的器局。我久久地徜徉在詩海里…
詩刊幽幽墨香,数百计的新詩、微詩徐徐出现。詩作之风格或粗犷,或细腻,或浪漫;修辞手法或比拟,或借代,或通感;语言运用或情意绵绵,或如詩似画,或状物抒情;诗人地域,或国内,或海外;詩作者,或彝族,或回族,或苗族,多达十八九个民族。均体现了《山风》特色:求实,创新,唯美,力求耕耘出一片诗歌净土。可谓群星荟萃,诗意盎然,好一副视觉与触觉的盛宴。
著名诗人、作家、画家吉狄马加的詩作《彝人谈火》,第二人称,夸张、比喻修辞。诗人激情满怀,从古至今,全方位、多层次展现了“火”对彝人的眷顾。
给我们的血液,给我们的土地
你比人类古老的历史还要漫长
给我们启示,给我们慰籍
让子孙在幂幂中,看见祖先的模样
……
然而无论贫穷,还是富有
你都会为我们的灵魂
穿上永恒的衣裳
诸多意象,在诗人的笔下,鲜活,灵动。它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读来,禁不住热血沸腾,何其荡气回肠?
诗人刘良鸣的《画一个春天》,动词“画”引领全詩。诗人以美美的心境,展开丰富想象。“油菜花、桃花、闪电、阳光”等意象,在偏正词组“一支神笔”的衬托下:
画满树樱花
画风铃声声
在大风过后,顺着江水的流向
摇响一个新的春天
詩行语言优美。从视觉至听觉,再到触觉,动感十足。动词“摇响”用得何其妙?诗人勾勒出一副百花盛开、春意盎然的美景图。
著名数学家、诗人、翻译家、海内外多家名牌大学的叶如钢教授的《口罩》,别具一格,颇有情趣:
它是冬雪的一片单纯模拟
在任一个季节,我需要雪
需要雪的洁白,和温柔冷,如果我抗拒不了病毒,如果我死去,
我想被白雪覆盖
…
它是我唯一的救赎
或者我再次看到她,某个她
一双美丽眼睛露出在冬雪的一片模拟之上
借代修辞。“雪”为全詩的关键词。诗人亲切地称“雪”,意指口罩。它似冬雪的洁白及温柔冷,但它的神圣使命,是“我”唯一的救赎。戴上它,能有效抵御病毒的浸入。诗人身兼数职,公务繁忙,但在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口罩”上吟诗,实寄托了他密切关注全球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满满的人文情怀。
诗人许铁峰的微詩《农民工》:
就是铮铮铁骨,
也被捂热
被冻僵的城市
詩行区区十六字,透过字里行间,读者仿佛看见农民工远离故土,在城市打拼的场景。尾句,“被冻僵的城市”,反语修辞,是为詩魂。意指农民工在都市打工的热火朝天,城市变化日新月异的沸腾画面。
回族诗人海郁的《一扇门》,风格朦胧、且溢满对已逝慈父浓浓情意。开篇:
一扇门关上了,
一些字节冰雕一样暗哑
医院暗淡,背阴处的陈雪异常的白
记忆如此,漫过黄昏后的院子
你雪白的戴斯达勒照亮一隅
场景的渲染。读者已领会到诗人缅怀慈父在医院病逝的沉痛心情。“戴斯达勒”意指回族男人的服饰,慈父仍然活在“我”心底。
…
父亲,你可知
你等我的这扇门,已沉沉睡去
只是月牙在挑檐下
勾住一片模糊的霜白
虚幻与拟人修辞。诗人与在天堂的父亲的深情对白,借“一扇门”的沉沉睡去,那月牙勾住的一片模糊的霜白,意指如山的父爱的绵绵情意,“我”对慈父的思恋。诗人十足的孝子。点赞!
细读,期刊可谓高手如林,让人眼花缭乱。詩先锋招小波的《举着神来之笔的夏志红》、詩先锋非马的《春日》,多种修辞的交替使用,语言颇具特色。对祖国的眷恋,对万紫千红美景的向往,刻画地淋漓尽致;女诗人谢富云的《与星同在》、刘丽的《启航》,展现出女性诗人的细腻,温柔,抱负;海外华裔诗人嵇春声的《落叶凋零,双亲的手》、陈金茂的《与天使共舞》,抒发出海外游子浓浓的乡音、乡情、乡愁;擅长写爱情詩的诗人梦回兰若的《漂泊的小岛》、蒲公英的《想念》,唯美、深情,两情相悦写得刻骨铭心,如痴如醉。
我爱不释手; 我的视觉,挡不住如潮涌的美詩;我的瘦笔,竟写不完詩作的评论。
我惊叹!主编沙玛中华先生,这个大渡河畔的彝人,这个没有背景、不是富翁的人,繁忙的工作之余,凭自己的学识、胆识、才华、勤奋和凝聚力,将《山风》诗刊经营得如此风声水起。或许,他已探索出办民间诗刊的独特新路子。
最后,我想借用海上先生的一句话:让《山风》干干净净地向上飞跃!

作者简介:
曾运仪,网名yuny,四川隆昌市人。曾供职于内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中国散文网会员。国际诗词协会会员。驭风者诗社会员。中国詩书画家网名家委员会副主席。作品多次获奖,多次收录在国内出版的重要书籍。一个徜徉在文字里,寻觅优美、宁静、舒心的退休族。



(封面)
(封底双语诗)





本期荐稿:沙玛中华(中国)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本期配图由沙玛中华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