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上万物,唯树最佳。树族里面,以柳为君也。南国多垂柳,北方多旱柳,原因全在一个“水”字。柳是水的化身,柳之爱水,一如文士爱书、侠客迷剑、官人嗜权,原是一种本能。所以南国的柳,身子固然向往天空,而叶条始终垂下水面,展示一种柔弱哀婉的恋情。北方干旱,只有夜间的空气里,含有较多水分,所以柳有怒发冲冠之态,实则为了贪饮几滴露水而已。
露水好哇,露水夫妻也很美啊。虽是短暂的恩爱,但当事人是会缅怀到死的。那种上天安排的艳遇,没有条件,或者也没有胆量在室内发生,只能幽会野外。也许有清淡的月光,也许远村近舍的狗吠挺吓人,但是爱情太强大,爱情足以让人飞蛾扑火,万死不辞!
也未必全都倒霉得一死。知更鸟叫了的时辰,东天渗出白意,缠绵的四臂只能分开,站起身子,露水沾衣如斑斓的鹿爪。这一刻分别,执手相看泪眼,不知何时再见,也许是永诀了。
多次听过陕北信天游,那种醉人的伤感与伤感的醉人,眼前便恍惚呈现露水夫妻的画面,正是一种永远打动人心的杨柳依依。
全世界的柳,大概有四百多种。但是柳在中国,或者说中国的柳,则是中华文化别样的符号。柳是和平之树、温柔之树、爱情之树。柳与杨原本是两种树,但是杨柳在《诗经》里,在唐诗宋词里,在明清山水画里,在越剧黄梅戏里,却是难以分辨也无须分辨的。杨柳或者柳杨,是春天,是花絮,是仁与慈,是美与色,是阿门是阿弥陀佛,是理想与彼岸。
年关迫近,诸事繁杂。官者跑、民者奔,名利之呼、衣食之喊,让人顿生出家之念。可是往哪儿出呢?出不去的。遂关了手机,乱写一通,聊以遣闷。
2009年1月6日
【选自《情人夜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