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早前与花妹约了,五一定要去个什么地方撒野。几番合计,她与邱邱的朋友带着我一行十余人自驾川西小环线四日游。重庆-成都-雅安-康定-新都桥-丹巴-小金县-四姑娘山-映秀-都江堰-返渝,全程1100㎞。其中墨石公园是网红们极力推崇的,盗墓笔记系列《鬼吹灯》的取景地。总不信网红推荐的地方,告诉自己必须亲自实地考察方能始终。我理解的字面意思,墨石应该像写书法用的灰黑色的石头,形成的山,像雅安一带白色石灰石的山体。墨石公园位于318川藏线第一站的新都桥的北面,索性度娘上搜了一堆游玩攻略。见到一眼望不到边的蓝天白云,光怪陆离的灰色石丛,苍翠欲滴的山峦,工整不苟的木栈道,呼啸耳边的风声,紫外线的洗礼,起伏的山势光与影的结合,人未到就有些喜欢这地方了。另一个经典景点是丹巴高原莫斯卡,那里的土拨鼠,肥硕的身体,憨态可爱。土拨鼠的学名叫旱獭,草地獭,又叫哈拉、雪猪、曲娃,也有人叫“雪猪儿”。莫斯卡村位于丹巴金龙大雪山旁,位于横断山脉峡谷地带,牧场横跨甘孜、阿坝两州,涉及道孚、金川、丹巴三县。莫斯卡,意为祥瑞平坦的意思,曾是格萨尔王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也是善良的人们精心打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净土。在超然物外的环境中,人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无意识地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资料显示莫斯卡有三条路可以进去,分别是:丹巴—二挖槽村—磨子沟—牧业村—莫斯卡村、丹巴—丹东乡—金龙山—莫斯卡、金川太阳河谷—情人海—牛肝马肺海—牛肝马肺海垭口—阿科里沟—莫斯卡沟垭口—莫斯卡。怎知后面的行程因路况不理想,取消莫斯卡行程,听从甲居藏寨阿布客栈老板娘建议换了一条待开发的路线-美汗路。虽没看到憨态可掬的土拨鼠,却因此打开了一条通往“未来的门”。抖音摇一摇,并没有我们经历过的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的震撼,一路跟着美景累却无憾。
30日晚一直闭着眼睛不肯睡去,整个人兴奋异常。机长浩儿说,凌晨2点左右过来接我,然后围龙服务区与其他3辆车集合。我又起床翻了两件衣服放进行李箱,直到沉得提不起。老爸和儿子都睡了,不好叫他们起床帮我。看着超出能力的两大袋子(一包洗漱/化妆品),一个行李箱,两个包(相机包/随身物品)发愁。
浩儿发来信息说快到楼下了,我只好硬着头皮叫醒老爸帮我提行李。爸爸嘟囔着问有必要拿那么多东西吗,不就去几天。我低声回答那边冷,多带了羽绒服。时间掐准了他们刚到,浩儿从白色小福下来,打了招呼,接过行李放好。群里认识几天,第一次见到他们一家人,浩儿媳妇向阳和睡梦里的小公主兮兮。 夜很沉,我们却清醒,霓虹在阑珊里飞奔。
离约定的3点还有一会儿,我们率先到达集合地。围龙服务区挺热闹,多是趁假期赶夜路的旅行者。其他几位还在路上,群里已经闹翻了天。下车活动活动,寻找我的灵感。月亮皎洁明亮,将它定格在两树间。兮兮醒了,拉着妈妈的衣角过来。向妹子让小公主叫我阿姨,她躲在妈妈身后腼腆。我喜欢孩子,只是眼下儿子大了不再喜欢和我一起旅游。之前带着他可是去过不少地方,如今想来还真怀念。
我这人挺逗孩子喜欢,不一会儿兮兮就和我玩在一起。另外几位同行者陆陆续续赶到,相互认识寒暄。邱邱是我和花妹的同事,原本就认识,其他几位是邱邱媳妇佳佳及女儿朵朵;甲哥,媳妇渝儿,儿子张张;军哥,媳妇玲玲,女儿涵涵;四家人加我和花妹,花妹儿子熙熙。十个成人,五个孩子中涵涵最大,兮兮最小。
我不会开车,自然很少自驾游。以前几乎都是一个人带儿子自由行或跟团,行程安排得满当当的,这一次好好体验一把走到哪里玩到哪里的快乐。四辆车里三辆车是福特品牌,看来大家对福特车的认可度蛮高。集体从围龙服务区出发,凌晨3点月亮还高高挂在空中,我们追着星星赶路。
此刻终于受不了周公的蛊惑,睫毛在云里雾中游弋。不知道到了哪里,早忘记之前说过留意写作的素材,把时间和路程一并交给机长浩儿。头越来越重,更架不住眼皮的千斤重量,枕着我的‘皮卡丘’酣睡。
手机的信息声中醒来,渝儿说天全服务区快到了,机长们都在那里休息一下再走。我们所经路程是G5013渝蓉高速-S3成资渝高速-长秋山隧道-G5京昆高速-G4218雅叶高速-飞仙关隧道-文笔山隧道-到达天全服务区,感叹四通八达的交通,带给人们的便利,天已经亮了。
下车休整的人挺多,拉着孩子,挽着朋友,找吃的,运动的,其实大多为了释放生理问题。我不例外,一是释放蜷曲久了的身体,二是会会‘所长’。兮兮唤着金凤阿姨,向我跑来。被乖巧憨懵甜甜的她圈粉,老母亲的心得到满足。曾经生过一个女儿,折了翼却不随我,独自去了天堂,愿她来世托生好人家幸福长大。
问兮兮要不要吃零食,她摇头又点头,拉着她去备箱后拿吃的。“爸爸,开备箱,我们要吃东西。”兮兮娇声喊浩儿爸爸。我拉开零食袋子问她想吃什么,她看看我说这些不是她爸爸买的 。我笑着摸她的头回答,阿姨的也可以吃呀,她小声说想吃糖。我从包里摸出大白兔和麦芽花生糖递给她,她接过大白兔,把花生糖还给我。告诉她拿给妈妈一起吃,她欢欢喜喜的直点头。
休整好又上路,四辆车继续奔波。成都是平原,高速路外的平房低低矮矮,油绿绿的麦穗在晨曦的微风里摇曳。兮兮和妈妈腻在一起嬉闹,我和她们左一句右一句的搭腔。佳佳在群里说午餐康定吃,至于吃什么大家集思广益,最后定下牦牛汤锅。
康定还是一如既往的人多,想起前年和儿子去乡城玩。定了次日搭飞机回渝,却遭遇50年最强雷暴天气,被取消航班。转而乘坐长途汽车至成都辗转返渝,那次旅途异常曲折,也是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我们将车停在城北停车场后,结队觅食。走了一圈,终于瞧见一家经营牦牛汤锅的店。就这里了,大家统一口味。于是乎,一桌红汤一桌清汤,配合默契。我口味偏淡,坐在孩子们这一边清汤桌。十几分钟后飘着浓浓牛肉香味的砂锅端上来,半锅汤汁白白的,表面浮着配料,枸杞,红枣,菌片,葱段……还是牛排,牛肉混合着。汤的味道鲜美极了,不由得大家多喝了几碗,稍许遗憾的是牦牛肉分量有些少。
各家的妈妈给孩子们盛饭,夹菜,泡汤。张张吃饭没有其他几个孩子积极,端着碗没动。渝儿吼儿子,快些动筷子,一会大家都走了,就没得吃了。花妹照顾熙熙,细心的问要不要吃蔬菜。孩子们不怎么吃肉,加了一份土豆片和豌豆尖。朵朵斯斯文文的数着饭粒慢慢吃,看着兮兮,给她夹了土豆片和豌豆尖,她说谢谢吃得很香,不时送我豁着牙的笑脸。
半小时后出了店门,绕着康定河街边走。满街的粉色花瓣随风飘舞,像樱花一样,在转角卷起粉粉的一堆。张张的小手捧起一捧,向妈妈撒去,花瓣纷纷扬扬浪漫这对母子。情绪又被眼前这一幕带偏,将自己陷进沉思里。
《街景》
卷来雨的力量
吹散一抔尘土
却摇下满树的粉妆
在街角纠缠
带着冷空气的风
掀翻路人的衣帽
缭乱的发丝系着荒唐
凉进脖子
稀少的人群
寡淡店面的告白
匆匆过往
留不下关注的一瞥
捧着满手的寂寞
填进颓废
繁星高高在上
又有哪一颗为自己闪烁
风冰凉凉刮脸,我的光腿微微寒,并不是不怕冷,只是懒得换,这么一会儿功夫,还扛得住。 敏感的人总时不时的走神,相机拍着母子想到十年前的自己,带着儿子一起流浪。他不问为什么,只说还有我。听到憨厚的甲哥在身后嘿嘿的笑,他让我们快些追上大部队。
来之前浩儿提起康定的网红桥,他说一定要照一张到此一游的照片。我默默的笑,不就是一条穿过街的溪沟嘛,其实康定城里并没有什么惊艳的东西。网红迷之一样的世界我不懂!也不想懂。就在桥头留了几家人的照片,几个孩子围着我也照了两张,她们说我是孩子王。
继续向前,省道S434经过一个叫红海子的地方,据说海拔有4200米,但是也有人说3300米。无论如何,一下车我们就领教了它的魅力。呼啸的冷风,异常刺骨,纷纷回到车里。我有些紧张,打开氧气吸了几口,又翻出羽绒服和长裤换上。远处高山海子与雪山相呼应,有些像纳木措的感觉。大伙儿都在刻着红海子的石碑那儿拍照,几个男生要求我给他们拍石阶上跳跃的动作。他们因一时高兴,忘了这里是高原,不一会儿纷纷有了头痛的症状 。迈面对如此美景,也管不了那么多,又回车里,吸着氧也要去海子边去体验更刺激的寒气。门口是当地人在收门票,说每人10元,其实这样的美景值得。
蓝天白云在海子上空绘了一幅水天一色的水粉图案。从公路一侧远眺,云层低矮,紧贴于前方的雪山,将湖边的雪山包裹在云海中。云海像一幕挂在湖前的幕布,如咆哮的浪花。洁白的云飘浮在湖面上空。下车没有拿氧气瓶,微微有些呼吸困难,我放慢脚步,缓慢的走近,举着相机在湖边尼玛堆旁,寻找不同的机位。天空,雪山,云雾在不停的变化,这样的速度,让我错愕,竟是动态的美。爱美的女生找我拍照片,我认真的一张一张找最好角度。最后,也给自己机会,请花妹代劳为我拍几张留念。远远看到,经过此地的每一辆车都停下匆匆的脚步,作短暂停留。今天天气不怎么好,若是夏天,湖边一定粼粼波光的,野花开满草地,五彩斑斓。我沉浸在自己的美好里难以自拔。海子对面是笔架山雪峰,这会有了几丝阳光,碧水蓝天,水面如镜,雪峰映衬在湖中非常迷人,宛如仙境。红海子就在路边,没经打造,纯天然的景观,连路都是现成的泥路,所以没有人觉得他是神秘的。这条线路是新开发的旅游环线,平均海拔高于折多山,游人不多,也就造成了它的鲜为人知,这也正好,恰如一片遗落人间的纯净世界,让人沉醉。
《青春的花路》
人生聚散本无常
在时
时光点滴都是美好的
不舍
原本如此平凡
生活里的味道喜忧参半
紧挨着的身体
相互取暖
只是别忘
曾经的嬉笑打闹
留在回忆里祭奠
逝去的青春
回到停车的地方,大伙儿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孩子们也不像刚才那么活泼了,个个不愿意下车只在车里玩耍,瞌睡,熙熙难受得哭起来。邱邱和甲哥,渝儿,佳佳搬出凳子、桌子,说吃了米饭再往后走。我也觉得头晕,手脚冰凉,心跳的异常勤快。帮花妹弄好自热米饭,转身回车里看熙熙的情况。他还是说不舒服想睡觉,但又说不出哪里不舒服。这是典型的高原反应!没办法,赶快吃了往低海拔的地方走会好一些。随后把自己的红烧肉捯饬上,坐凳子上忍着难受。不知道何时起也有了这不爽的反应,许是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以前吧。那么多次高海拔的旅行都没事,唯有去年和花妹一起去毕棚沟,吃了几口自热米饭,说肚子不舒服,有拉肚子的感觉,后来竟因缺氧晕过去几秒 。其实,对于这种麻木的快感,我并不知道是何种感觉!
饭好了,几年没吃过米饭的我,这会儿吃了两口真的难以下咽。不明原因的肚子痛 ,与上次症状雷同,据说也是高原反应。这种感觉不对,说了一句不吃了回到车里。茜茜沉睡在后排座,我靠在座椅上抱着氧气瓶大口的吸氧。只觉得脚趾有麻木感,浑身没劲又发冷。所幸大伙儿速战速决,快速离开现场。但我的肚子越来越难受,就像有几百条虫子扭着肠子玩。告诉浩儿不行了,得找个地方驱虫。他看出我的痛苦,懂我的意思,找了一处石头堆砌处停车,拿出伞帮我遮挡。顾不了那么多,那时候的我一定很狼狈,羞于书写。幸运的是危难之时总有一双手温暖的手,何其幸!亦如他,亦如身边默默支持的朋友。
处理完这些虫子,空空荡荡的肚子舒服多了,丢开氧气瓶跟没事人一样。看来,这次又和自热米饭扛上,下一次绝不再碰那鬼东西。
越往下走海拔越低,到达新都桥的时候只有3500米左右。我已经恢复出厂设置,一切完好。新都桥是我们休息的第一站,佳佳预先在网上定的TOWO上品酒店,住宿条件看起来不错。院坝前是停车场,在藏区这类房间还算干净,晚餐吃的牦牛火锅,喝了酥油茶,价格偏贵,但凡旅游地哪里又会便宜呢。一楼客厅进去,墙上有旅游路线图,我和花妹,熙熙住标间,房间的床上有电热毯,厕所是蹲便。我把两张床的电热毯开着,先去洗了脸。花妹躺在床上看手机,熙熙蹲在两张床之间认真看电视。原本打算洗漱出来后导照片,可WiFi信号不稳定,我的手机蓝牙连接不了。罢了,等明儿下一家酒店再弄。老板很热情,告诉我们说早餐预定每人15元,有鸡蛋,稀饭,馒头和配菜,我们答复明早再看情况 。
第二天
估计头一天没休息好,这一夜睡在床上很香。早上七点起床洗漱,收拾行李。下楼直接去餐厅,老板又问早餐15元需要几人份。我和花妹想吃面条,老板又问几人吃,我们统计了一下七八个人的饭量。高原地区吃面条是用高压锅炖的,他们不知道,我是知道的,所以等候时间偏长一些。我平时不爱吃面食,到了这里却觉得嘴里没味,竟中意这玩意儿。第一锅四人份的鸡蛋面来了,扑鼻的,浓浓的麦香味。大伙儿夹在自己碗里,吸吸呼呼的吃。忽然觉得这场景有些像食堂抢饭的感觉,暗自在心里发笑。
结完账,清点行李,小家伙们又去看了后院的鸡,亲手喂了馒头。小公主兮兮很黏人,拉着我问东问西,我耐心的讲给她听。
下一站丹巴,途经塔公草原时游客太多,车流量很大,车辆行驶缓慢。今次走塔公草原,没赶上风景最好的时间,草原上开了少许高原毛茛,黄色星星点点,碧绿的草还未冒出头,远看荒凉一片。藏民家的草场都是用铁丝网加水泥桩围起来的,据说每家都有几十到上百头不等的牦牛。这些牦牛每头都值两三万,所以说现在的牧民再也不是当年的农奴,已是百万富翁啦。邱邱在群里吼,在塔公草原加油站停留,加满油,处理自身“出口”事务。排拢加油,站外短暂休息,整理再出发。到达青绕神山观景台已是11点过,太阳很晒,紫外线超强,可是挡不住美景的诱惑。观景台海拔大约3900米,视野开阔,说不一定清晨在这里可以看到贡嘎雪山的日出。贡嘎山是四川的第一高峰,海拔7556米,这么远距离不是一般人可以看到的,而是要攒人品哟。这一会太阳火辣,后背发烧,慌忙脱掉羽绒服,露胳膊腿拍照留影。我搂着相机站在崖边,框着心里最美的图画,花妹拉着熙熙过来让我拍照片。我们又是一阵狂拍站,蹲,跳各种姿态。还是挡不住这刺痛皮肤的燥热,转身回车。一个牵着马戴着口罩的藏族孩子过来,问要不要骑马。我和浩儿异口同声的要给他拍照,他很配合大方的站着让我们拍。看那个头这孩子至多7/8岁。转头看着向阳怀里的兮兮,想想这孩子,这种生活方式该如何描述,不知道他还没上学,还是学校放假。甲哥招呼我们继续往墨石公园出发,兮兮说好热,带着哭腔要吃冰淇淋。这孩子,高原哪里来的那玩意?我们一边安抚她,一边调头保持队形,我们的车排在第三。
下墨石公园,排队拿票的时候,大伙儿在一起弄自嗨锅,自热米饭。我记住教训,不再吃它,找来热水泡了红油面皮,才发现这个东西超级好吃。佳佳和渝儿,花妹弄好自嗨锅,要求拍照朋友圈先吃。一阵风的弄完,开动。我尝了一撮面条,有韩式泡菜的味道,红油翻翻的看着辣人。
有一个以前公司离职的小徒弟小朱,带着孩子也来这边自驾游。见我朋友圈发的照片联系我,问是否可以加到队伍里来,初以为只是他的玩笑话,回答我不是队长,询问了一下邱邱,邱邱回答若赶得及就过来。
午餐后排队进墨石公园,进去后才发现与之前攻略上的有所不同。石林是灰色调的,周围山体、树林、草地、流水还没有显出色彩,淡淡的有些丹青画模样。登上石林观景台,群峰汇聚、万塔林立、千峰竞秀,颇为壮观。我和花妹沿着沟谷一边走一边拍照,把身心体置于岩间狭道、林嚵石之中,体验这种特殊地貌的带来的奇异感觉。浩儿带着兮兮,甲哥带着张张骑马去了,邱邱他们带着熙熙和我们走散。这时候才是我俩最轻松时刻!肆意拍照,悠哉悠哉看风景。石林有的孤傲挺立,一柱擎天;有的插入沟谷,好似定海神针,纹丝不动;有的参差嵯峨,仿佛万剑穿空;有的状若金字塔,令人时空迷离;有的如神钟倒扣,巧夺天工;有的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绵延数十米,恰似一道道城墙耸峙。
谷底左侧一座山坡上,许多牦牛低头悠闲的吃草,清脆的牛铃声响起山谷,叮叮……,又让我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
《路过别人的熟悉》
太阳穿过轻雾
晕染层叠山水
洇岚深浅的碧波
隧道另一头开幕
一只孤鸟停在树尖
慌了杉枝乱颤
平缓的地平
整齐的山线
路在延伸
渐渐被美景吸引
青丝的云瓦蓝的天
全世界安静了
丘陵凹处
仿若小楼听风雨
一江春水向东去
放开乱糟糟的城市
出了公园往丹巴去,途径八美G248那条路,小轿车,摩托车,越野车往来络绎不绝,时不时停下来堵一会儿。几辆车进油站加了油,稍作休息。浩儿下车买了几个梨,模样有些像香梨,水分可以,入口清甜。一路向前,蓝天白云下平静的草原,活泼的牛羊,映入眼帘。远远看到惠远寺的红墙,金碧辉煌的屋顶雄伟的白塔群,五色经幡在风里幡动。殿宇建筑豪华,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是康巴建筑艺术精品。宫殿式金瓦顶楼,配以金幢宝瓶,法轮异兽。庭院宽敞,布局严谨;楼堂庭廊,和谐得体。
路两边整齐停着一长溜渝蓉两地的车,跑进草原的人们在或歌、或舞、或跳跃,尽情演着自己的戏。原本有意往惠远寺探探,但同行的伙伴没一个对那边的文化感兴趣。罢了,随大流吧!和花妹互动拍照,邱邱用手机云台录了几段集体搞怪的视频。这种绝美景色里,自拍是我最喜欢的。以蓝天白云为幕,气势恢宏的寺庙为背景,如此完美的画面只应天上有。
途中一直给小朱发我们的定位,担心他们接不到我的消息,会走岔道 ,后来才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我们都堵在路上,只有一条G350且仅这一条路通往丹巴。原计划下午5点至9点到达第二住宿点甲居藏寨,可是这一堵到达已经时间是夜里11点过。
甲居藏寨景区从大金河谷层层向上攀缘,一直伸延到卡帕玛群峰的脚下。整个藏寨依着起伏的山势迤逦绵延,分布在相对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美丽的藏式楼房洒落在绿树丛中,这些是我们次日离开时匆匆所见。
我们预定的阿布藏寨精品客栈,老板娘是个很和善的福建女子。住宿的客栈和吃饭的地方是分开的,坝子里停满了车。屋前种满月季花和玫瑰,还有多肉,花妹欣喜的喊我,说这是我最喜欢的调调。她懂我!夜里看不明白,却可以感受鲜花满园的春色。邱邱说,先不忙拿行李,先去后面吃饭。几分钟路程,饥肠辘辘的我们坐在大圆桌旁,老板娘一边与我们说话,一边动手给我们上菜。满满一盆牛肝菌炖土鸡汤,散发着浓浓的香味,一盘腊肉,一盘香肠,时兴蔬菜,还有什么我不记得,清盘行动,留在嘴里的美食清楚老板娘用心了。她在一边告知院子外有草莓和樱桃,明天可以采摘,孩子们听到欢喜的立马就要去。我们叫住她们,现在可是半夜,外面有大灰狼。不,老板娘说有黄鼠狼。
返回住处的路上,又闻到沁人清新的麦香,月季花的香味,还有青青草的味道。趁着夜色,用手机拍了几张夜幕下的玫瑰,当然有别样的风情。
第三天
一夜无梦睡得很好,醒来窗外已经大亮。清脆的鸟声回荡,农家的麦香花香,鸡鸭的叫声填满平凡的日子。想起昨夜看过那一墙花,翻身起床梳洗。花妹也醒了,推着熙熙起床。出门,惊呆了眼前,伙伴们已经开始拍照。阳台种满多肉,红艳艳的勾引我的视线。这不是我最爱的东西吗,在这里有人做到了。
闻着香味的风,悠然落座,客栈周边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地理位置优越。 客栈是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藏楼院落,干净整洁的客房,设施齐全,处处彰显民族特色。想起昨夜老板娘说这里可以欣赏美丽的嘉绒村落,更可以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如:烤全羊、箐稞酒、酥油茶、玉米粑粑等。晚上,旅客还可以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锅庄舞,深度体验嘉绒藏族的魅力风情。遗憾的是我们时间有限,只安排在这里住宿。下次,下次有机会一定静下心来, 好好领略村落的万种风情。
楼下的月季花开的艳丽,黄,红,粉,白各异。尤其窗外那几枝红色玫瑰,探出头倚在窗棱边,娇俏的模样好美丽。花妹和我又在那里捣鼓,总觉得时间太紧,找不到最美那一瞬。那边玲玲喊过去吃早餐,我俩索性待会过来认真拍 。
早餐很丰盛,老板娘告诉我们桌上的馒头是自己种的小麦蒸的;玉米粥里的玉米也是出自山梁上的梯田;鸡蛋自家鸡生的,咸菜全是地里种的。心里默念,老板你这成本也太低了,难怪草莓,樱桃免费吃。不过,这老板娘做生意实诚。
多年不吃米的我,竟顺下两碗粥,虽然碗比较小,但胃口打开了。接着一个嚼劲不错的小馒头,一个土鸡蛋。饭饱后,熙熙拉着我们要去摘草莓和樱桃。军哥,玲玲和女儿涵涵,我,花妹,熙熙沿着一条小径走在一处。九点多的太阳已经有些晒人了,但这里树多,只有一段有围栏的地方晒着。军哥一家人和熙熙走在前面,我和花妹像尾巴一样,慢慢的在后面照相。一只松鼠,让两个孩子尖叫着往我们的方向返回。
“怎么了,他们莫不是遇到蛇之类的东西了?”我和花妹相觑一看。
“不是不是”。熙熙摇头。
“是老鼠,又不是老鼠,它有长尾巴。”涵涵回答。
“难道是黄鼠狼?”昨天才听老板说过。他俩拉着我俩赶过去。军哥和媳妇玲玲站在那里看,说是松鼠。对了,松鼠是有可能的。我们人多,小家伙一窜就不见了,我只照到它的半个身子和长尾巴。后面又过来几个人,我们继续往前去。
木亭子里安着一个大转经筒,上面铺着彩色经幡。亭子的四根柱子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刷着红色的漆,四个角牵着几条写满经文的经幡。五彩经幡意味着神灵所在,也意味着人们对神灵的祈求所在。每个经幡上印有佛经和鸟兽图案,随风摇曳的经幡每动一下,就意味着诵经一次,在信奉藏传佛教的人看来,是在向神表达福运隆昌、消灾灭殃的愿望。悬挂五彩经幡是千百年来一直留传的宗教习俗,当地人相信上苍诸佛保护一切制造和悬挂经幡的人,认为哪里有经幡,哪里就有善良吉祥。五色经幡的颜色排列依次是蓝、白、红、绿、黄。分别象征蓝天、白云、火焰、绿水、黄土。五色经幡一般被藏族同胞挂在屋顶,湖边或者是高山间,那是他们用来祈福的。他们认为:当风吹过经幡时,相当于将上面的经文念过一遍。代表他们日日夜夜都在颂经念佛,以表示他们诚心向佛的信念。而固定在寺庙里轮架上的转经筒,要顺时针用右手转动它们,并在嘴里喃喃地念着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咩吽。转动一圈,等同于念诵《大藏经》一遍。转动二圈,等同于念诵所有的佛经。转动三圈,可消除所作身、口、意、罪障。转动十圈,可消除须弥山王般的罪障。转动一百圈,功德和阎罗王相等。转动一千圈,能证得法身。转动一万圈,可令一切众生得以解脱。
这些是去乡城的时,朋友阿华告诉过我的。转经时只转单圈,所以我只记得这个,至于有什么说法,他说过可我忘了。我让花妹和玲玲转一转,为家人祈求平安顺遂,我在一边拍下她们虔诚的模样。而后自己也转了3圈,祈愿家人朋友一切安好。
群里又召唤我们回去拍集体照,前面还远我们放弃前行折返回去。于是又茄子土豆的闹哄,做完规定项目,也该出发往下一站点。
临走时竟让我发现一个刁钻的拍摄角度,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恰如其分的精致。我欢喜的请浩儿媳妇向阳站在那位置,好好的成全了我的精分个性。
再见!阿布家的老板娘,这个语气温婉,待人真诚,又美丽的福建女子,感谢她种满鲜花的客栈。
得到老板娘的指点,我们走了一条不寻常的通往未来之门的路。S211经梭坡藏寨,古碉群,汗牛大桥,美沃乡,到达小金县,再去四姑娘山。有生以来,恐怕除了那一次牛背山的险路,这里的危险了只多不少,幸运的是道路并未结冰。车一路扭着笨重的身体颠簸,人在车内晃到不行。拿着手机拍下这一段视频,身体跟着晃动的幅度摇晃。看到浩儿眼神凝重,极为认真的驾驶着爱车,我的心也悬着。弯弯曲曲的大道,像一条没有尽头的长绳,缠绕山腰,越过山冈,爬进近积着残雪的雪山,又消失在遥远的天边。山与山之间有纵横交错的小径,在山林间,在峡谷中,在大川里时隐时现。我将这条路比做人生,尽管很难走,却拼尽全力为了更好的未来。
生活的压力,环境的艰苦,我们在逆境生长的人以后一定会出类拔萃。只有努力的人,才懂得更多的生活道理。别人可以选择,你也一样可以做到,相信自己的能力,清楚自己的底线,明确自己的目标。人生的路很长,追寻自己的梦想,让未来的生活舒适才是最重要的。重来不一定会成功,但选择重来的时候,不让自己后悔曾选择的路,持之以恒,越是努力越幸运。人生如逆旅,扬帆远航,有自己的目标,奇迹才会出现,成功从来都是给有准备的人。不断的挑战自己,才不被命运打败。咬牙活着的人,具备战胜困难的勇气。
这不,出现在眼前越来越近的雪山,成全我们意外的惊喜 。通往未来的路,开启了未来之门。站在积雪深厚,庞大山体前的震撼,无法用语言形容。前档玻璃上,先是飘着密集的雨,雨刮辛苦的呱噪,有些难为它高原地方剧烈运动。我竟有些担心它闹高反罢工。而后又是细小的雪花飘落,逐渐越来越大。在一处观景台前面的军哥停下,说遇见这样意外的雪山,一定要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看着他们下去,穿着短裤的我,犹豫了几秒还是下了。一股极寒的风卷着雪袭来,穿透我单薄的身体。光着腿,仿佛听到每一个毛孔掉进冰窖的声音。大伙儿都在说,哎哟你不冷呀,换条长裤吧。我点头就一会儿先受着吧,不麻烦浩儿又去后备箱帮我翻行李,他先照顾妻女为重。任何时候,照顾好自己是前提,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保护需要保护的人。
我把此次旅程比做人生毫不夸张。如同我坚持了数十年的写作。从随笔开始,逐渐有了小说作品到十几本小说问事。虽说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已经让很多人无暇顾及文学。我仍向自己的目标前进,知道不一定成为人们口中的大作家,但我努力过,付出过,收获了自信与勇气。若有人感同身受,亦或有人欣赏已经满足。不必纠结有没有得到什么,至少自己开心了,有了厚重的书本告慰白日夜晚伏案的辛劳。
来吧,又一次挑战极限,冰雪大世界里穿着短裤的女子,唯有我。我们不知这座雪山的名字,地图上也没标注,很明显海拔不低,可是地图上怎么会没有记录,估计也是藏区比较出名的神山,我们满怀敬意,感受雪山的冰凉和神圣。这座山连绵相通,横跨康定、丹巴,北面与塔公草原相连,形成雪山与草原交相辉映的壮美景观。雪山主峰终年积雪覆盖,想来盛夏时日,在如花似锦的塔公草原上观瞻这雪峰,如仙界临近之感。
到达峰顶,拉着的经幡被凌厉的雪风撕扯得哗哗的响。堆积的雪紧贴着陡峭的山体,为数不多的游客在雪地里撒野。我们这一群人过来,现场欢脱了几分,孩子们无惧高海拔的威胁,叽叽喳喳的扑进雪里打滚,我为自己留下疏影几枚。雪山、经幡、尼玛堆是藏区特有的标志,川西这边很多藏族同胞,他们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天竺传入吐蕃,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藏族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故而,作为蓝色星球留下的最后一块纯净土地,她赋予浓厚的藏族文化。
鲜少见到雪的南方孩子们,拉着父母的手不肯离开。由于行程安排,我们必须要在9点前到达第三个住宿四姑娘山春慢酒店。一路慢悠悠的一边玩一边走,最担心的就是堵车。还沉浸在刚才的雪地美好里的我们,越担心就越来什么,G350美汗路果然不那么顺利。眼见天色渐晚,排着长龙的队伍我们的手机信号也时有时无。越到山里干脆无服务,我们与外界失联了。煎熬无与伦比,没有消息更加无措。在这宁静安详,路况糟糕,却景色秀丽的地方,我们这群闯进来觊觎她美貌的人,终于领教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刻。等吧,这条道是我们自己选的,跪着也要走下去。小金到四姑娘山56公里左右,途经G350(中国熊猫大道)。可是,这段路程最让我们心有余悸。远处是高大的雪山,近处是一望无底山崖,眼前是曲曲弯弯的盘山公路。由于没有较好的植被遮挡,公路转弯的尽头是让人一望眩晕的悬崖,车不敢朝外打动方向,尽量向内侧,像是坐过山车,到尽头又没了路,仿佛要冲出去一般,让人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就这样冲出护栏坠向沟底。
傍晚6点多,终于到达目的地春慢·锦堂酒店。这酒店还不错,干净整洁,装修风格与其他酒店不太一样,还有电梯。楼下的饭菜有些贵,但味道不错。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到了并没有预定晚餐,都认为随时可以吃到东西。真没想到,小朱当真带着儿子朱小宝还有几个朋友赶到,说我们多年未见,一起吃个饭,才想到下楼来问。老板看起来挺文艺,答复我们今天的菜已告罄。面对一群饥肠辘辘的住客,老板想尽办法为我们张罗了一桌丰盛的晚餐,我不知道其他同伴的想法,但我觉得他当真做到了宾至如归。菌菇牛肉汤,香辣排骨,特色香肠,炒山药,土豆丝,油焖茄子,花生米,鸡蛋炒番茄(满满一盘都是蛋)。小朱那边几位朋友,两边各自分摊餐费,相约明早一起进双桥沟,欣赏四姑娘山的美色。
第四天
邱邱一家,军哥一家加上花妹七人,早上六点去了巴朗山垭口看日出,我在家帮花妹看熙熙。8点过她们回来说并没看到日出,只玩了雪,看到薄薄的云海。一起吃了早餐徒步下双桥沟景区,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佳佳要了我们的身份证去买票,一堆人排在长龙后面。小朱打来电话,问我到哪里了,回答他已经在队伍里,随后他也成了其中一员。
四姑娘山属青藏高原邛崃山脉,由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等核心景点组成,其中只有双桥子沟可以乘坐观光车游览。双桥沟的得名是因为当地老百姓为了便于通行,在沟内搭建了两座木桥,其中一座是由杨柳木搭建而成,俗称杨柳桥;另一座由红杉木搭建而成,俗称便桥。
人参果坪是进入双桥沟的第一大停车景点,海拔3300米,是双桥沟冰川地貌的终点。我和花妹,熙熙,小朱,朱小宝四人走走停停的拍照,与大部队走散。在第二乘车点,景区的工作人员好心的送了法式小面包和乐虎给熙熙和朱小宝,我也吃了一个雪中送炭的面包,。十分感谢,愿好人一生平安。自人参果坪向上至隆珠措这一段栈道穿行于溪流山林之间,雪山环抱、瀑布隐现。在公路两边,有数百亩大草甸,正是暮春时节,各种高山花卉布满宽阔的大草坪,就像一个巨大的花篮。加上牛羊漫步其间,周围绕着形态美丽的沙棘林,山高水清,地广天蓝,宛如世外桃源。
在海拔400米的双桥沟里,既有低山地带常见的成片桦木林、柏杨林、青枫林,也有高山地带的云杉、冷杉、红杉还有成片的沙棘、灌木、落叶松。这种立体分布的植物与雄状奇特的高山一结合,就构成了包括五色山在内的双桥沟八大景观。
画屏口有锅庄山、撵鱼坝附近有犀牛望 月、企鹅嘴、尖刀山……沟内两面皆是山,却山山不同,沟内处处皆景,而景景有别,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牛棚子的来历,因一牧民的牛棚而得名。这里雪山环绕,草甸平阔,满山的落叶松到了深秋一片金黄,牛棚子的小木屋和栅栏也为这如画的美景增添了不少趣味。这里还有整个四姑娘山景区最大的白塔,当风从雪山之巅吹来,由塔尖向四面散开的经幡随风摆动,一种清静、肃穆、悠远又空灵的神秘气息扑面而来。
五色山是双桥沟境内最具特色的山之一,距离双桥沟沟口约8千米左右,海拔4800米。远眺过去,像半轮刚刚升起的下玄月,冰雪覆盖在山上,仿佛清辉闪动;又如一颗被砍伐后的千年古树,圈圈年轮清晰可见。近看五色山,巨大的山体镶嵌着五条长约1千米的赤、黄、青、蓝、白五色组成的巨大半圆弧岩层,色彩排列极为规则。圆弧依次而上,大约近30余层。据说夏天,白雪融化,岩石裸露,阳光下照在下面,反射出五道淡淡光晕,像一道美丽的彩虹,架设在湛蓝的天空,又像臧家少女脖子上挂的五光十色的玛瑙项链,美丽异常。
从五色山向沟内走,群山慢慢向两边退去,沟越走越宽,沟内长着形状奇特的沙棘树林,这就是双桥沟八景之一:盆景滩。盆景滩长约三里,宽约数十米,由两大片组成,中间夹了一个珍珠滩。盆景滩中长着数以千计的百半沙棘古树。又高又大的沙棘树枝头或盘曲,或异伸,既有虬髯老松的苍劲,又含园林盆景的秀美,而又不失其挺拔雄壮。
听观光车移动电视里讲盆景滩的形成,是由于山洪冲积的泥沙淤积阻塞,导致河流改道,淹死了原本在陆地生长的沙棘树。而溪水中含有丰富的钙化物,沙棘树在被淹死之前,拼命吸收,根部附积了大量钙化物,从而使得这些沙棘树死而不倒。珍珠滩也是双桥沟景色一绝。每年开春,雪水从山上流下, 穿过树林,淌过草坡,然后在这里遇上了几十米宽的乱石坡,就象顽皮的小孩在经过平淡无奇的地方之后突然来到崎岖的山路一样,水在这里又蹦又跳,在乱石间奔突嬉戏,阳光一照,如粒粒珍珠在石上跳跃、熠熠发光。
过珍珠滩往前,转几个山坳,地势突然开朗,这儿有水草坝、撵鱼坝两个百亩大 的草甸递次向沟内延伸。你在这还会惊奇地发现,在这花的湖滩里,花儿居然形成一条一条的花带,横卧在草甸和山坡。在这儿,有令人惊叹的景色,中外来宾称这儿是阿尔卑斯山风光。峨眉金顶似的佛光常会出现在树林、山岩,当地人称:神奇的光环。神奇的景观和优美的传说,构成了神话般世界双桥沟的奇特境观。
还有各种奇特景观,猎人峰,日月宝潭,圣母峰,冰川,奇特的山峰加上特有的天气变幻,让山峰时时变换,每时每刻都有不同的美景出现在人们面前,如中国水墨画,让无数游客如痴如醉。其实,在我心里相较于稻城亚丁的风景,更倾向于后者的巍峨。
景区出来后回到酒店,收拾停当,沿着大渡河熊猫大道往家走。先是一段路的乡道,倒还一路畅通,景色也美丽 ,直到开始进入中国熊猫大道 ,我们的回程路被迫加入悲催的堵车大军。接着是20多公里的巴朗山隧道,大雾能见度低到十米,前面一辆车是军哥,再前面是甲哥媳妇,雾灯一直开着,就像两只眼睛眨巴眨巴,真担心它累着,写了一首七绝纪念此时此刻的景象。
《雾》
半壁江山一统雾,碧波晕染漫糊涂。
杉松只见尖尖耳,妙曼玲珑画浅凸。
出了隧道又是70余公里的熊猫大道,恐怕以后我们一听到熊猫二字就会头疼。后又经过五个隧道群,在尾气浓重的隧道里,感觉压抑极了,无奈只有等待。甲哥在群里调侃:熊猫大道,名副其实,开在这条路上人都要成熊猫(堵得都出黑眼圈啦),我们一阵爆笑。我耐着性子安静的回忆这一路发生的事,便于留下写作素材。
《堵出情绪》
一路风景
词穷一腔诗意
回城山路十八弯
只见尾灯忽亮忽熄
前方何故
空白另一边的孤独
煎熬的时间
播放的音乐躁动的情绪
隧道里尾气浓烈
导航堵在过去的地方
出口处大山的新空气
成了开窗的理由
心在默念
归家的时间长了
是与非是否人为
既定的模式总有人去打破
一路高歌变了沉默
文字写在手里
投出千层浪花
寂寞碎了
不再累诉堵车的心酸,带着我们起飞的机长相当辛苦。我的习惯一上车就睡去,这么长一直坚持下来的原因,不是对浩儿的驾驶技术质疑,而是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情况,多一双眼睛看着,总是来得安全些。毕竟开心出游,平安归家是我们的宗旨。终于超出原定计划3个多小时后,凌晨三点半到家。淅淅沥沥的雨,熟悉的街道,斑斓的霓虹,从天堂回到人间的感觉真好。人生总要经历一些未曾经历过的事,也会遇到新的朋友,有幸一路相伴。红尘来去一场梦,有欢乐,有悲伤,经历过,痛苦过,煎熬过又如何。未来可期,之后需要勇气去面对。五一自驾行程结束,大家欢乐与共,相约再次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