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7日下午,刚刚立夏的南京迎来一场盛世旗袍之约。
近300位挚爱旗袍的女士相聚金陵,出席江苏省首届旗袍艺术交流表彰大会。大会由南京广播电视集团、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旗袍艺术委员会主办。江苏省民政厅原厅长顾汉平、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高以俭等领导,李平、胡志改、胡德银等嘉宾,主办方代表房方和省旗袍会各位副会长出席活动。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旗袍在不同地域文化的熏染下,各具地域色彩。京派雍容霸气、海派艳丽妖娆、苏派内敛清雅,都是盛开在岁月深处的女人花,优雅隽永,摇曳生姿。
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旗袍艺委会自成立开始,就致力于推动苏派旗袍的发展,创会会长戴中礼为此付出艰苦的努力,使苏派旗袍惊艳了时光,也温柔了岁月,枝繁叶茂,成为江苏服饰园地一道无比曼妙的美丽风景。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打造的“旗袍春晚”(又称《旗袍•诗歌春晚》)已成功举办三届,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更趋活泼。全省各地、尤其是南京新文艺群体中的旗袍艺术团踊跃参演,把旗袍文化的演绎推向了一个新境界。省中华文化促进会旗袍艺委会新任会长何莉,热衷于旗袍文化的传扬,其名下企业两度冠名“旗袍春晚”。
表彰大会上,高以俭主席以“有能力、有作为、有人才、有品牌、有成就”的“五有”,概括了省旗袍会所走过的路。他激情满怀地称赞旗袍会的活动总能别具一格、别开生面,给人以期许。何莉在致辞中真诚感谢旗袍姐妹们为苏派旗袍不遗余力地奉献。她同时希望江苏旗袍要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健康有序发展,为申遗创造良好氛围。
大会向在“2021年南京电视台旗袍•诗歌春晚系列活动”中表现优异、成绩突出的30多个旗袍团队颁发证书。何莉会长为知名旗袍品牌创建人陶玉梅颁发顾问聘书。
颁奖活动由南京电视台王译媛主持。多支旗袍艺术团现场走秀。杨莉敏、琳琳、王利勤、清儿4人作为优秀团队代表和与会者分享艺术创作心得。饮露山房紫砂艺术团表演的《墨镜女郎》、美姿艺术团表演的《梨花颂》、连云港市海之韵旗袍艺术团表演的《秋水伊人》,诠释了旗袍的韵致与风情,成全了女人的婀娜与典雅。
主持人王译媛(右)与会长何莉互动。(旗袍会供图)
获奖团队代表作交流发言。
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高以俭与旗袍委员会部分副会长及连云港秋水伊人旗袍艺术团队留影。
传统文化和美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在漫长发展进程中沉淀形成的中华旗袍文化,是凝聚中华情的精神纽带。省旗袍会将携手所有关心支持旗袍文化研究发展的人士,在传播中国华服之美的征程中砥砺前行。
撰文 / 梁平 摄影 / 范素丽
作者简介
新闻从业35年先后供职于《扬子晚报》《周末报》《金陵晚报》和《南京日报》,先后担任部主任、专刊主编以及《文化徽商》杂志总编辑。策划《百家湖》《中国钱币邮票》等期刊创刊号。
著有《央视春晚纪事》(报告文学)、《我所知道的马季》《姜昆家事写实》《冯巩眼中的南京》、《邓在军传奇》《可以披露的聂卫平尘封往事》《<中华之剑>摄制始末》《近观刘洪》《大国良医》《向往百年》等书作、报告文学。开辟过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新闻专栏《梁平爆料》,迄今发表新闻、文学作品500余万字。
先后获得江苏省、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当选南京报业集团“感动人物”“十大读者喜爱的记者”。获得60余项国家、省、市各类新闻奖。其新闻、文学作品除刊发所供职媒体外,还发表在《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家庭》《知音》和香港《文汇报》等数百家媒体。目前系央广网、新浪网、凤凰网等主流网媒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