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重辉的大报恩寺塔
▓ 南新鸣凰
大报恩寺夜景 IC photo
南京背倚钟山,怀抱长江,人杰地灵,经济商业繁荣,科技文化发达,现在已成为是中国的特大城市。南京曾为十朝都会,也是一座历经风雨沧桑的古城,城南的大报恩寺的兴衰就是一个例证。
朝庭大兴佛教,广建寺庙。
南朝宋、齐、梁、陈建都于建康(现在的南京),当时朝庭大兴佛教,广建寺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其中以南京的长干寺、灵谷寺和天界寺最为著名。长干寺的前身建初寺最早建于东吴时期,南朝梁武帝萧衍将它扩建,宋代天禧年间,长干寺改称为天禧寺,当时的高僧可政法师主持在寺内兴建了一座九级舍利宝塔,在塔下地宫内瘞藏了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一些感应舍利以及安放这些佛宝的金棺、银椁、七宝阿育王塔、铁函等。
当时大报恩寺规模宏伟,占地极广。
天禧寺经受元末战火,损失严重,但其舍利宝塔塔身主体幸存。明初天禧寺被修复,重新改名为长干寺,到永乐六年,寺内大部分建筑又毁于大火。明成祖朱棣对重建长干寺塔极为重视,一方面因为这座寺塔历史悠久,地位崇高,更重要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政治需要。
外国人心目中的琉璃宝塔
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被封为燕王,朱元璋死后,他发动“靖难之役”从侄子朱允炆手中夺取了皇位,封号永乐皇帝,但其合法性备受争议。永乐十年,朱棣决定重建长干寺,并改名为大报恩寺,试图把它的复建工程与朱元璋联系起来,报答他授予皇权的恩德。十年后,大报恩寺终于落成,朱棣立碑纪念,并亲撰碑文。再过六年,在原塔地宫上方新造的九级琉璃宝塔也告完工,造塔时地宫未受到任何干扰。
外国人心目中的大报恩寺塔。
当时的大报恩寺规模宏伟,占地极广,北靠秦淮河畔,南到雨花台北麓,周长约五公里。寺内有香水河桥,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法堂等各种佛教殿堂,还有那座气势恢宏的琉璃宝塔。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
从明朝朱棣时代直至清代后期四百多年间,大报恩寺中雄伟璀璨、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无疑是那座琉璃宝塔。据记载,琉璃宝塔为瓷砖结构,高约八十米,巍巍屹立,俯瞰南京全城,数十里外可看到其雄姿。塔身共九层,八面开门,四实四虚,隔层错开;四个拱门以五彩琉璃嵌合,装饰着狮子、飞马、白象和各种佛像等图形。塔中间有楼梯盘旋而上,塔的各层内壁布满佛龛,二层至九层各有平台,外侧是朱红色的琉璃栏杆。每层的覆瓦用的都是绿色琉璃构件,塔的外壁全部用白色瓷砖砌成,上面镶嵌着无数栩栩如生的金身佛像,可见其造型之精美与艺术水平之高超。
遗址。南新鸣凰摄
塔顶有九个铁圈,下面的承盘镀以厚厚的黄金。每层的角梁下悬的金铃随风摇曳,铃声叮当。另外,塔身置有许多篝灯,一年四季日夜通明,“白天五色琉璃照耀云日,夜间佛火宵燃光彻远近”,景象应该十分壮观。
琉璃宝塔还吸引了外国人士,有人称它为“南京瓷塔”和“天下第一塔”,更多人将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等并称为世界中古七大奇迹。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在欧美诸国逐渐成为中国建筑及中国文化的象征,影响巨大。不幸的是,1856年,这座世界瑰宝在太平军洪、杨内讧中被韦昌辉部下用炸药与易燃物彻底摧毁,顿时化为了一堆瓦砾废墟。
重建大报恩寺和琉璃宝塔。南新鸣凰摄
中国近四十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社会道德水准和文化需求也正在增升。古都南京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商业用房和居民住宅的建设如雨后春笋,高速公路和地铁建设加速进行,环境整治和古迹名胜的保护受到高度重视。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南京市有关部门动议重建大报恩寺和琉璃宝塔,2007年初工程项目正式启动。后来仔细勘测表明,塔身下面地宫整体保存完好,没有被盗掘的任何痕迹。2008年7月18日,从地宫中掘出了碑刻和一个安放佛宝的大型铁函;11月22日,从已经运回南京市博物馆的这个铁函内取出一座制造得十分精美的七宝阿育王塔。在地宫考古发掘过程中,还发现了许多国家一级的文物。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内佛像展示。南新鸣凰摄
之后,考古人员对所取得古物进行了保护措施和仔细的清理,发现七宝阿育王塔内一块丝织物中存放着许多白色的诸圣舍利;更为惊讶的是,阿育王塔中还安放着金棺银椁,文字资料表明,金棺内藏着佛顶骨舍利和10颗感应舍利。这一重大发现,震惊了佛教界,也震惊了国内外!
2010年6月12日,在南京栖霞寺正式开启了金棺,密藏了千年的佛顶骨舍利迎来了盛世重光!随着大报恩寺考古进展和地宫的发现,原先重建大报恩寺和琉璃宝塔的工程方案也作了实质性的改变。新方案决定保留大报恩寺已发现的所有遗址,去掉了建造琉璃宝塔工程的内容,而采用现代化技术在原址另建相应的宝塔,并开辟大报恩寺遗址公园。
新工程的重点是在原址上方建造大型美观的九级宝塔。为了体现古塔与新塔之间的传承关系,大报恩寺塔在建筑艺术上进行了融合创新。新塔平面轮廓与古琉璃宝塔的八边形平面吻合,同时,新塔层层收分,第九层至塔顶攒尖有20米的通高空间,屋顶透明。塔壁设有佛龛,进一步加强了与古塔形式的呼应。
新塔开始建造后,整个园区围挡。每当我路过那里,或登城墙游玩,都会注视那里的工程进展,平时也很注意报纸上刊载的有关资料。有一次,我惊喜地看到塔身已露出地面,之后几年内宝塔框架慢慢升高,接着是封顶和内部装饰,2015年底,宏伟的大报恩寺新塔终于展示在人们面前。
新建的大报恩寺塔 IC photo
原大报恩寺和琉璃宝塔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极高,其遗址已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中新建的宝塔设计新颖,高度超过93米,内部另外安装电梯可直达顶层。新建宝塔高耸云端,耀眼夺目,现在已成为南京市特有的标志性建筑。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经过近九年的规划和建设,2015年12月17日终于对公众开放。当日上午9点多,我捷足先登,前往参观。出中华门古城堡,走过跨越秦淮河的长干桥,很快便到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正门。那天参观者很多,我随讲解员进入园区,看到了正东面新建的大报恩寺塔,正门和塔之间宽阔空间内是各大殿的发掘遗址,上面舗设着坚固的透明玻璃。遗址的南、北两面建有侧厢,其中陈列着琉璃宝塔的模型和各种的原始构件,放置着各式佛像和与佛教文化有关的艺术品,还有关于大报恩寺和和琉璃宝塔的历史介绍。
然后我来到新建成的大报恩寺塔下,参观了地宫上方的金色七宝阿育王塔,欣赏了其顶空的精美结构,再沿楼梯缓步上行,登到了塔的第九层。站在塔的最高平台上,向四周望去,只见北方市区和河西地区高楼林立,一片繁华,离宝塔很近南京城墙和外秦淮河蜿蜒曲折;南方的高架公路上车水马龙,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雨花阁高高地屹立在两个山岗上,远处江宁区的建筑隐约可见,方山和青龙山连绵起伏;东北方向的紫金山像一条静静地蛰伏着的卧龙,肃穆雄伟。我连连照相,作为登塔留念。
自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正式开放以来,那里游人络绎不绝。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紧靠南京地铁1号线中华门高架车站,每当我乘地铁路过那里,都会注视着那座高耸云端的大报恩寺塔;在夜晚,装饰在宝塔上的大量霓虹灯会不断变化颜色,流光溢彩,显得神秘而美丽。
现在,大报恩寺塔已成为南京的一道亮丽风景,参观游览后会让人们久久难以忘怀。
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