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 外一首
文|牧月童^O^大漠兰(中国)
六十年代起
母亲的形象就在我的记忆中攀升着
早出晚归的母亲
头顶一块方巾
手中的镰刀或肩上的扁担
始终是她生活的家计
她行走的速度很快
大脚踩在田间村道
坚定 厚实 有力
春天的母亲
总是和青苗一同度日
手不停地持弄着土地
好像一不小心
有什么东西飞走
母亲的秋天总是沉甸甸的
丰收的庄稼金黄在母亲的微笑里
一仓谷子的重量
够母亲一个冬天的温暖
母亲常常站在村头
一条弯弯曲曲伸向山外的小路
像去完成母亲的一个诺言
风吹着雨下着阳光灿烂着
母亲人生的空间时明时暗
一眼清澈的山泉
总能使母亲的生活充满希冀
六十年代的母亲
是靠一棵老榆树
养活了青黄不接的日子
母亲感念的时光
除了老榆树
还有一群孩子的咯咯笑声
母亲一生养育了五个孩子
八十年代起
儿女们一个个插上了会飞的翅膀
天山南北长城内外
远走高飞的儿女们
成了母亲最揪心的牵挂
非凡的母亲也是我心中最朴素的母亲
今天
我目所能及的中央
一位百岁老人
目光穿透我贫瘠的思想
她是我一生的高度
她是我一生的远方

2. 姐姐
文|牧月童^O^大漠兰(中国)
翻过这一夜
伤心的姐姐步出家门
比山高的是云
比云高的是风
风不停地变幻着角度
云随风而动
姐姐在山坡
采摘圣洁的蒲公英
阳光很会施情
温暖的手伸到了姐姐的面颊
水低得看不见山峰
潺潺细流多像姐姐的思绪
河流一不小心就落入石头的圈套
光滑的石头总能抓住姐姐的声音
姐姐不出远门
姐姐总能在晚霞落幕的村头出现
姐姐用纤纤细手牵住大山的厚爱
她站在村头
一口一口吹飞手中的蒲公英
她的歌声低到听不见
春暖花开
姐姐不是在等这个
五十年春秋
姐姐背走了一座大山
(北京)


作者简介:
牧月童^O^大漠兰(真名:方博、吴晓芳,夫妻诗人,曾用笔名海甸)。扛过枪,下过乡,经过商。祖籍宁夏,户籍新疆,脚印广州、北京。
1983年至今作品散见《伊犁河》《绿风》《兵团日报》《散文诗》《诗刊》《诗歌报月刊》《诗神》《南方诗报》《散文诗世界》等国内外百余家报刊杂志,近年来作品多见各类网络平台。作品收入多种版本,并获“冰心杯”等20余次奖。
著有《生命如水》等15部诗文集。
诗观:
我只读懂了大地的一根草
现栖居新疆-北京。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