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雨文,本名陈雯,英文名Sarah Chen。美国注册会计师。杭州作家协会会员。国内外出版作品包括长篇译作《海誓山盟》,英文短篇小说《QING MING 》等。 2018年重新拾笔创作,作品散见国内外报纸、文学杂志及微信平台。

《我的干娘程全昭》连载(二)
一一为方志敏传递文稿的人
作者|雨文 (美国)
高家骏离开杭州后来到南昌,经人介绍去参加军法处招聘文书的考试,被录取为上士文书。1935年1月,方志敏在江西怀玉山之战中粮尽弹绝被俘。2月份方志敏被押到南昌,囚禁于"委员长行营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军法处看守所代理所长凌凤梧是浙江金华人,与高家骏是同乡,志趣也合,两人成为至交。高家骏常去看守所探望凌凤梧,凌凤梧向高家骏介绍了方志敏。就这样高家骏有机会听方志敏"讲故事"。在接触中高家骏被方志敏正直的人格打动,也认同他对国事的分析和判断,渐渐被方志敏吸引感化,常帮助他做些事情: 买报纸让方志敏及时了解形势,替他向同监狱的战友传递纸条,为他提供写作的纸笔。方志敏在狱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书信文章。

方志敏知道自己不可能活着走出监狱,一直在考虑如何将书稿送出监狱交到可靠的人手中。高家骏得知后想到了程全昭。他向方志敏讲述了他和程全昭的事,方志敏深表同情,并鼓励高坚持住自己的爱情。他们认为一个年轻的杭州女孩子,从来没和方志敏有过接触,无人会怀疑她和方志敏有联系,这是个非常好的传递文稿人选。事不宜迟,高家骏一封信寄到杭州。

高家骏在信中嘱咐程全昭到南昌后投宿迎宾旅馆,然后请茶房到行营去找他,他会马上来。程全昭偷偷离家后乘浙赣铁路火车到了金华,不料金华到江山的一段铁路被大水冲坏,火车被迫停开。程全昭头一回出远门,又是孤身一人,路途不熟,但要去南昌见恋人的决心使她胆子变得很大。火车不通就改坐小船来到江山。一番波折后,她在第四天下午才抵达南昌。高家骏接到茶房通知,下班后来到迎宾旅馆。两人见面兴奋之情难以言表,高家骏赞赏程全昭有勇气脱离家庭来南昌找他,听了程全昭一路的行程他更是感动。两人叙诉了分别后各自的生活,倾诉相思之苦。见程全昭路途劳顿高家骏便让她早点休息,明天再来看她。
第二天下班后,高家骏又来到旅馆。程全昭急着想知道下一步: "我们的今后你怎么打算?"
高家骏说: "我叫你来就是要为我们今后打出一条路来," 他拉程全昭在床边坐下: "我现在认识一个要人,我把我们的情况告诉了他,他很同情,愿意帮助我找出路。"
"这人是谁?" 程全昭问。
高家骏压低声音: "这人叫方志敏,是共产党领导人,很有才能,对我非常热情。可是现在被将介石关押在行营。我们要想办法活动,把他救出来,我们跟他一起跑,我和你就有办法了。"
高家骏顿了顿又说: "我已告诉方志敏你到南昌了。"
程全昭听完这番话,不觉呆了片刻。她不了解政治上的事,但当时报纸上经常有国民党军队剿匪和共产党人被枪杀的消息。她现在要给共产党高级领导人做事一定是非常危险的,弄不好命也没了。可又一想万一成功的话,她和高家骏就有希望在一起闯出个好结果。她对高家骏百分之百信任,高家骏让她去做的事她一定去做。于是她问道: "你们有什么计划?"
高家骏说: "现在第一步计划是你送密件到上海。你到上海住要安全,吃要节约,因为我们没有资金。"
程全昭想了想,说: "我有一知交同学在白克路宝隆医院当护士,我可以住她那里。白克路在租界里,宝隆医院是德国人开的,比较安全。这样旅馆费也省了。吃饭么我同学一定会招待我的。"
第三天晚上高家骏来时手里拿着一个纸包,他把纸包交到程全昭手里,再从西装内口袋里摸出四封信,郑重地说: "这纸包里是重要文件。你要将此重要文件送到这四封信收信人中的任何一位。"
程全昭有些不解: "为什么一份文件却要送四封不同地址不同收信人的信呢?"
"这正是方志敏的慎密之处: 能最早联系上谁,就把文件交给谁。" 高家骏说。
程全昭一看四封信的收信人分别是宋庆龄,鲁迅,邹韬奋,李公仆,她顿时感到一阵紧张和激动。她虽然不太知道后两位是谁,但宋庆龄和鲁迅是无人不晓的。程全昭拿着信的手微微有些颤抖。
高家骏握住她的手,说: "方志敏给你化名李贞,他自己化名李样松,这样你们是一家人。李贞谐音力争,也是为真理而斗争的意思。你要力争把信和文件送到,把事情办成功。" 他边说边交给程全昭几张写有"李贞,地址宝隆医院" 的名片,并给她二十块钱作路费。
此时,程全昭已明白这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方志敏竟如此信任自己这么个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年轻女子,把传递重要文件的任务交给自己,真是十分感动。可另一方面自己万一被抓住,那可是要掉脑袋的。程全昭平时对国民党杀共产党人已有不滿,再加上家庭反对她和高家骏的恋爱,觉得自己的生活也无乐趣可言,何不与心爱的人一起为方志敏做点事呢?
程全昭抬头接住高家骏盯着她的热切目光,下了决心: "好,我明天就去上海。"
高家骏将程全昭紧紧拥入怀里: "我知道你一定能办成这件事!" 他又再三叮嘱程全昭事情非常重要,千万要小心: "把信和名片分别送出后就回宝隆医院等消息,有人会来取文件并告诉你下一步怎么办。"
程全昭一夜碾转无眠,想着怎样才能安全完成任务。她把信和纸包夹在衣服里装进手提小皮箱,次日清晨便坐上火车去上海。一个年轻女子,个儿不高,白嫩嫩胖乎乎的,身着蓝底碎花旗袍,脚蹬半高跟黑皮鞋,没人会将这形象与共产党联系到一起。而她也确实不是共产党。没人注意她,行李也没遭检查。她坐在车箱里埋头看报纸,不和人搭话,只希望列车快点到上海。
火车开到九江,遇上九江涨大水不能通行。程全昭等不及大水退去,马上买船票改行水路,挤在底舱里来到上海。是日天已向晚,程全昭去白克路宝隆医院找到同学,在那里住下。旅途的疲劳加上前一天一夜无眠,她和同学稍叙家常后倒头便睡。

次日起床,因想着是要去找名人,程全昭穿上所带衣服里最好的旗袍,打扮一番后出门先寻到宋庆龄家。敲门后心突突跳着紧张地等着。来开门的是个保姆模样的妇女,程全昭说要见宋庆龄。保姆上下打量了她一番,说: "宋庆龄去庐山避暑了。"
程全昭暗想一定是不愿见我这个不知何处来的陌生人,便说: "我有一封重要的信要交给宋庆龄,信是从江西专程送来的。请你马上交给她。" 并和信一起递上了李贞名片。
保姆接过信和名片: "好的,我一定让人送到宋庆龄手里。"

程全昭马不停蹄又去找鲁迅先生。内山书店位于今四川北路2050号,当年由日侨内山美喜、内山完造创办。鲁迅常来购书与内山夫妇结为好友,此书店也成了鲁迅晚年活动的重要场所。程全昭找到这家只有两开间的小书店,走进光线暗淡的店堂,一个穿长衫的高个子中年男人迎了上来。听程全昭说明来意,他说: "鲁迅不在。"
"他去哪儿了?今天会回来吗?"程全昭问。
长衫男子说: "鲁迅你是找不到的。"
程全昭一时没了主意,呆呆站着。长衫男子见她这般,便把她领到书架后无人处,那里光线更暗了。他很和气地说: "你找鲁迅有什么事?我可以替你转告。"
程全昭看他面目和善,话语里透着诚意,便说: "我从南昌专程来找鲁迅先生,有非常重要的东西要交给他。"
长衫男子说: "我可以替你转交。"
程全昭明白自己肯定见不到鲁迅,又见此人办事缜密,语气诚恳,便把方志敏的信和李贞名片给了他,并请他派人晚上到名片上的地址去找她取文件。长衫男子接过信和名片,有礼貌地将程全昭送出书店。
下午,程全昭来到中华职业学校找李公朴。当时李公朴不在校内,一位教师告诉程全昭李先生要下午六点半才来学校上课。程全昭只好出了校门去外面闲走苦等,六点钟时又回到学校。片刻后,李校长来了,引程全昭上楼到会议室坐下。
程全昭很高兴这次终于亲自见到了收信人: "李先生好!我从南昌专程来找您有重要事情,这封信是方志敏给您的。"

李公朴盯着程全昭的眼睛,态度半信半疑。他接过信,一面搔搔头说: "哦!我听说过方志敏这个人,但不认识他。既然是他写给我的信,我就收下吧。"
程全昭和前两次一样,也递上了李贞的名片。李先生要上课,程全昭起身告辞,走出校门。她在暮色中慢慢往回走,信送出了,什么时候会有回音?回音会是什么?
(未完待续)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