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雨文,本名陈雯,英文名Sarah Chen。美国注册会计师。杭州作家协会会员。国内外出版作品包括长篇译作《海誓山盟》,英文短篇小说《QING MING 》等。 2018年重新拾笔创作,作品散见国内外报纸、文学杂志及微信平台。

《我的干娘程全昭》连载(一)
一一为方志敏传递文稿的人
作者|雨文 (美国)
杭州人称父亲母亲的姐妹或表姐妹堂姐妹为干娘,不是拜干爹干妈的那种。今天我要讲的是我干娘程全昭的故事。
我的童年时代在杭州市上城区西浣纱路度过。周边是人民大会堂,杭州市委,新华电影院,解放街百货公司,是个闹中取静的好地段。我们这条弄堂叫知足里,有前弄堂后弄堂,是一排房子的前门后门,前门朝南后门朝北。我外婆住我家隔壁,她的隔壁住着干娘程全昭一家。我外婆是程全昭母亲的妹妹,排行第三,人称三外婆。我妈妈叫程全昭阿全姐姐,她叫我妈妈小毛妹,孩子叫我妈小毛干娘。我记事起就没见过二外婆也没见过程全昭的丈夫,只晓得干娘家有五个孩子,最大的是女孩我叫她宝宝姐姐,比我大十多岁,中间三个男孩子,最小的又是女孩小名叫小妹。那时候邻居间来往频繁,特别我们近邻的这几家,小孩子们常常一起玩,大人们常常在一起乘凉谈天,烧菜时缺酱油少盐了就到隔壁家借一勺,说是借但从来不用还的。后来我家搬走了。再后来知足里那块宝地被某公司看上,所有居民都迁走了。随着九十年代后房地产的发展,老邻居们分散各方,联系越来越少。
微信的出现便利了各种人群的联络,于是老邻居们又渐渐有了联系,原来走得近的几家要搞个聚会。2017年金秋,正是我回国之际,马家牵头,几家老邻居聚到一起,当年的壮年已至耄耋之年,当年的青年已是鬓角染霜,当年的小芽儿也已成家立业。大家感慨万分,约定来年再聚,宝宝姐姐争着做东。
宝宝姐姐姓魏名中祁,杭州师范大学教师。我在加州硅谷的表妹曾问过我是否知道魏中祁的母亲为方志敏送信的事,我毫不知情。2018年回国前便托妈妈事先向宝宝姐姐说要向她打听这件事。聚会选在新开元,离知足里旧址不远。这次来的人更多,热热闹闹大半天。在别的邻居散尽后,宝宝姐姐递给我一个文件袋: "里面是你想打听的事情的材料。"
吴山脚下的清河坊是现在杭州市中心区域保存得最完整的历史街区。步行街上修缮一新的房屋保留了自南宋延续下来的市井生活和邻里空间格局。街上古迹遍地,老店林立,闻名中医药界的胡庆余堂伫立其中。1916 年的一天,河坊街上一程姓家庭的房子里传出一阵新生儿的啼哭,是个女孩,取名全昭。这是一书香门第,程全昭的祖父是前清举人,父亲是北京大学政法系高才生,出版过小说,社会上小有名气。当时虽已家道中落,对孩子的教育仍是十分重视。程全昭到了读书的年龄就被送去上学。
程家隔壁一户高姓人家乃绍兴柯桥大户,有妻有妾,妾育有一子名家骏。因正房已有儿子,高家骏在家里的地位如同红楼梦里贾环在荣国府的地位。不过高家骏没有长成 "人物猥琐,举止荒疏" 的纨绔子弟,而是个高大挺拔相貌堂堂的正直青年。以此推理,高母断然不是赵姨娘之类的人物。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小一起玩耍的高家骏与程全昭渐生爱意。

我记忆中的干娘程全昭一对秀目整天含笑,说话慢声细气的。想像她年轻时的模样我脑海里会出现这样的形像: 中等个子着淡蓝宽袖中式上衣,配一条藏青色过膝裙子,白祙黑鞋,齐耳短发将圆脸衬托得青春勃发。按理说北大政法系毕业的程父应该比较开明,可是门当户对观念在中国文化里根深蒂固,特别是从家长的角度。当程父得知女儿与高家骏的恋情,他坚决不同意。自己的女儿绝对不能嫁给小妾的儿子,不管他父亲是否有钱人。血气方刚的高家骏愤而痛下决心,要离开杭州去闯荡,混出个模样来给程父看。他约程全昭到西湖边,告诉她自己的打算,发誓待他出头之日就来接她!两人在岸边柳树下依依不舍,西湖在夕阳下波光点点,湖面不时漾出小魚甩尾的涟漪。
战乱时期,程全昭毕业后只能先做代课老师。日子在教书和等待中流逝。1935年7月的一天,程全昭收到高家骏的一封来信和汇款,要她马上去南昌。程全昭激动得想立刻插翅飞到高家骏身边。第二天一早,程全昭瞞着父母踏上了去南昌的路途。
(未完待续)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图片由作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