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成莲,女,笔名水芙蓉,网名阿莲,曾用名张诚莲,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山东分会常务理事,日照作家协会会员,莒县作家协会理事,《莒州文学》编委,《黄河文艺》杂志签约作家。涉猎各种题材,主要以诗歌、散文为主。在《中国税务》《山东税务》《大众日报》《首都文学》《作家新视野》《当代作家文学》《西部散文》《故乡文学》《黄河文艺》《国际华人文学》《中国当代爱情诗典》《世纪诗典》等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等媒体微刊发表作品。作品入选《胶东散文十二家·张成莲卷》。
伉俪情深
胶东散文,一片文学的春天
文/张成莲
胶东散文年选微刊原创平台,是一个纯文学而又充满阳光和正能量的学习净地,在这里每天都有新的名家佳作和优美的文字欣赏,这个大家庭许多老师的辛勤耕耘着,无私奉献着,我在这方热土上既收获了许多文学写作上的技巧和创作理念,又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高尚情操!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胶东散会十二家》的精心出版,让每一个文学爱好者有了可以畅叙人生中的故事和亲情感言的机会,把自己喜欢的文字,自己的劳动成果写成一部书,留下美好的回忆与记录,是一件最开心最快乐的事情!更荣幸的是还能和文学名家同在一个平台上互相学习,借鉴许多美好文字格言,和文学大家们同在一本书上飞跃,是最值得骄傲与自豪的事情!
在爱的春天,带着花和曲地潮水滚滚而来,让大地腾起花的浪涛,空中响彻着春的乐曲。春天并非只是草木的春天,它更是文学的春天,品读胶东散文里文字,每一位文学爱好者都是巧手灵心的园丁,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每个人都在寻找春天,对话春天,感悟春天。
胶东散文年选中有许多写回忆人生过往的散文,岁月的时光如沙漏,沙漏里的沙虽然可以回流,却再也回不到当初的时光,只有美好的记忆在沙漏里反复流淌。所以说,不管是曾经的、远走的还是逝去的,都会在文学作品中被关联、被怀念,这是记忆的永存,时光的永存,也是文学的永存。
将自己的经历与心中的感言成为书籍,可以给自己和后人留下人生岁月中的记录历史,宛如流淌在岁月里一首不老的歌谣,是最开心的事情。用自己的明净慧心去感受尘事,在酷爱的文学里,品读《胶东散文年选》中每一篇美好文字,你可以独享一份宁静和升华,体悟生活中的精致与淡雅,沉下来休憩自己的灵魂。安然地沉湎岁月的静好,用今生余下的时光,细细品位草根生活的平凡与清贫中的闲适。仔细回味中,把点点滴滴的苦乐哀乐,诠释成文字。把那些唯有自己懂得的,那些来不及实现的梦想或是遗失的美好,一起装进记忆的行囊。
正如《天空之城》里所讲“人只有将寂寞坐断,才可以重拾喧闹;把悲伤过尽,才可以重见欢;把苦涩尝遍,就会自然回甘有时候,坚持了你最不想干的事情之后,便可得到你最想要的东西。”假如我是一瓣雪花,就让我落在胶东散文这片热土上,盛装我的一片冰心,只有这初雪,如薄荷般清凉,望尽天涯的寂寞,人生的草木春秋,无法逆转,其实碗里盛放的并非薄凉,它只是道出了很多人世间的沉浮起落。
伉俪情深
慢煮岁月,美到心碎,俯首流年,善待一切!
品读《胶东散文散文十二家》,坦然地面对生活里平淡的章节,把日子过得如诗一般。与其去感叹时光,倒不如把握有限的生命,少些羁绊与约束,多些润泽与丰盈,将生命暖意的传递。成长的河流紧跟着这方文学的足迹,穿越千山万水,当“山穷水尽疑无路”,就用优雅、随性,抵挡生命里不可预知的困顿与孤独,何愁不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胶东散文的春天,总会蕴含着希望和惊喜,它给勤劳的写作者带来灵感和硕果,胶东散文十二家,更是文学的春天,春天的版图,这里花开四季,是文学最生动的舞台,每一个文学爱好者,都能走上这个将生活中与岁月中一段故事,一份感悟在舞台彩精地表演,用文字抒怀,编辑老师会将文字依次上演,每天都会有新的惊喜。
让我们在胶东散文这片春意盎然的芳草地上,迎着崭新的希望,紧紧抓住春天的翅膀,让胶东散文的春日暖阳催开姹紫嫣红,让美好的憧憬谱写新的篇章,让崇高的文学使命铸就文学的辉煌,在这个生命流转的大时代里,永葆初心,继续在胶东散文这片充满文学与温馨的土地上耕耘,让文学在神奇的时光里散发出灵魂的光亮,携手百花齐放的文学春天!
作者: 朱全吉,笔名泉源,中国文学协作联谊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山东分会副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日照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日照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莒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莒州文学》杂志编委会副主任、执行总编,《中国文学》2013年度十大杰出作家。先后出版长篇小说《山前山后的鲜花》、长篇电视连续剧《丹心谱》、散文集《超越激情》、与他人合著长篇报告文学《大义之莒》《英雄之莒》《人文之莒》。
半岛散文的天空
文/朱全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各位领导不辞劳苦,诸位文友风尘仆仆,带着对日照大地的关爱,缘于对散文的虔诚,怀着对日照美好自然的向往,相聚在这里,举办《胶东散文十二家》出版暨作品研讨会。在此,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借此机会真情地邀请各位领导以及在座的各位文学界的朋友们到莒县莅临指导!
莒县隶属日照市,历史悠久,是千年古县,周为莒子国,“勿忘在莒”的典故就出在这里,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原始陶文,比甲骨文早1500多年,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成为山东三大文化。莒地也是一个生长文学和文学家的地方,世界第一位文学评论家刘勰和他的文学评论《文心雕龙》就诞生在这里,莒县作家协会自2009年成立以来,在莒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市作家协会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牢牢把握政治站位,立足服务大局,精诚团结,奋发有为,至2020年,国家、省、市、县各级会员已发展到207人,《莒州文学》已出刊48期,刊物健康向上,文风朴实,质量不断提升,深受好评。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就有15人出版专著20余部,其中10多部作品分别获得了泰山文艺奖、日照文艺奖、刘勰文艺奖等奖项。
《胶东散文十二家》如一枚响箭,破空而出,它的连续出版,在山东引起了较大反响,吸引了不少读者和作者,让散文这一文体更加鲜活透亮,成为引领胶东散文的一面旗帜,飘荡在半岛散文的天空,令人刮目相看。我认为胶东散文之所以有如此的向心力、凝聚力,是与山东省散文学会领导的支持以及胶东散文推出者、擎旗人焦红军的精心筹划分不开的。在这之前我就读过焦会长写的几本书,从中领略到散文真情实感的生命力,感受到焦会长为集结胶东散文做出的不懈努力。体会到《胶东散十二家》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思想性强:《胶东散文十二家》,带着她永恒的主题和不变的本心,以泥土般质朴之风,汇集本土作者的心声,或抒情、或叙述、或议论,或写景,或言志,源自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宣泄,无论写亲情、写爱情、写故乡的山山水水、还是写风土人情,每一篇都展示着明媚的思想,不造作,读来亲切、真实。这得益于主编者的精心立意和引导,让每位作者将真情实感流露在笔端,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场思想的盛宴。
二是艺术性强:从《小众散文》到《胶东散文》,从《胶东散文》到《胶东散文年选》,从《胶东散文年选》再到《胶东散文十二家》的系列推出,凝聚了主编者的心血和汗水,也透视出每一位作者心底里的爱和痛,让碰撞的火花在岁月的长河里激荡出一曲曲颂歌,一首首赞美诗。主编者能够点燃民间写作激情,让真情成为散文的生命,一次次将文字拣拾,组合,历练,推举,并以自身不懈的探索和丰富的实践成果,向众多的基层民间散文写作者证明了胶东散文贴近人性,记录人生的风向标和艺术性。
三是可读性强:很多作品从生活中来,接地气,有感情,抓人心。胶东散文通过多种形式为众多的基层民间散文写作者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特别是以齐鲁壹点公众号的推出,进一步扩大了作品与胶东散文的影响力,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在当今网络、主流媒体占住了一定的位置。
我衷心的祝福胶东散文在省散文学会的引领下,一路高歌猛进,编辑出更好更多更美的优秀作品,奉献给读者,奉献给社会!
祝愿《胶东散文十二家》越走越远,取得更大的成绩!
与文友合影留念
自信满满
幸福快乐的一家
声明:插图来自作者提供,音乐来自网络。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投稿请关注“当代作家文学”。联系主编:1388711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