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年(2008)元月,汉阴县人大选举方英文为副县长。三月,草长莺飞,正是汉阴菜花满天黄的时候,这位工作在省城的著名作家,出西安、过秦岭,看了一眼汉江,然后沿月河川道逆上汉阴。从此,方英文的履历中多了一个副县长,日后汉阴修订县志时,也将增添一个著名的文化人。
副县长套古例,不过从七品而已,虽然任命书上是正儿八经的副县长并非虚职,其实“挂职”而已。方氏当然不在乎这个,他在乎的是汉阴这个地方很美丽,在乎的是省上给他创造了这个深入生活的机会。
方英文到汉阴的消息一披露,很多人就在他博客上留言,戏称他为“方县令”、“汉阴侯”。尤其这个“汉阴侯”称呼很有意思,于是马上被《西安晚报》采用,因为这让人联想到“淮阴侯”——那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侯”呢。前者是韩信后者是方英文,一武一文倒也互补,尽管二者之间八竿子打不着。假如叫个“白河侯”、“汉滨侯”或者我们共同的故乡“镇安侯”,听听吧,都没有“汉阴侯”顺口、气派。不管怎么说,“汉阴侯”是借光了“淮阴侯”的。
侯即侯爵,是古代爵位之一。爵位原本是喝酒坐席的位置。位置不同酒具(爵)的大小与质地也不同。君主以下的贵族爵位,分五等:公、侯、伯、子、男。爵位好比行政上的职称,并不等于官位。但是有了爵位,官位一般也就相应地来了,就像部队里不同的军衔对应着不同的“长”一样。大体上说,“侯”相当于“省部级领导”。不过春秋战国天下大乱期间,“侯”就多得很了,很多“侯”可能连个乡长都不如,所以出现了一个沿用现在的“五王八侯”,意思是些没名堂的他封的或自封的虚名。及至清末,京城里的什么“王爷”“侯爷”实际上就是个笑话。
大家说方英文是“汉阴侯”,自然也是调侃说笑他。他不介意甚至还有几分喜欢,因为这个称呼在搞笑之余却有几分风雅古意。“汉阴侯”是谁最先叫出来的?据我所知是西北大学文学院长刘炜评教授,他在《寄方英文》一诗中写到:
醉吟裸戏汉阴侯,威作衙斋意未休。
兴致来时诗如瀑,谑词才句满山流。
“威作衙斋”就是作威作福,当然是夸张,因为方英文不可能是这样的人,所以他在《答刘炜评》中这样写到:
挂名客寄汉阴侯,小衙大忙我茶休。
词承苏子食谱味,诗作贾生谪泪流。
苏子就是苏东坡,这是方英文最爱慕的人物;贾生,指西汉青年政治家文学家贾谊,被贬长沙,司马迁将他与屈原并称。
——你刘炜评不是说我方某“威作衙斋”吗?其实我“谪泪流”呢。他来当副县长,自然不是贬官与流放,但精通历史的他,由繁华的长安来到边远的秦巴山里,会自然联想起古代大文人经常遭遇的坎坷,也算是间接体验了一回“古人生活”。
关于方英文的古体诗,我很少见到公开发表的,就问他是什么原因。他说他并不大懂得古体诗,因为格律平仄不好掌握,之所以写是因为手机短信方便,经常收到文友们的诗词,不应酬奉答显得“没学问”“没面子”。好在是个短信游戏,权当活跃脑筋也没啥坏处。据长安诗词界的朋友说,方的古体诗虽然不尽合律,但是明朗生动,画面感很强,诗词行家未必写得出来。比如这首《阵雨》:
午梦桑国万条蚕,醒来推窗雨成帘。
竹叶个个垂青泪,麻雀爪爪印泥签。
午休时梦见蚕吃桑(侧写下雨的声音,扰梦),竹叶的形状是“个个”,竹叶尖上滴水珠是“垂青泪”(醒来后的观察),麻雀在雨地里一蹦一蹦地“印泥签”——也只有擅长书法的他才能如此生动的描绘出。
刘炜评是个风流才子,被方氏称作“刘郎”。刘郎每到一地都要吟诗,有时日成数首。他到银川讲学,一小时之内给方发了五首,方只好回了一首:
塞外五月好时光,翩然游学是刘郎。
才情种子播河套,风吹草低见女羊。
刘郎明知嘲讽他,但是感觉“见女羊”之奇妙化用,趣味盎然,于是转发朋友,一时间广为流传了。
还是说说“汉阴侯”以及与汉阴有关的话题吧。方到任汉阴后,来过安康几次,一次是参加市上的“生猪定点屠宰会议”,很幽默,但从他日后发表的短文《书与猪》里,可以看出他在认真地理解发展经济。另一次来安康,用他的话说,是“省亲访友”的。友是他的老同学、诗人陈敏先生;亲呢?是我这个弟弟。他的这次安康之行,我写了《爱走路的方英文》,发表在广西《红豆》杂志今年第六期。
我是从他的博客上读到他的诗的,除了上面引用的《阵雨》,另外两首也不错。其一,《从西安到汉阴途中》:
一过秦岭秀成峦,红雉飞隐楚树间。
白云去留随天意,青山起伏因地缘。
我来旧景翻新貌,君倚老壶醉小轩。
有女如花夕阳里,夜月邀上汉江船。
“白云去留随天意,青山起伏因地缘”一联,我很喜欢,有一种境界。“我来旧景翻新貌”是不是说他要改变汉阴的面貌?他立即回答说:错了!解释说这是个审美现象,因为世上所有的风景都是“旧”的,但是陌生人看上去,却是“新”的,所以才“翻新貌”。另一首《无题》:
诗发无和语,独步小园深。
眉前凤山意,足下棕影痕。
风雅竟绝响,孤旅在汉阴。
人生多寂寞,青塘寻蛙鸣。
分明是短信诗发出去没人应和,于是才生出“人生多寂寞,青塘寻蛙鸣”的感慨。
方英文以文章名世,诗能成大器吗?我没有资格评估,他自己也只是个游戏。但游戏往往也成了大事,至少我感觉练习写诗有助于提高语言的使用能力。如今网络语言流行,广告语言泛滥,新闻语言横扫一切,都是有害于真正的文学创作的。中国作家绝大多数用汉语言写作,汉语言又是最根本的“中国元素”,所以我们应当从方英文的游戏诗里获得某种并不游戏的启示。
源自中国作家网
方晓蕾:医生,作家,安康市妇幼保健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安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70年生于镇安,陕西省医学会临床输血学会副主委,中国作协会员,出版有《我是世间有情人》《我在生活》《方晓蕾小说选》等。

细摄毫厘:贺晓蕾典琴夫妇乔迁新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