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自古丽逸江南、山灵水秀,古越之地、人文蔚兴,先人山高水长之风、两浙钟灵毓秀之境,吸引历代思想先哲、文人墨客来浙江游历论学,是华夏历史上经济文化高地之一。浙江省目前正在着力建设的四条诗路文化带,引起了国内外文化界和学术界的极大的兴趣和热切的关注。特别是引起国内诗词界的瞩目。浙江诗路以主要水系(古道)为纽带贯穿全省,勾勒出浙江诗路文化的诗人行迹图、水系交通图、浙学学脉图、名城古镇图、遗产风物图“五幅地图”,“以诗(诗词曲赋)串文”“以路(水系古道)串带”,分别绘就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建设诗路文化带,不但是浙江文化建设的时代亮点,也必将对推动中华诗词文化的继承发展起到突出的作用。
《小楼听雨诗刊》是面向全球的一家诗词公众号,因主创者来自浙江,理应积极响应省政府的号召,参与到浙江诗路建设的氛围营造中来。从本辑起,特在小楼开始新设“浙江诗路”栏目,刊登诗人们吟唱浙江四条诗路的诗词佳作,与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的微刊《诗联浙江》刊登“浙江诗路”栏目相得益彰,共同为浙江诗路文化带建设放歌高吟。
2020-11-14

还我河山,一声吼,风云惨烈。三尺剑,力撑危局,心昭日月。君爱酣歌红粉地,臣能直捣黄龙穴?任精忠、入骨已深深,层层揭。枉费了,胸中血。空铸了,坟前铁。数千秋往事,此风何歇!坟墓曾因钟相毁,是非仍有专家说。看游人、多是笑颜开,谁悲切!识得名声久。漫凝眸,雕梁画栋,淡烟疏柳。如此湖山佳妙处,扑面凄风怒吼。屈指算、空前绝后。千古奇冤谁之过?望亭台,总是三缄口。当日罪,莫须有。重来已觉形容瘦。问苍天、称心如意,几时能够。岁月蹉跎人渐老,独剩豪情依旧。怕只怕,豪情难守。我自心中无限恨,恨此生、长被红尘囿。心有愿,路难走。浑似擎天柱,直教人、仰头瞠目,震惊无数。此是精铜还是铁,一扣响同钟鼓。欲唤醒、红尘羁旅。遍布瘢痕星点点,把纹身、雕刻成年谱。桑海事,共谁语。乡关万里知何处。念当时、深崖潜隐,汲泉栖雾。经络长探龙蛇穴,抱石衔山若铸。逢慧眼、相倾如故。费尽愚公精卫力,到根宫、好与群仙伍。魂凛凛,立千古。注:根为千年榉木,长二十余尺,重一万六千斤。原在福建深山,被徐谷青先生发现,乃劈山修路,费时十余载,运回浙江,乃根宫佛国镇殿之宝。
何 革 1967年3月生,四川旺苍县人,现居广元。余力为诗,巴山诗社社员,崇尚清新、自然之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