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盲犬事业方兴未艾
李扬
在今年4月28日国际导盲犬日到来之际,我思潮起伏,浮想联翩,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从成立发展到硕果累累,那一幕幕动人的场景,又都映入了我的眼帘……
那是2004年的一天,曾在日本学过动物行为学的博士生导师、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负责人王靖宇教授到大连市残联找到我,他急切地说:“我的曾祖母是个盲人,盲人的生活很困难,我要培育导盲犬,为盲人朋友们提供另一双眼睛,同时也可以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展示我国的导盲犬。”我立即表态:“那可太好了,需要我做什么,我会全力以赴。”对导盲犬我并不陌生,日本电影《导盲犬小Q》就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靖宇与导盲犬
后来,经过大量的沟通、协调和努力,在中国残联的支持和各有关方面的配合下,中国大陆第一个导盲犬基地——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于2006年5月15日在大连医科大学正式挂牌了。由此,大连医科大学成了我国导盲犬事业的发源地。尤其是值得称赞和敬佩的是我国导盲犬之父、大连医科大学王靖宇教授,历经千辛万苦,始终执着坚守,培训出一批又一批的导盲犬,产生很大影响,创造了许多的第一:2007年5月,大连培育的导盲犬在云南举办的第七届全国残运会上亮相,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和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给予了热情称赞;2008年9月,大连培育的导盲犬亮相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训练有素的LUCKY带领我国第一位残奥会冠军平亚丽成功传递了火炬;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大连培育的导盲犬在生命阳光馆展出;2010年在广州举办的首届亚残运会开幕式上,也有大连培育的导盲犬的身影;2012年,大连培育的导盲犬参加了在深圳举办的中国首届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备受关注。2018年5月,《导盲犬国家标准》颁布实施了,王靖宇教授是主要起草人之一;2019年8月,国际导盲犬联盟接纳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为其成员。当年9月上旬,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著的《无障碍与导盲犬研究》在大连市首发。以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为背景的院线电影《快乐密码》最近拍摄完成,已多次在大连市感恩试映,不久将在全国放映。

导盲犬不仅是盲人的另一双眼睛,也是生活上不可或缺的心灵伴侣。15年来,在王靖宇教授及团队的精心培育下,迄今共培育出239只合格的导盲犬,遍布全国25个城市的盲人朋友拥有了心爱的导盲犬。作为公益机构,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培训出的导盲犬全部免费交付盲人使用。

中国残联对导盲犬事业的发展厚爱有加,张海迪主席到大连市视察残疾人工作时,曾专程到导盲犬培训基地视察并给予了亲切勉励,吕世明副主席只要到大连市视察工作,几乎都要去导盲犬培训基地进行指导。辽宁省特别是大连市对发展导盲犬事业高度重视,经过大连市人大常委会重新修订并已于2013年1月在大连市施行的《大连市残疾人保障若干规定》第27条明确规定:“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便利。”大连市残联和市财政局还共同制定了相关办法,给予一定数额的经费补贴。社会各界纷纷奉献爱心,支持导盲犬事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国际狮子会、中国狮子联会和包括大连狮友在内的中外狮友,15年来共为导盲犬捐赠款物近400万元。
我国目前约有1600万盲人,大连市也有4.8万。按国际惯例,一个国家有百分之一以上的盲人使用导盲犬时,才能称为导盲犬的普及。王靖宇教授说,为了能使更多的盲人拥有导盲犬,大连基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加紧培育导盲犬。同时要更多地培养人才,加强基地建设。王教授还向我披露了一个好消息: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计划安排,大连培训基地已培训出20只导盲犬,准备提供给2022年在我国举行的冬残奥会使用。
在此,我衷心祝福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培训的导盲犬能够再展风采,为我国的社会文明和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李扬,大连人,中国早期残疾人工作者之一。著有散文集《阳光情怀》《梦里扬帆》等。大连市残联原理事长,现任辽宁省残联副主席、辽宁省肢协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