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四月,春风习习。4月14日、15日,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彪角镇中心广场东侧,凤翔福利刺绣专业合作社刺绣店里一下子增添了好多学做刺绣的新面孔。这是西安科技大学组织30名大学生在宝鸡市凤翔区彪角镇福利刺绣合作社开展为期两天手工刺绣工艺研习活动的缩影。
陕西宝鸡地区,西秦刺绣作为农村妇女的必备技能而普遍存在于农村,以家族、亲戚、邻居关系为纽带,世代传承至今。凤翔刺绣作为西秦刺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彪角镇福利刺绣专业合作社是凤翔区确定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凤翔手工刺绣传习所。担负此次教学工作的王金平是宝鸡市凤翔县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是凤翔县刺绣传承人。她在手工刺绣行当“精耕细作”20余年,创作了《西府千花账》《中国戏曲花脸脸谱》《牡丹图》《雄风图》等一大批刺绣作品。她先后参加陕西省、宝鸡市和凤翔县妇女手工艺品技能大赛且多次获奖。她和姐妹们创作的刺绣作品《西府千花账》在国风秦韵首届陕西省民间艺美术作品中获金奖,并荣获第三届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
在两天的教学过程中,王金平主要为西安来的大学生讲授了手工刺绣基础知识和传统刺绣流程,重点教学手工刺绣产品的摔针绣、套针绣和滚针绣的操作方法,手把手扶每一位学生“上马”。在学生们研习过程中,王金平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同时还会有师生双边互动,很受大家欢迎。

“我一个大男孩子,今天拿着特别精致的绣花在王老师的指导下针飞针走线,亲手制作手工刺绣工艺品,感觉特别开心!”陕西科技大学大二学生徐同舟感慨地说。

福利刺绣专业合作社不仅通过手工刺绣工艺产品的制作销售和收“徒”送“艺”积极传承者非遗文化丰富内涵和精神价值,还主动招收残疾和困难妇女加入合作社打工,诠释了彪角镇党委广泛开展的学党史 “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衷和主旨。
(文/来源阳光网、图/徐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