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陷阱
——陈年旧事/下海印记之十五
原创 陈昌华
这是一座“陷阱”。这是一座五颜六色、光怪陆离而又充满诱惑的美丽“陷阱”。当你走进、置身这座“陷阱”时,你不由得不惊叹,一座名副其实的“赌城”——拉斯维加斯。
据介绍,这座地处沙漠之中的美国西部城市,既无资源,又无工业,本世纪初的1911年设市时,才800人。经过激烈的争吵,达成共识,以赌业兴市。如今,已发展成面积137平方公里,人口20多万,以豪华的赌博娱乐场和夜总会而闻名于世的“赌城”,并成为美国主要的会议中心。
说它“赌城”,绝非夸张,无论是下榻的酒店,购物的商厦,还是娱乐的场所,无处不摆放着形形色色的赌具,无人不在兴致勃勃地参赌,就连飞机场的候机大厅,也摆放着一应俱全的牌桌、扑克机、老虎机。那种景象,那种场面,只有拉斯维加斯独有,构成了有别于其它美国城市的独特景观。来自地球各端,世界各国的游客,不远万里,乘着飞机,慕名而来这座赌城。至于美国本土的游人,更是得地利之便,每逢假日,也是乘着飞机,驾着汽车,蜂涌而至,以至全城的酒店爆满。我们来赌城的这一天,正值美国劳工节期间,若非早早预订,连一张床也摊不上。
拉斯维加斯,以赌业发迹,也以赌业兴盛,遍布全城的赌场,都是造型新颖,风格迥异的高楼大厦。白天感觉还不太明显。到了夜晚,霓虹灯组成的各种广告、信号、图案,千变万化,闪闪发亮,给夜幕下的楼群,披上一件件色彩斑斓、绚丽夺目的艳装,犹如缀满千万颗晶莹剔透的宝石和珍珠玛瑙,在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光束照耀下,各自闪烁着奇异的光泽,穿透夜幕,照亮楼群,无穷的变化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那种奇景,那种壮观,是难以用笔墨描绘和形容的。若非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也很难令人置信。更使人叫绝的是,在鳞次栉比的建筑中,还耸立着举世闻名的凯撒宫和金字塔。原来这是设计大师们模仿的杰作。
在凯撒宫里,巨大拱圆形的苍穹,彩霞满天,富丽堂皇的宫庭、殿宇,大理石雕塑的武士勇猛无比,婀娜多姿的宫女飘然而立,威风凛凛的凯撒大帝端坐在一座圆型的喷泉雕塑之上。而金字塔,从塔底独出心裁的金字塔建筑堪称一绝。到塔尖的四周全是游客居住的房间,正中的大厅是商场和赌场,尤其令人称奇的是,在大厅的四周,环绕着一条人造的尼罗河,碧波清清,水声阵阵,一艘艘满载游客的船只在河中缓缓行驶,人在船中、船在河中、河在厅中、厅存塔中,使人叹为观止。
毋庸置疑,这座豪华的赌城是用无数赌客源源不断的赌资,年复一年的积累,堆砌建造而成。说它“陷阱”,也并非尖刻。不管是据导游介绍,还是我们亲眼目赌,赌客中十有九输。其中不乏腰缠万贯、一掷千金的大赌家,也有初踏门槛,尝尝新鲜的小赌客。但每个人都是全神贯注,全身心地投入,那种不分昼夜(在这里,赌场一律是24小时全天候工作),不管输赢的赌性使人觉得有几分感慨,又有几分可笑。他们也并非不知脚下是座觊觎着你钱袋的“陷阱”,但他们又无一例外,心甘情愿地将钱拱手奉送,这种刺激及个中滋味,恐怕也只有他们自己感受最深。
偌大赌场,我看到有一位美国老太太用老虎机打出了大满贯,赢了1600元,兴奋地大叫。天知道,在此之前,那胃口极大的机器又吞掉了她多少一元的硬币(这种机器,投进一元,才能启动一次)。至于那些在用5美分、25美分投币的老虎机,那些琳琅满目的扑克机和牌桌前的各色赌客,绝大多数是输家,也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仍然那么多人还要来,还要赌,还要输呢?我胡乱猜测,想发财的人尽管明知只有一线渺茫希望,也仍然孤注一掷,想碰碰运气的,虽是少数或个别,但仍然阻挡不住的诱惑,明知脚下是“陷阱”,也要往下跳;大多数人恐怕只是一种消遣,一种娱乐,以此来追求一种刺激,摆脱一种空虚。
然而,在这不知不觉中,个人腰包中的钞票,已改换了主人。大发横财的赌客永远只是个别和少数,真正的大赢家,就是拉斯维加斯那些赌场的的建造者和管理者。赌城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俱是见证。就在那令人晕眩的华丽包装和外表下,阴影也依然存在。当我们在市内乘坐公共汽车时,考察团一名成员的两万港币被扒手窃走,代价可谓惨痛。
离开赌城时,我对翻译在进城时讲的一句话体会更深,拉斯维加斯的英语含义就是“丢工资的地方”,此话一点不假。“陷阱”是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充满诱惑的美丽“陷阱”。虽只在拉斯维加斯呆了一天,我却得出这么个刻骨铭心的结论。朋友,当你有机会光临这座赌城时,你可得小心,看管好自己的侥幸心理和钱包。
选自文集《企业常青藤》1994年8月于深圳
(图片选自网络)
(陈昌华,生于安徽,长于洛阳,现居深圳。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著有诗集《印象与烙印》《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文集《企业常青藤》主编《中国企业报刊大全》《诗路花语——洛阳七十年诗歌选》。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白居易》制片,电影《砚床》制片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