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渝陇之子
巍巍缙云山啊,辉煌龙车寺。在四月清明的世界里,山野里桃林延绵,闪烁着片片红樱。你可知道啊,那是亿万儿女崇敬去世父母的红心。四月的松柏啊,翠绿青青。你可知道啊,那是儿女祭奠父母长青的记忆。现今,此山,此寺因为是父母的安身之地,已经成为儿子心里的圣地。
伫立在父母墓前,父母的养育恩,像涛涛江水,滚滚流过儿子的心田。父母的声音,像天籁之音,拨动着儿子心弦。父母的容貌,像大山一样伟岸,矗立在儿子身边。呼喊,呼喊我的父母回来。远山的回应,像松涛一样轰鸣,来到儿子的耳畔。倾诉,无尽地倾诉。父母慈爱的记忆。像大海的波涛,涡流似的回旋,汹涌澎湃,在脑海里翻腾。

当我来到这个世界啼哭那一时刻起,我睁眼看世界的那一瞬时起,我亲爱的父母,迎接我来到这个世界。当你们要远去,理所当然,由我怀中紧抱你们,愿意用我的体温,温润你们的身体。为你们送别,送别你们远去。这是我的职责啊,因为我是你们的儿子。履行这个重大职责的儿子啊,又是那么极不情愿。不情愿啊 ,千万个不愿意!不是不愿意怀抱你们,而是我真的不愿意,不愿意送别你们远去。怎么能让你们远去啊?我还没听够,你们亲切又耳熟能详的话语。我还不成熟,我多么需要不断聆听你们的尊尊教诲。你们不能远去啊,你们远去后,我将来的立功喜报,又该邮寄给谁?你们不能丢下我们啊,你们丢下我后,探家时的深夜,亲热的床头悄悄话语,又该去找谁?无情的岁月啊,残酷的轮替,让你们远去。此后,军旅营帐里的我,想家的时候,电话那头,谁是愿听儿子倾诉的人?谁还会像你们一样,焦急的期盼,耐心的厮守。几十年的军旅历程,养成了伴随每月一封家书对父母的问候。如今啊,下笔千言,又有谁愿意拆封,看看儿子滚烫心灵的寄托?

你们的远去,像是风啊,一阵飓风。刮走了我亲爱的双亲,仅仅才一个月时间里,你们双双离去。你们的离去,像是触电一样。猛烈击打我的身体,像炸雷一样剧烈,炸得我悲伤懵胧,心惊胆战。你们走得太急,你们走得太远。从此分割,割裂了儿女们对你们的依恋。十年啊,十年的分离,十年的长相思,后会无期。后会无期的日子,太长,太久远。远的让儿子心灵疲惫,憔悴,心生疑惧。
十年啊,十年的时间。像车轮一样的刻划下时间年轮。你们远远地走了,走得那样不忍 。那样不舍地离弃我们。因为我能感受到,深深地感受到,你们的爱心。永远陪伴在我们身边。多少个夜晚,你们浮现在儿子的梦里。多少个病痛日,仍然能依稀感受到,你们进入了儿子伤痛的心灵。多少个危难时刻,你们都像观音一样,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呵护着儿女的安危。多少个新年啊,多少个春节,仍然能感受到,父母与我们同看春晚,共同守夜到天明。

十年啊,悠远 漫长的十年。时间又怎能阻隔亲情的相依。十年啊,忧切切 ,长相思的十年,阴阳又怎能分隔血脉的联系。十年啊,千里万里的十年。每年来到你们身边,也难解思念之渴。十年啊,夜夜梦莹的十年。夜夜梦里想,苦楚心里添。十年啊,音讯全无的十年。但我们世代相传你们的慈爱,把你们的优良家教和品质,发扬光大。让你们的血脉延绵,我们定会让父母长存心间。
山再高啊,挡不住归心似箭的儿子。我会长出雄鹰一样的翅膀,飞越高山,来到你们身旁。水再深啊,阻不断儿子回家路。游子梦回父母身边的心绪,动力来自像夸父追日一样的精神。我会遇水架桥,奔跑到你们长眠的地方。路再远啊,吓阻不了大雁南归的儿子。思念父母的情节,像精神原子弹一样,催生儿子长出像驯鹿一样的双腿。日夜加鞭迅跑,来到你们庄严的面前。
清明啊,清明。十年的清明,雨纷纷的清明,心情潮湿的清明。追思你们啊,亲近你们。难舍你们啊,怀念你们。祭奠你们啊,赞美你们。愿你们在天堂幸福。今天的鲜花,特别敬献你们!
2021.清明
注:缙云山,是重庆北碚区的一座俊美之山。龙车寺是山上著名的寺庙。

【作者简介】
朱云才,重庆市江津区人。中共党员。先后毕业于青海医学院医疗系、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院管理系、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部、中国人民大学EMBA 。历任卫生员、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内科主任、医务处主任、院长等职务,授大校军衔。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马家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文学写作,在国内多家报刊和出版社发表和出版文学作品一百多万字。出版有《随吟集》《行云留彩》《盛世飞歌》《走马行吟》等诗歌散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