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都市文学
〈总第八十九期〉
《河湾巨变颂党恩》
作者:许刚
合诵:彭佳(女)
立民(男)

(女) 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回顾家乡河湾村的变迁,百感交集,感慨万千……
(男) 河湾,我生于斯,长于斯。河湾是我的根,河湾有我童年、少年时的美好回忆。我像一只色彩斑斓的风筝,无论我飞多高,飞多远,都被河湾这条无形的线所羁绊,所挂牵。
(女) 听爷爷讲,曾祖父是在清光绪十三年,即公元1787年,距今已234年,从河南灵宝一个叫沙窝的地方迁徙而来,落户河湾。
(男)河湾村是一个临河而居的小村庄。河湾村宛若一颗珍珠镶嵌在母亲河的臂弯里。河湾村因草木繁茂,滩涂宽广,土地肥沃,物产众多而富甲一方。河湾村可种植小麦、玉米、白豆、黑豆、高粱、红薯、萝卜、花生、棉花等作物,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河湾人又开始发展苹果、杏、桃、大樱桃等经济林。

(女) 河湾村的先民们,最初依崖挖窑而居,冬暖夏凉,好不惬意。民国19年,即1931年,河湾村由原住户31家,繁衍生息,以及从河南卢氏、洛南、驻马店、兰考等地逃荒来的,发展到123户。随着人口的变化,河湾村的一些年轻人,就在距离河湾村以北四里多的一个平展的地方,安营扎寨,建起了新的村庄。于是,河湾村一分为二,就有了上河湾和下河湾。年老体衰的依旧生活在下河湾。
(男)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最高指示“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全国人大通过决议,建造三门峡水库。1956年秋,下河湾做为水库的淹没区,被迁徙到上河湾,还有的户被安置迁徙到其他村。
(女)河湾村有渡口,距离河湾渡口不远,还有大禹渡古渡口,许坡渡口,茅津渡口,浢津渡口,柳湾渡口和沙窝渡口,大大小小的渡口一字排开。河湾村有一艘木船,供黄河两岸人员往来。船老大,姓冯,50岁出头,他爹,他爷爷都是靠船运摆渡为生计。他从事摆渡已30年。他为人耿直,办事干脆利索,有江湖侠客之豪气。对一时手头紧的,多行方便,也让坐船渡河,他的豪爽,深受四乡五邻村民敬仰。

(男) 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船老大,他起早贪黑,披星戴月,风里来雨里去,是在风口浪尖混日子的人。他腰粗膀圆,浑身上下都是腱子肉,黝黑的皮肤,古铜色的脸庞,写满了沧桑,多少渡河人觉得他与日本名星高仓健颇有几分相似。
(女)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场农村改革席卷全国,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河湾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规模发展种植,养殖,搞起了运输。不到2000口人的河湾村,七、八年间就新增大型运输汽车63辆,拥有汽车驾驶证的司机达213人。到2020年,全村几乎家家有摩托车,电动车等代步工具,私家小汽车56辆。每逢春节,国庆节,停放在村巷道两旁的小轿车,多达上百辆,成为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河湾村人有钱没钱,光凭这阵势,就让附近村的人羡慕不已。“牛,真牛,河湾村人就是牛!”

(男) 河湾村把人才培养做为河湾兴旺发达的根基,做为高质量发展的希望。从1977年恢复高考开始,河湾村党支部,村委会就鼓励支持多培养大学生,对考上大学的给予一定的帮助。到2000年,村两委就出台政策,对被一本院校录取的学生,每人奖励500元,被二本院校录取的学生,每人奖励300元。这四十年间,从河湾村走出去的大学生600多人。这些莘莘学子们,完成学业后,在不同的领域,在不同的城市工作,为河湾村的经济腾飞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信息和资金支撑,促进河湾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原市委书记为河湾村题词“黄河湾里一明珠”,河湾村先后被省、市、县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示范村。
(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河湾巨变颂党恩,河湾与时俱进。河湾人在十四五期间,将充分利用沿黄扶贫公路,依托黄河根祖文化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观光旅游服务业,通过农家乐,民宿带动一产,二产和三产的高效融合,无缝对接,让河湾村人收入大幅提高,腰包鼓起来,健康快乐每一天,获得感和幸福指数直线飙升。

(男)“大风忽起兮云飞扬,黄河汤汤兮奔东方。晋南河湾兮乃吾乡,客居异域兮思爹娘。望穿秋水兮情何殇,耄耋之年兮归故乡”。
这是河湾村王守义先生于2008年中秋节跨越海峡回乡省亲,为已故父母修坟立碑时,为答谢亲戚、朋友、同学而即席赋诗一首《思故乡》,以表对故乡的眷念,对父母的感恩,对河湾村的祈福……
(女)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制约河湾村经济发展的山河阻隔的交通瓶颈被彻底打破,中条山特长隧道贯通,运宝黄河大桥正式通车,祖祖辈辈靠船运摆渡的冯家后裔也有了新的营生,开办康养中心、民宿旅游、从事农副产品深加工,生意做的是风生水起,红红火火。

(男)素有鸡鸣一声听三省风陵渡,汉唐重镇陌南,开通了三门峡、灵宝函谷关、潼关、解州关帝庙、永济鹳雀楼、普救寺、雪花山等旅游热线,河湾搭上了顺风车。
(合) 从旭日东升,到华灯初上,河湾人在忙碌着,收获着,幸福着,快乐着……



作者许刚,山西芮城人。中共党员,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华精短文学学会会员,新文学学会理事,笔若诗歌网签约诗人,《望月文学》杂志社签约作家,都市头条、金榜头条认证编辑。

彭佳,黑龙江哈尔滨人 ,
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中文系 。
热爱朗诵 ,爱好文艺,愿与志同道合者同行。
王立民,哈尔滨医科大学主任医师,教授。热爱朗诵,曾参加过省市各种演出,朗诵作品被多个平台发表,努力让自己做为一个声音使者,呕歌新时代,成为真善美的传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