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汗血佳人,本名陈志辉,女,1953年12月生,四川成都人,电大毕业。曾是知青,回城后在商场工作数十年。因病截瘫十一年。是阳光志愿者联盟编外志愿者、芳草义工特邀义工,酷爱文学,也在其它期刊发表过诗作。

十五分钟的邂逅
作者|汗血佳人(四川)
15分钟,能做什么?能邂逅哪些人和事?真的难以想象。
2021年2月7日上午,儿子要出门了。看见窗外街对面两栋房之间那一方阳光,我说; “想出去晒太阳,又怕天气还冷。” 儿子说;“现在要去也可以,平时20分钟,今天我搞不赢,只能15分钟。” 大喜过望,赶紧麻利的抓起围巾,很快准备就绪。
因病截瘫,我长期被”囚禁”(自嘲哈)在一层楼的家里,常年照不进阳光,非常阴冷,阳光很珍贵。装修时,先生修了水泥“榻榻米”,想不到,却成了病后的我到窗口晒太阳的天堑,更禁锢在这方寸之间的单元门前,大半天也晒不到太阳,得拐弯到后面通道。
从2020年全年到立冬以来,这是第七次出门。我像一条快乐的疯狂的小狗,拼命摇着轮椅,争分夺秒地向着阳光而去。

刚拐角,就一眼看到一树笑意盈盈的红花,顿时欢喜极了。急摇过去,想拍一张与红花的合影。但树太高,角度调不好。突然,一个亲切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你要把角度调好,再拍照!”我说;“正在调,树太高了!我在调轮椅。”这时她又说;“这是红梅。” 啊,红梅啊!不禁抬头仰望,想起没瘫痪时,每年春节期间的早上,都会和妈妈到游乐园梅林去看腊梅,闻梅香,拾梅花瓣,直到花谢凋零。记得爸爸曾说过,腊梅泡菜油,可以治中耳炎,我泡了一瓶,现在已10多年了,从没用过。
还没调好位置时,她又从前面走来,看见她带着口罩,穿的咖啡色呢绒中长大衣,走路轻快,原来她绕着电梯公寓在锻炼。她问我,“拍好没有?” 我回道; “拍好了。” 让我看看!我让她看,阳光直射眼睛,我看不清楚,她却很满意。“照得好!照得好!我都观察了很久,准备后天来拍。” 后天,我不确定能不能出来?会不会有太阳?”她又走开了,她仍在锻炼。
突然,我想拍个视频。临近春节,向战友们拜个年!正在想,单手拍不到全景。儿子出来了,我看才七分钟。大叫;“时间才过一半!” 我儿子说:“我来看看你”。我暗想;他总是怕妈妈被人贩子拐走,去做坏事,哑然失笑。“ 我想拍个视频,祝福战友新年,你帮我拍。” 他爽快地答应了,平时他不拍照的。拍好后,给我看,我觉得该说朋友,但时间来不及了。老人又来了,问 “你怎么啦?多大年纪?” 我67岁,因病瘫痪11年了。” 啊,她大吃一惊。又问;“他是谁?”我儿子!” 有50岁了吗!” 我非常难堪,不知如何说。“他36岁,油腻大叔了。” 边说边看儿子的脸色,儿子笑着说,“没事,我成熟…” 她问我,“你猜我多少岁数?” 这是我最猜不到的问题,何况她还戴着口罩!“ 我不确定,大概70岁吧?” 她说 “我89岁了!” 这下,轮到我大吃一惊了!看到她那么有精神,思路那么清晰、走路那么轻快!真的羡慕极了!向她告别:“我们要回去了。”她向前走几步,突然回头说:“你是四川人吗?我是抗日战争从湖南逃难到的四川。”儿子来了兴趣,接口说:“我妈妈有邻居和同学的父母,也是从湖南逃难到的四川”。我说; “你们逃难到四川,四川的男丁都出川抗日了!我家前辈都牺牲在抗日战争的战场上!我大伯是拉壮丁去的,牺牲在武汉保卫战、大舅在南京保卫战失踪、我先生的前辈在老家修了衣冠冢…!” 她真诚地说;“你们家是烈属!” 我说:“他们都是国军的,我家解放前是烈属。我都是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到成都市档案馆才查到我大伯和奶奶的详细情况的,…。” 儿子说;“抗日战争,四川是大后方,刘湘最先通电全国抗战。” 看她茫然的样子,不清楚刘湘是谁?我们告诉她;武侯祠旁有刘湘的灵柩。当时,四川的政策是;五丁抽三,三丁抽二,二丁抽一,独子不当兵,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抗战不胜利、川军不回乡…,她听了很感慨。

我问她:“请问你贵姓?” 她回; “我姓陈,耳东陈!在研究院工作。” 啊!“我也姓陈,耳东陈!”她又说:“我叫陈XX!我说:“你的名字很男性化!” 她回道;“就是,读大学时,老师曾把我分配在男生宿舍!” 太巧了,我的名字也男性化,不认识的人,都以为我是男生!我读大专时,老师点名,说我一定是男生。我就坐在第一排,在老师眼皮下,指着自己的鼻子,我就是!”我们都笑起来了!她健谈,我话唠,居然聊得很投缘。突然想起先生的小学同学,在研究院工作,试着问一下:“你认识王X刚(女)么?她也是男性化名字!” 她说:“王X刚,怎么不认识?我和她是一个办公室的!她原来在XX县工作。”突然觉得太有缘了,千言万语涌到嘴边,但只来得及说一句,她是我先生的小学同学…,她以为我是石油局退休的,我说不是,我是成商集团的,她又不知。又问儿子,儿子回答她;“石油子弟校的。” 这时,正好又来一人,也戴着口罩。她说:“这是子弟校最早的X校长。” 儿子说 “我读书时是马校长。” 时间真来不及了。
我提议合影一张,她欣然同意,扯下口罩,站到我轮椅旁,儿子拍照,我们俩继续攀谈,儿子先错拍成视频了,又改拍照片,她看了效果,很满意,意犹未尽地分别了。
拐弯时,心里很高兴,快乐无处不在!一句话突然在脑海中轰响;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回到家,儿子马上走了。我开始锻炼,没听书。心中感慨,看她就是很精干的人,工作肯定兢兢业业的。也有点遗憾。她从湖南逃难到四川,读书工作几十年,居然不知道川军!300万川军出川、几十万川军将士浴血奋战,血溅疆场,她居然不知道?
也不知道我们单位曾号称:到成都,没到过人民商场,等于没到成都!她居然也不知道!转念一想,她一个弱女子,逃难到成都,千辛万苦。年轻时读书,或许以另一种方式参加抗日,也未可知;后来她一心工作,没时间到市中心闲逛;退休后,我们单位改换门庭,面目全非,不知道也很正常,也就释然了。
又想起先生的小学同学王X刚姐妹,善良的人,重情的人!身居高位,平易近人。她的妹妹知道我儿子身体不好,特意从总医院要了两个胎盘,送给我们。看到血淋淋的,我们都不会弄。拿给爸爸,爸爸把胎盘焙干,打成粉,要我们一天给儿子吃一点点,感冒不要吃。结果,儿子没一天不感冒,放了很多年,最终儿子也没吃,在非典时丢了,真对不起她妹妹!王X刚是闻讯唯一悼念了老谢的同学!我回家后,她还到我家,对我说:你的儿子,很阳光!我还不懂,怎么形容人很阳光呢!那时儿子刚23岁。在先生去世后半月,她邀请我和弟弟到名流茶社喝茶,尽力劝慰我。那天天气很热,是先生的生日。回到家,儿子已主动为我煮好饭,炒了菜,鱼香肉丝、凉拌白水茄子、炒空心菜、番茄蛋花汤,一碟泡菜,色香味俱全。我感叹儿子的突然长大,但没有胃口。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我还在拖累儿子,不免心里很无奈。
15分钟,竟然邂逅了亲切健谈直率的陈老师,惹起那么多的回忆,真不可思议!


本期荐稿:中权(美国)
本期审核:王文(中国)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