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文学剧本
长寿村探秘(纪实风格)连载之五
●编剧:梁福林(河南安阳)

主 题 歌
这不是天方夜谭
故事有根有源
就在广西巴马
长寿县里长寿川
一百岁的儿子
手拉爹娘去游山
一百二十岁的爹娘
都把眉笑弯
九十岁的孙媳妇
还给奶奶做鞋穿
你问奶奶有多大
嗨!今年整整一百三
七世同堂大团圆
一家人三百也数不完
哪位朋友有疑团
走,请跟我亲自去看看
看看会让你
多活二十年

微电影文学剧本之七
长寿村探秘(纪实风格)之五
●编剧 作家/梁福林(河南安阳)

5,长寿川东头赵奶奶家,晚上。(内)
一百岁的支书兼村长永生爷领着两女一男三位记者,微笑着走进赵奶奶家门。
110岁的儿媳妇正在给婆母洗脚,看到客人来,忙擦脚倒脏水。
赵奶奶笑呵呵地给客人让座:
委屈客人了,不知道来访,他们几十个都跳广场舞和演节目去了,俺儿媳妇给我准时洗脚,没顾上收拾房间,让客人们见笑了!
这时,儿媳泼脏水回来,端出一小筐炒花生招待客人,又倒了几杯茶水,给三位记者各一杯,给婆母一杯。

老支书介绍:
这是俺长寿川老寿星,132岁了,还能吃炒花生哩!
赵奶奶让记者们吃花生,自己也剥着咯崩咯崩吃得好香。
女记者甲微笑着打开录音话筒开始采访。
男记者开始录相。
女记者甲问:
赵老奶奶,您都132岁了,满嘴牙一颗没掉,有什么保护牙齿的好方法吗?
赵奶奶笑呵呵地说:
有哇!很简单哩!我小时候,俺奶奶就教我,每天起床后和临睡时,都让上牙和下牙亲三百下。坚持120多年了,满口牙不光保住一颗不掉,还从来没疼过呢!
赵奶奶说罢又示范起来。

永生爷补充说:
赵奶奶这个方法可灵啦!俺村人 人都学她老人家,没一个牙疼的!八位120岁以上老人,都没换假牙。每年春节,我把他们请到俺家,端出一小筐核桃,一小筐炒花生,一会就消灭了!哈哈……
女记者甲问:
赵老奶奶,听说您记性特别好,从三岁到现在将近130年您经历过的事儿,都记得清清楚楚哩,正口述让重孙子帮您写回忆录哩!请问,您保护大脑有什么好方法呀?
赵奶奶呵呵笑着回答:
有好方法呀!一是每天早上起床后,用桃木梳子从前往后梳头300下,再梳后脑勺从上到下100下。二是用双手中间三个指头击天鼓144下。临睡时再来一遍!

赵奶奶边说边教记者击天鼓,用两手中间三指敲着后脑勺两边。
永生爷补充说:
不错,这方法在俺村不知传了几百年了,连三岁小孩儿都会!
女记者甲问:
天天都这样,您都坚持一百二十多年了?
赵奶奶呵呵笑着:
习惯成自然嘛!
女记者甲问:
赵老奶奶,听说您眼睛也不花,还能认出半里外来的人是男是女呢!您保护眼睛也有好方法吗?

赵奶奶又笑了:
有哇!我教教你!没事儿的时候,把两只手心搓热,对着两眼趁热捂十秒钟,一次一百下,一天三次,只要天天坚持,保证你的眼一百岁也没毛病!
两位女记者学着。
女记者甲问:
赵老奶奶,听说您从来没感冒过,有什么好方法呀?
赵奶奶笑答:
有哇!我每天早中晚,用双手十指肚从上往下接摩鼻子两边迎香穴各100下。就这么简单!
两位女记者学着。

女记者甲又问:
赵老奶奶,您是怎样保护耳朵不聋的呀?
赵奶奶笑容灿烂:
方法很简单呀!每天一早一晚,用食指肚按揉左右耳孔一百下,再拉耳轮一百下。不光防耳聋,还预防多种病哩!
两位女记者学着。
女记者甲继续问:
赵老奶奶,您都132岁了,看起来也就70多,脸上皱纹也不深,走路还能一溜小跑哩!请问,您有什么返老还童绝招哇?

赵奶奶笑得更响:
呵呵……不是返老还童,应该是青春永驻!方法也很简单,第一,每天早上喝一杯骆驼奶粉,上午十点吃一个苹果三个大枣,下午五点吃三十六粒枸杞。第二,天天喝黄芪黄精和蒲公英茶6至8杯。人常说,一天三个枣,百岁不显老。天天吃枸杞,百岁能杀敌。黄芪黄精蒲公英,让你越活越年轻!
两位女记者都兴奋得直鼓掌:
哇噻!听您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哇!好,老人家的长寿经真好!我们一定向全国全世界宣传推广,让人人都活过百岁大关!

这时,大街上传来两位做鞋老太太对唱的歌谣:
俺唱那个五来呀谁呀谁对五,
青春一去咱呀咱用啥法补?
你唱那个五来呀俺呀俺对五,
赵奶奶的方法能呀能把青春补!
赵奶奶屋里的所有人都同时大笑起来:
哈哈…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