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诗歌周刊》新诗美韵•黄花鱼(12)||第389期【总第978期】

春路/组诗/文/黄花鱼
1 初春
露天的黄
对视天空的蓝
如此透彻,如此纯净
还有什么比此时的天地
更加明净
心在这里没有多余的着色
没有忧伤,没有滋生的纷扰
——田野空旷,万物待长
内心的想象无限宽广
不像城市里那些已经长高的楼
拥挤不堪
2 望春
望过春的
大多都是渡过严寒的眼睛
不要分类别
在这里,没有高低贵贱
只有耕耘和希望
每一滴汗水都是为一个过程
添一份色彩
——我能理解
生长的真正意义
不论是在晴天或者在雨天
都竭力虔心地拔节
所有的种芽
都不辜负路过这片土地的暖阳
不辜负在雨声中落下来的云
3 衍生
一棵树的枝头即将发芽
一个孩童的眼睛
迎着暖阳。与之对视
越过视力的极限
就能够看到,一片片叶子
从枝头慢慢长出来
若是还能够再延伸一点
长出来的,不光只是叶子
还会有花朵和果实
这是一颗童心
自然而然,所要衍生的
心路历程
4 脚步
春天的脚步隐藏着希望
如同泥土深处,正在酝酿的
惊人的绿
——种子已复苏
有些事物的特征永远不会改变
比方说田野
不曾言语,不曾
与田间的农人和耕牛对话
但提供的给养,不会吝啬
捧起禾苗,在风雨中维持人间温饱
让炊烟在落日的余晖里
屡屡升起
5 春里
这里,有童年的萌芽
有少年的蓓蕾,有青年的热放
这里,我有我的过往
我有我的将来
有我的本,有我的真
有我的喜,有我的望
最重要的是
这里,有拂尘一样的风
装着水一样的事物
——生命
6 一朵花
跋涉荒芜
才有了溢彩流光
在一捧泥土上
开出一个人间的春天
留下喜福
一切,都像是在昭示
一切,都像是在献身
昭示昨天、今天、明天
献身时节、眼睛、人心
我知道
这是大地呈给尘世的芬芳
来驱赶人心头的黯淡
暖苍凉的灵魂
7 春色
关于春色
我没有什么要叙述的
再多的描摹也是多余的涂鸦
春是人间最初的状态
路过春天,我也求放空自我
让眼里所见即心中所念
简单、明了
9 草
描绘春天的圣手
郁郁葱葱,在蓝天黄土间
吐露的纯净的绿
在滚滚烟尘里固守本真
一生的起伏
明辨春秋,直面荣枯
茎叶外看得到春光
根须内,有不息的焰火
足以点亮
披霜戴雪的眼睛
9 颜色
从眼睛进入
有些美是藏不住的
即便把种子播在泥土下面
春在人心上浮现过,绿就
如影随形。一刻
都不会稍离,不会稍离的
还有展望
展望生长,生长的春天一定会
有茁壮的一天
因为一些果实
已经在茎叶间悄悄蕴藏
10 春雨
缥缈、缠绵
春风里落下来的喜雨
看起来分外柔情
——给我这一点情景
足够了
披着朦胧钻进去
在雨的身体里
湿透了衣裳。多么尽兴
可以自由呼吸
新鲜湿润的空气
循雨而行
再顺势插下新柳的偏枝
芽头一定会向上
我知道,这可以延伸出
下一个春天
11 熄
春天,如此欣欣向荣
也要途经尘世的沧桑
肩负的生长,被时不时践踏
越来越少的绿
在荒芜的边缘挣扎
得不到更多爱护
她那日渐憔悴的容颜
不断地告诉人间
有太多的失去不可复得
熄了虔诚的心
将会熄了,绿色的火焰
12 归
心灵的归宿,从来向着春天
抖掉霜雪挥挥手
告别,相送的列车
出行的小路记忆犹新
回来时,尽管
老屋已掩在高楼后面
但春光没有把它落下
在这里
容得下初心也允许放飞
可以把所有畅想
交给发现生活的眼睛
冬去春来,枝头换新
大树的根始终扎在土地的内心
13 恍然
一阵暖风
吹过大地沧桑的身体
一把老朽的锄头在耕耘
田块、秧苗、农舍
悠久的农耕文明
守着空巢的现代村庄
看不到一丝活力
几缕摇摇晃晃的炊烟
做着最后的挣扎
追逐远方
怀揣向往的人,终会
在某一天,恍然
——这里是春天
14 致春野
冬天企图蒙住你的眼睛
漫天的风雪
企图覆没,你破土的决心
殊不知,种子卸去铠衣
无人可以阻挡染着碧光的刃尖
只为列阵沃土千里
只为炊烟升起尘间
就愿守到秋风击弯身体
就愿俯首,披起金光的刀镰
斩断腰身
解开生死的束缚
温饱人间
早已模糊了前世与今生



【诗人简介】
黄旭瑞,笔名黄花鱼。杭州江干区文化馆钱江文学社成员,忙生活,爱写作。不提获奖,不言上刊,只为初心,躬身笔耕。

《中国诗歌周刊》
诗社机构简介
顾问:桑恒昌 非马 恒虹
诗评委:今音 蓝棠 西风 陈传燕
美术、书法顾问:
柯林胶 许广纪 一现飞鸿
社长:蓝棠
副社长:兰馨月儿 柯羽 羽君
主编:兰馨月儿
副主编:今生无悔 谭绿松
执行主编:羽君 思雅 江南
梁兵 高凉之子
美术总监: 曾志强(诗刊封面设计)
钟沛任
编委:
思雅 素宏 江帆
羽君 时光 一禅
吉祥 你若安好
大江 苏凌 娇君
景谦 黄山 阿郎
葛烨
宣传部长:强弓
主播团长:江帆
主播副团长:紫菱菱 曹钧 京鸽
主播总监:兰馨月儿
金牌主播:
远方的家 徒步 岁月如歌
蓝调 宝泉 刘静 思雨
问道 阿郎恋曲
宽厚的微笑 光沐
一、古诗词选稿中心
二、现代诗选稿中心
三、精品系列创作中心
(国风雅韵、新诗美韵)
四、专题创作中心
五、诗评工作室
六、“华之韵”朗诵团
七、审稿中心
八、音像工作坊
九、编辑工作室
十、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