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静好,原名王静,英籍华人。现任海外凤凰诗译社社长兼总编、世界名人会荣誉社长,作品散布在各网络平台及报刊杂志如《人民日报》《中国诗刊》《国际日报》等。多次获奖,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会员,联合国《世界生态》杂志顾问。

疫情下英伦的真实生活(七十三)
——宅家日记Day 350
文|静好(英国)
3月7日,星期日,晴。
今天是英国的母亲节。儿子一大早就给我发来一个大红包,祝我母亲节快乐。收到儿子的红包,心里喜滋滋的,身为母亲的骄傲与自豪油然而生。

往年的母亲节,儿子都会送我花和礼物,今年因为疫情,儿子没准备礼物,只好送我一个红包权表心意了。另外一个原因是儿子于昨天晚上才知道今天是母亲节。往年,过完2月14日情人节后,英国的各大商场、超市就拼尽全力,用各种广告大力宣传母亲节,吸引顾客。今年因为疫情,除食品和药品的商店可开门外,其它商店一律关门;且儿子在家上班,他网上购物,很少出门,加之他工作忙,也忘记了今夕是何夕。
往年的母亲节,儿子都会早早地打电话问我:妈妈,今年母亲节您想要什么礼物?我给您买。今年到星期六了,还没见儿子给我电话,先生就问:儿子知不知道明天是母亲节?他有没有联系你?
我答:儿子还没给我打电话,也许他忙,不知道明天是母亲节。
先生说:母亲节不能忘,我来提醒他。于是先生给儿子打电话,先聊家常,然后他说:明天是母亲节了,给你妈准备了什么礼物?
儿子在电话那端诧异地说:明天就是母亲节了?时间过得真快。然后他内疚地说,对不起,忙得忘了日期,没注意到明天是母亲节,还没准备礼物,但明天我会给妈妈一个惊喜的。
知儿莫若母,我知道儿子因为忙,没留意到日期;我自己就经常是这样,每天忙忙碌碌,根本不知道今天星期几。幸好我们家有一个不怎么忙的先生,他记着这些重要日子,如节日和生日等,在关键时刻提醒我们,让我们不错过任何重要的日子。感谢先生,充当我们活的记事本,生活的润滑剂,让我们生活更美满,不留遗憾。

三月了,朋友圈里相继有好友在晒她们或自己釆的或朋友送的野韭菜,看到那嫩嫩的绿油油的野韭菜,勾起了我的食欲,我也想去釆一些回来包饺子吃。
往年,我们从春天开始,就开着房车去旅游,穿越英国,从南部游到北部。因为我们选择的房车营地大都在风景秀丽的山区,所以我们发现了多个地方有野韭菜,最惊险刺激的是在英女王位于Sandringham(桑德灵厄姆府)的花园里发现了大量生长茂盛的野韭菜,于是我忍不住采了一小把,放在先生的旅行包里。回到房车后我用野韭菜煎鸡蛋吃,觉得特别香,因为是来自女王的花园,所以还特别得意地对先生说:我吃了女王吃的野韭菜。先生看着我哈哈大笑,打击我说:女王她不一定吃野韭菜呢。听先生这样说,我仍不甘心,回驳道:你也不能确定女王她不吃呀,即使女王不吃,王室成员吃呀,不然为什么他们家的花园种有野韭菜?先生不再回复我也不再打击我,让我一人自鸣得意。

我釆的任何野菜,先生都是不吃的,他不像我,喜欢吃野菜,认为野菜更新鲜更有营养。先生不贪吃,他也更惜命,任何我釆的野菜,不管我怎样劝说,他都是不吃。
虽然先生不吃我釆的野菜,但是他从不阻拦我去釆野菜,为了不误采误食有毒的野菜,几年前先生专程带我去参观了一个位于伦敦郊区的有毒植物园,该植物园里种植的全是英国各种有毒植物,在每种植物前,都有标签标注:植物名称,毒性,怎样对人体有危害等。自参观完了那个有毒植物园后,我收敛了吃野菜的心,很长一段时间没再去釆野菜。

为了让我更好地认识各种有毒植物,先生还专门在有毒植物园买了一本《有毒植物》书,让我好好学习。可惜这本书我还没来得及看,就被某个朋友借去了,至今未还,我不敢告诉先生。
虽然先生不吃野菜,但他会陪我去采他认为没毒能吃的野菜,如野韭菜等。
今年因为疫情,我们不能开房车去旅行,不能去各地釆野韭菜,只能在林肯附近寻找。为了帮我在林肯本地找到野韭菜,先生还专门上网搜索,查野韭菜生长的环境等,得知野韭菜喜欢潮湿、阴凉、含腐质的环境,先生就带我去各种有水源的林区寻找野韭菜。近期我们寻遍了十几个含水源的林区,但仍是没找到野韭菜,也许林肯地区的土壤不适合野韭菜生长;也或许我们去找的都是公园,游人多,所以沒找到。野韭菜如珍品,大都生长在人迹罕见处,以后我们要改变策略,避开公园去偏辟林区寻找。虽然至今我们还没在林肯地区找到野韭菜,但寻找的过程充满乐趣;且没找到,仍有目标有希望,继续找,充满期待。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享受每一过程才是生活的真谛……


金牌主播简介:
相逢一笑,本名:李建富,卓然大众艺术联盟天津朗诵分会会长,精英主播团主播。天津市滨海新区退休干部,曾多年从事广播电视和汉语言文字工作,并经常主播各类大型活动,其播音主持作品曾多次获国家和市级奖项。

本期审核:一缕阳光(内蒙古)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