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杨逸明、韩倚云、刘鲁宁编选的《当代诗词百首点评》已于近日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选取当代亲情、友情、爱情诗词百余首,由杨逸明等诗家精心点评,以求给爱好诗词的读者打开一扇展示当代诗词的小窗,给文学爱好者提供有益的启示。本书采用32开精装本,小巧易携。除在全国新华书店经销外,少量书籍委托“小楼听雨诗刊”自媒体平台售寄。原书售价40元,暂定提供部分优惠,现价35元一册(含邮费)。请入选作者(每人赠送样刊两本)和需要购书的诗友,联系以下的微信号,附上:名字+手机号+收件地址+邮编等信息,以便安排邮寄。

当代诗词百首点评目录
西江月·余设计某款机器人,人言貌类小儿, 小儿闻之不悦,戏作……15金缕曲·闻杨敏卧病赋此却寄。用纳兰容若寄顾梁汾韵……36去岁出版著作四种,庚寅清明焚于严慈墓前,欲使见之也……43剑歌携母赴美,余在南疆未及送之,赋此相寄…… 45与杨逸明吟兄银川候机,余先行。归天山后,得其拍摄飞机起飞照片数帧,感赋……46续接:

词选评(三)
何 鹤
临江仙·聊天
别过都门晴转雨,两条铁轨修长。初开微信正斜阳:内衣需保暖,天气有些凉。截取视频千里外,一屏烟水迷茫。异乡无异在家乡:冷还能咋冷,毕竟是南方。杨逸明点评:题目就是“聊天”,整篇中就是拉拉扯扯的聊天的话语,看似轻淡平静,字里行间却处处透露出朋友或者夫妻之间的关怀备至的浓浓情意。
何春英
西江月·同桌
白发欺人似我,血脂爆表如哥。当年美好尽蹉跎,大骂时光则个。 笑己情怀已老,逢君废话偏多。夜来辗转却因何,默默拥衣久坐。杨逸明点评:几十年后遇见当年的同桌,外貌变了,情怀变了,人唠叨了,自然是老了。写来何等形象生动,幽默有趣。此诗与一千年多前表兄弟离乱阔别后重逢时写的诗“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一样可以流传后世。何海荣
临江仙•老屋
几处泥墙微裂,数排青瓦斜开。西风又自上檐阶,梦痕如落叶,叶叶似飞来。犹记当年二老,庭前爱唤乖乖。而今形影遣思怀。相怜唯晚照,斑驳旧门牌。星汉点评:此词当是受到明归有光《项脊轩志》的影响,明写古老建筑,实则怀念住过古老建筑的父母,使老屋成为情感的承载物。往事如梦,物是人非,出语沉痛,使失怙失恃者受到感染。上阕写景不是单纯的表现自然景物,而是渗透了作者强烈的主体意识。末二句以景结情,留有余韵。何其三
临江仙·冬夜为母亲熬汤
爱意掺合汤汁,浓情放入调匀。由儿先品试凉温。夜深寒彻骨,心内暖如春。多少经年往事,光阴碾碎成尘。仍难忘记那黄昏,归时逢晚雪,见母独倚门。杨逸明点评:为母亲熬汤,“爱意”和“浓情”都融入汤中了。此时此刻,想到的是母亲雪夜倚门望儿归的情景。多少往事都被时光碾碎成尘了,但是这个剪影是永远也抹不去的。我读此词,脑海里就浮现出难以磨灭的当年的几幅母亲的形象,不禁潸然泪下。鹧鸪天·忆起父亲带我入学报名
犹记当年识事初,竹连校舍雨疏疏。畏生牵袖索怀抱,伸手摩头止泣呜。清乱石,去枯株。来回教我认归途。殷殷父爱何能比?一部深情无字书。注:第一次入学,父亲依着我的步伐,牵着手来回走了至少三次,并以此计算出我归家所需时间。杨逸明点评:童年的多少往事渐渐褪去了印象,可是父母的感人的关爱却始终会深深刻在大脑的皮层。这首小词写得细腻生动感人。一连串的动词,将一位慈父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跃然纸上。玉楼春·旧瓶花
愁来最怕黄昏后,案上胆瓶还似旧。玫瑰失水已枯干,残瓣剩香犹可嗅。一枝拿起眉深皱,娇娜傍依谁左右?当年那个插花人,让我此生思量够。杨逸明点评:写了大半首词,都在说瓶中之花,最后一个“谁”字引出了“插花人”,爱屋及乌,联连枯干的残瓣都不舍得扔。可见对于那人的思念之深。
耕种每随细雨,补缝常伴寒星。三餐灶下煮浓情,鸡唱五更早醒。儿女长成大树,娘亲熬作枯灯。春风吹过草青青,不见旧时身影。杨逸明点评:为母亲画像,概括了母亲勤劳艰辛的一生。往事历历,娘亲不在,读来沉痛!梁晗曦
沁园春•外子逝世半周年
草屋深灯,午夜梦回,君在何方。憾徘徊杏苑,难寻妙手;缠绵病榻,默对斜阳。正直何辜,温良竟逝,谁料痴情梦一场!凝眸处,是千丝万缕,不忍思量。君心曾是吾乡,骤抛撇,遗吾两鬓霜。叹十年枕畔,悠悠何补;三生石上,种种难忘。我已无家,君归何处?一寸相思一寸凉。凭谁诉,这半途冷暖,一夜沧桑!杨逸明点评:悼念已逝的丈夫,如在娓娓倾诉衷肠。首句呼天抢地,通篇血泪写成,字字句句,无不痛彻心肺,催人泪下。“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此首列入古人的悼亡诗之列,一样能够传诵。
杨逸明 1948年8月生于上海。第二、三届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第四、五、六届上海诗词学会副会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上海诗词学会顾问,《小楼听雨》诗平台顾问。已出版诗词选集有《飞瀑集》《新风集》《古韵新风》《路石集》《晚风集》《当代诗词百首点评》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