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填词技法艺术感悟 杂谈
文/卢盛莽(昆仑lsm)
一 词是什么
词是有格律和字数限定的散文,具有时间、地点、人、事、物、情描写的六大要素。词的一片或一阕就是一段。如果是上下片(阕)就是两段。古人把两段式的词称之双调,把每段中一个有韵脚的完整句子叫做一拍。这是因为词是与用来演唱的有关。古人填词其实就是现代的歌词,每一个词牌都有固定的曲调。到现代,大多词的曲调已经失传,词只剩下阅读功能。
词可豪放,书写大气磅礴之势;词可婉约,述缠绵悱恻之情;词可怡情,状田原山色之美;词可云志,扶摇九万里。词是集长短句与一体之诗,词亦可是迷你小说,讲述一个故事;词又可是一幅画,描绘人间画卷。词发展到今天,无所不可表达。
二 填词基本常识
词牌很多,据统计有上千个词牌。我们现代人不可能完全精通。所以可在百度上搜索自己喜欢的词牌练笔。当然,一般从小令一段式(单调)练起,然后小令双段(双调)。然后长长调。
词大致可分三类:
(1)小令;(2)中调;(3)长调.有人认为:六十字以内为小令,六十一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
既然填词像写散文一样,就必须掌握写散文的技巧。例如,开头结尾的艺术,分段艺术,时间地点人物的交代与描写方法,句语句之间的承接逻辑方法,词类,词性,词类转换,句子成分,倒装句,分段方法,详写与略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景物描写等等。再如修辞手法,拟人,借代,双关,比喻,对偶,对仗等等。这些写作技巧对填词都有帮助。是基本功。
然而,填词与写散文又不一样。因为每首词,少则十几字,多则上百字。在这样短小的文字里要表述一个主题思想,必须掌握填词的语言技巧。所以,填词要遵守词谱格律,语言精炼准确,形象生动。
三 婉约派、豪放派与田原派的语言艺术
填词自古以来就有婉约派、豪放派与田原派三派风格。婉约派喜欢空灵、含而不露、欲言又止、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风格。豪放派喜欢大气、不藏不盖、直抒胸臆的风格。田原派喜欢描写农家田原生活。语言朴实而灵动。

(一) 三派观点
1.婉约派观点
婉约派提倡的语言艺术:词以空灵为主,而不入于粗豪;以婉约为宗,而不流于柔曼。音旨绵邈,音节和谐,乐府之正轨也。不善学之,则循其声调,袭其皮毛。笔不能转,则意浅,浅则薄;句不能炼,则意卑,卑则靡。
这些语言很玄奥。实际就是说,填词的语言要优美圆润,不能粗俗,要创造出一种空灵浪漫的意境。语句要符合词谱要求。用语不可直白肤浅空洞。用现代话说,不可用标语口号式语言。
2.豪放派观点
豪放派是形成于中国宋代的词学流派之一。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豪放词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因排行第七,故称。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笔者注)?’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指苏轼。笔者注)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3.田园诗派观点
田园诗派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流派,最重要代表人物为东晋诗人陶渊明。古往今来,陶渊明的诗作及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田园诗,它自成流派、一直影响后世诗人创作的发展,田园派的诗大部分取材于田园生活,来源于对田园生活的深切感受,有的接近于口语,有的近似歌谣;有的直抒胸臆,直接表明了作者热爱躬耕生活之情,语言平淡而自然,朴实而又毫不缺乏色彩,给人一种清新、淳美的感觉、诗情画意的感受。辛弃疾是宋田园词派的代表。他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清平乐·村居》是田园词的代表作品。
(二) 三派语言特色
1.豪放派典型语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毛泽东。)
2.婉约派典型语言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
3.田园派典型语言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 )
(三) 三派缺点
1.婉约派缺点
内容侧重儿女风情,虽有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窄狭。有时过分强调空灵婉约,易掉进“为艺术而艺术”的漩涡,使读者不知所云。
2.豪放派缺点
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所以,容易造成白话连篇,口号满纸弊端。
3.田园派缺点
语言朴实,显得直白,题材侧重农家田园。所以作品往往缺乏空灵之感,豪放之气。

(四)怎样把握流派风格
填词者应根据词牌特点、题材差异和自己个性与爱好选择风格。但是,无论婉约空灵,豪放大气,还是描写田园生活,填词的语言不可粗俗,过于直白;不可空洞无物,无真情实感;不可标语口号俗语连篇;也不可总是卿卿我我,鸳鸯蝴蝶。否则,不仅索然无味,而且失去生活本身与词本身的艺术魅力。
生活五颜六色,风风雨雨,有苦有甜,有眼泪,有笑声,有沉默,有怒喊。所以,词应该真实表达我们的生活。词牌长短不一,上千种,可以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所以,我们应该用恰当的词牌去表述合适的题材和情感。
另外,由于词产生的初始目的是用于宫廷歌妓演唱,填词的语言主要体现口语化,因为用口语,演唱者才能朗朗上口,不佶屈聱牙;听者才能入耳则明,过耳则懂。反对用生僻古怪字。

四 填词怎样写境造境
填词造境,是词的灵魂。造境美,则词美;造境空灵,则词空灵;造境豪放大气,则词豪放大气。于是佳句自然出。清末民国初年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关于填词造境之说填词爱好者不得不读。现摘录如下:
词以境界(即意境)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词有造境(升华),有写境(写实)。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区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即,造境要符合自然规律,符合语言逻辑,不能胡编乱造,令读者不知所云),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即要升华到美境)故也。(注:括号中字笔者加注)

词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中也,也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喜怒哀乐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境界有大小,然不以是而分高下。“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严沧浪《诗话》曰:“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但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五 布局谋篇
填词的布局谋篇一般与写格律诗词不同。格律诗讲究起承转合。填词分上下两阕,阕与阕之间应该体现层次感。通常是,如上片写实,下片就写虚;上阕写景,下阕就写情;上片写远景,下阕就写近景;上阕写现在,下阕就写未来;上阕写别离,下阕就写怀念,反之亦然。这是填词的一般规律。
另外,要写好开头、结尾和过片三拍句子。

六 怎样写好词的每一拍
一拍就是一个韵脚。词的每一个完整句子叫作一拍。一拍,顾名思义,演唱者需要一口气唱完才能换气。有时一个句子就是一拍,有时两三个单句组成一拍。用现代语言说,一拍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组合。所以,一拍结束,须用句号,或在用韵的字后须用句号(注:标点符号是现代人从西方语言学来的,古人不会用标点符号,词的标点符号是后人加上的)。
例如,以《一剪梅》为例:
【一剪梅】格律(龙榆生词谱)
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三平韵。每句并用平收,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叶韵古音(谐韵)即每单句都用韵。笔者注】者。
【定格】
中仄平平中仄平。
红藕香残玉簟秋。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中仄平平中仄平。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全词六拍,上下阕各三拍。每阕中,第一拍独立一句。第二拍由两个分句组成,第三拍由三个分句组成。
所以,填词时,要一拍承接一拍写,拍与拍之间要符合语言逻辑。尤其由两个或三个分句组成的一拍,语言一定要连贯,符合语言逻辑。如果不符合语言逻辑,古人称之为“隔”,或“不顺”。

七 怎样写好下片的首句
下片首句,古人称之为“换头”句。这个句子要求一般有三要素:
一是承接上阕词意,
二是分清上下阕层次,
三是引出下阕新意。
不举具体例子,读者可在学习古人词中领悟。一首成功的词,下阕换头句都具有上述三个特点。
(本期文字编辑、插图摄影 方言)

授权作者简介:卢盛莽,男,网名:昆仑lsm,辽宁昆仑,莽昆仑。辽宁凤城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辽宁省特级教师。大中华诗词协会会员,丹东市诗词学会理事,鸭绿江诗社诗友,凤城诗词学会理事。喜欢古典格律诗词创作与研究,到目前,发表诗词作品千余首,诗论作品数十篇,多在星空写作、古典诗词、云帆诗友会、笔墨天方、作家美文、今日头条、都市头条、中国诗歌文学精品、搜狐新闻、天天快报、鸭绿江诗社微刊、凤凰诗社等其他网络媒体、诗刊和纸制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