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篇佳作,观世间百态,享人文情怀
图文/骆小所口述 首席编审/方 孔
骆小所,1948年生,云南陆良县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云南社科联顾问,泰国坎查纳布里皇家大学名誉校长,泰国南邦皇家大学荣誉博士,国家汉办特聘终身专家,云南师范大学原校长,政协云南省第十届委员会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论证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评审专家,云南省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优秀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评议委员会专家,教育评议组负责人。1993—2013年任云南省高教系列高职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文科分评委委员会主任。1995—2013年任云南省社会科学系列高职评审委员会副主任。
独撰了《艺术语言学》等11部学术专著,主编了《汉语专题研究》等18部(套)著作或教材,发表了230余篇专题研究论文,《艺术语言学》和《现代修辞学》被专文分别写进《中国修辞学通史》,并以专节介绍的形式写进了《20世纪中国修辞学》,创建了艺术语言学学科,完善了现代修辞学体系,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反响。《现代修辞学》《语言美学论稿》、《修辞探究》等四项成果皆被评为云南省优秀社会科学研究二等奖,其中《修辞探究》1991年,获云南省1979—1989年度(10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1993,《现代汉语》(合著)年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1994年,《艺术语言学》获云南省1990—1992年度优秀社会科学一等奖。1997年荣获教育部曾宪梓基金二等奖,2001年被评为全国德育先进个人。他主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21世纪语言课程体系建设”2002年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的“国外汉语人材培养模式探索”2004年获云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骆小所教授学术年表
1974年
《一篇批判“天一合人”的战斗檄文》,载于《教育革命》(《昆明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高大的形象 鲜明的个性》,载于《教育革命》(《昆明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1979年
《简谈〈正月十八吃元宵〉》,载于《昆明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1982年
《谈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句读和翻译》,载于《曲靖师专学报》(社科版)创刊号。
1984年
《论鲁迅作品中的“转品”》,载于《曲靖师专学报》(社科版)第1期,又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鲁迅研究〉》第3期。
1985年
《论修辞和语法、逻辑的矛盾统一性》,载于《曲靖师专学报》(社科版)第1期,又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第3期。
《略论使用修辞格时心理的非自党性》,载于《云南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第4期。
1986年
《略论使用修辞时的心理控制》,载于《曲靖师专学报》(社科版)第1期,又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第9期。
《论控制论和修辞》,载于《昆明师专学报》第1期。
《略论使用修辞格时心理的非自觉性》,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第2期。
《论使用修辞格时心理的模糊性》,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实用修辞》,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7年
《论使用深层修辞时主体的超越性》,载于《曲靖师专学报》(社科版)第1期。
《谈谈标点符号的修辞作用》,载于《云南省语言学会会刊(二)》。
1988年
《略论使用修辞格时的情感冲动》,载于《修辞学习》第1期。
《略论深层修辞》,载于《玉溪师专学报》第1期。
《修辞探究》,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9年
《略论使用修辞格时的变态心理》,载《昆明师专学报》第1期。
《比喻及其他》,收录于《中文选萃》,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谈谈语法系统》,收录于《中文选萃》,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高校语言课教材必须更新观点》,载于《云南师大学报增刊?9?9高教研究》第1期。
《高校语言课教材必须从整体上对语言把握》,载于《云南师大学报增刊·高教研究》第2期。
《论变态心理和修辞》,载于《昆明师专学报》第1期,又载于《文科学报文摘》第5期。
《略论变异修辞语言产生的心理基础及其美学意义》,载于《昆明师专学报》第3期,又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第3期。
《高考作文及阅读》(主编),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社会科学探索》(第一辑)(主编),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修辞学论文集》(合著),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对语法研究的反思》,载于《曲靖师专学报》第4期。
《略论变异修辞对语法的偏离》,载于《云南教育学院学报》第3期。
《词的动态使用性和修辞格》,载于《修辞学习》第4期。
6月5—9日,应高等教育出版社邀请,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参加《现代汉语》全国统编教材编委会,并任编委。
12月15—21日,应高等教育出版社邀请,参加在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召开的《现代汉语》教材第二次编委会,会议主要讨论了教材大纲的编写、撰写的分工,骆小所教授主要负责《语用》一章的有关撰写。
1990年
《对语法研究的反思》,载于《曲靖师专学报》第4期,又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第3期。
《试论原始思维、儿童思维和修辞),载于《曲请师专学报》(社科版)第2期。
《论艺术语言产生的心理基础及其功能),载于《玉溪师专学报》第2、3期合刊。
《论变异修辞和艺术感觉的内在关系》,载于《云南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又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1991年第2期。
《论言内意义的理解》,载于《昆明师专学报》第4期。
《社会科学探索》(第二辑)(主编),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修辞学:年代之交的审视与选择(和童山东王希杰三人谈)》,载于《云梦学刊》第4期。
4月23—29日,应高等教育出版社邀请,在广西师范大学参加《现代汉语》第三次编委会,主要任务讨论书稿和修改书稿。
1991年
《论言内意义的理解》,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第1期。《论言内意义的理解》,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文摘卡。《略论变异修辞语言产生的心理基础及其美学意义》,载于《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又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文摘卡。《刘勰〈文心雕龙〉的修辞论》,载于《古籍整理硏究》第1期。
《变异修辞的神韵美》,载于《修辞学习》第1期。
《〈马氏文通〉的作者及其影响》,载于《曲靖师专学报》第2期。
《语言风格的分类和语言风格的形成》,载于《武汉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又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第12期。
《拓展修辞学研究的思维空间》,载于《修辞学习》第4期。
《陈荣昌及其楹联》,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谈谈修辞学和语言学的关系》,载《昆明师专学报》第4期。
《社会科学千万个为什么》丛书(24卷)(合编,丛书编委),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文学语言论文集》(合著),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出版。
《现代汉语》(合著,编委),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现代汉语·语用》(合著),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2年
《论变异修辞和意象的内在关系》,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谈谈立词格和对修辞下定义应注意的问题》,载《玉溪师专学报》第1期。
《修辞和语法关系新论》,载《昆明师专学报》第1期。
《谈谈杨慎的诗论》,载《古籍整理研究》第1期。
《谈谈杨慎的修辞论》,载《云南学术探究》第2期。
《谈谈对变异修辞的理解和欣赏》,载《曲靖师专学报》第2期。
《论变异修辞的弹性美》,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论比喻》,载《玉溪师专学报》第6期。
《中国宗教名胜诗文对联鉴赏词典》(合著,编委),重庆出版社出版。
《中国名人胜迹诗文对联鉴赏辞典》(合著,编委),重庆出版社出版。
1993年
《略论修辞中的话语交际和社会角色的关系》,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略论变异修辞的空灵美》,载于《云南学术探索》第1期。
《比喻探究》,载于《玉溪师专学报》第2期。
《修辞的源流及嬗变》,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1994年
《修辞学的性质新论》,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又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第6期。
《实用现代汉语·序》,载于《楚雄师专学报》第4期。
《修辞:神、圣、工、巧一杨慎修辞理论再探讨》,载于《云南大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论修辞的含义》,载于《楚雄师专学报》第1期。
《艺术语言再探讨》,载于《语言文字应用》第4期。
《恢弘的修辞理论视野·大胆的开拓精神:读张炼强教授的新著《修辞理据探索)》,载于《逻辑与语言学习》第4期。
《话语交际和受话人的主观心境》,载于《修辞学习》第4期。
《谈谈跳脱及其美学功能》,载于《修辞学习》第6期。
《现代汉语研究》(主编),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5年
《艺术语言:“活法”的创造》,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论艺术语言的弹性美》,载于《语言文字应用》第4期。
《“立象以尽意”和艺术修辞的运思》,载于《云南教育学院学报》第6期。
《论语言美学的萌生和破土而出》,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艺术语言:想象与拟态表现》,载于《云梦学刊》第2期。
《“立象以尽意”和修辞》,载于《修辞学习》第4期。
《比喻的运思:“神”的相通》,载于《修辞学习》第5期。
1996年
《比喻的运思:“神”的相通》,载于《楚雄师专学报》第1期。
《谈谈公关语言和公众心理》,载于《修辞学习》第1期。
《略论修辞格研究中的种种误区一一从比喻、比拟的定义说起》,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论艺术语言的内部生成机制》,载于《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3期。
《比拟的运思:想象的感知世界》,载于《修辞学习》第4期。
《变异修辞:情感的激活》,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言语交际和社会角色的关系》,载于《语文建设》第8期。
《艺术语言学》(修订),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语言美学论稿》,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公关修辞学”,云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
1997年
《移就:虚无之美的创造》,载于《修辞学习》第1期。
《论艺术语言的形式美》,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修辞中的语流义变和情境义变》,载于《修辞学习》第4期,又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第10期。
《论修辞的逻辑表述功能》,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1998年
《语言学转向和修辞学转向的意义》,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又载于《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第4期。
《艺术语言:创造神韵之美》,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料学版)第4期。
《历史学家的眼光,修辞学家的理论》,载于《修辞学习》第4期。
《谈谈衬托的表情功能》,载于《修辞学习》第4期。
《杨慎的修辞论浅谈》,载于《郑子瑜〈中国修辞学史稿〉问世十周年纪念集》,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
《现代语言学理论》(主编),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9年
《论深层修辞的文气和理气》,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试析叠字及其修辞功能》,载于《楚雄师专学报》第2期。
《论标点符号变异使用的美学功能》,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艺术歌词:心中飞出的歌》,载于《学术探索》第3期。
《吴礼权博士与中国新生代的修辞学研究》,载于《复旦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
《崇尚自然之美:老子的修辞观》,载于《修辞学习》第4期。
4月27—30日,在美国凤凰城参加“第三届中美教育研讨会”,作为四个主讲人之ー,主讲了“面向21世纪研究生教育的思考”和“今天的太阳—对中小学实行终身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会议建立了“中美合作共创世纪”的教育主体。
《修辞学导论》,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0年
《能指与所指的舞蹈—“先锋实验诗”的修辞策略》,载于《楚雄师专学报》第1期。
《论艺术语言的文境美》,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筇竹寺天王殿联鉴赏》,由重庆出版社出版。
《影视艺术论·序》,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论艺术歌词的美学功能》,载于《学术探索》第2期。
《艺术语言:“生命的形式”表现》,载于《学术探索》第5期。
《艺术语言:有意味的言语形式》,载于《修辞学习》第4期。
《艺术语言:活的形象》,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又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第11期。
《艺术语言与艺术语言学》,载于《楚雄师专学报》第4期。
《论叠字及其修辞功能》,载于《汉语学报(三)》。
《常见病句辨析》,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常见成语误用辨析》,由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标点符号用法正误辨析》,由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交汇及比较研究”,云南省“九五”哲学社科规划项目。
“修辞学导论”,云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
6月11—18日,对泰国南邦皇家大学进行考察,商议建立“云南师范大学泰国南邦皇家大学汉语中心”,并作了《汉语中心及中泰友谊》的报告。
2001年
《艺术语言与艺术语言学》,载于《楚雄师专学报》第1期,又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第4期。
《浅谈艺术语言和情感逻辑的关系》,载于《修辞学习》第1期。
《艺术语言:发话主体审美心理的外化》,载于《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
《艺术语言:物化形式的感性显现》,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艺术语言:发话主体情感的外化》,载于《中国修辞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
《略论佛教文化对汉语修辞学的影响》,载于《楚雄师专学报》第2期。《论单复句的结构机制及二者所负载信息的差异》,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话语语法意义和复句的关系》,载于《曲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
《21世纪中国修辞学研究的出路和发展》,载于《学术採索》第5期。《庄子的修辞观:美在自然朴素》,载于《修辞学习》第5期。
《庄子的修辞观再谈》,载于《中国语文》(台湾)(总528期)第6期。
《艺术语言学再探索》,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容易混淆的字词辨析》(主编),由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词语流行病辨析》,由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现代汉语引论》(主编),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汉语言专题研究》(主编),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8月18-21日,应台湾铭传大学邀请参加第三届中国修辞学学术研计会,作了“中国修辞学研究及学术走向”及“艺术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关系”的主题报告,并主持了阶段性的大会报告。
10月6-7日,率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团,到泰国南邦皇家大学参加云南师范大学在泰国建的第一个“中国汉语中心”成立大会,并作了“创办中国汉语中心是中泰教育合作的大事”的报告,泰国总理顾问卢伟大先生出席了会议。
10月10日,到泰国教育部与教育部长素维?9?9昆凯提共同商量云南师范大学与泰国有关大学合作办学、帮助泰国开展汉语教学等事宜,参加会议的还有泰国总理顾问卢伟大、教育部副部长、住姆龙·凯鲁昆托德、泰国国会议员郭立胜等,会议确定了云南师范大学在泰国进行汉语教学和对泰国汉语教师进行培训的初步方案。
2002年
《艺术语言:情感的个性化》,载于《学术探索》第1期。
《个人风格和发话主体的个性》,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简谈21世纪修辞学的研究》,载于《修辞学习》第1期。
《简谈公关语言与公关语言学》,载于《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论艺术语言的创造过程是一种审美发现》,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论叠字及其修辞功能》,载于《汉语学报》第3期。
《试论艺术语言的透视原则及其重建性》,载于《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
《艺术语言:发话主体感知世界的言语形式》,载于《学术探索》第5期。
《艺术语言:发话主体感知世界的言语形式》,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浅谈艺术语言“立象”的虚化和表达的艺术化》,载于《修辞学习》第5期。
《修辞心理学·序》,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现代修辞学》(修订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国西南文献丛书》(20卷),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公关语言学教程》,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艺术语言功能研究”,云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
6月23—25日,应香港文学艺术家协会的邀请,作了“艺术语言与作家语言”的报告,会议由香港文学艺术家协会会长王一桃先生主持,会议热烈欢快,《大公报》6月25日登载了会议情況。
6月25—26日,应香港科技大学道请,参加在香港科技大学召开的“新世纪新视角汉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会上作了“汉语与世界”的报告。
8月27—30日,到威海参加国家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十五”科研项目评审会,会议由国家教育部与国家语委主办。
10月14—24日,赴越南、马来西亚进行考察,并于马来西亚世纪大学作了“中马教育应该合作”的报告。
2003年
西南民俗文献·前言》,载于《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艺术语言学:哲学的反思》,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4期。
“云南藏缅语研究”,云南省“十五”哲学社会科学科规划项目。
“科学语言与艺术语言比较研究”,云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
3月8—9日,应国家汉办邀请,在北京参加汉语志愿者派出研究会,作了“汉语志愿者的选拔和派出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的发言。
7月8日,应云南省委宣传部和云南省社科联邀请,参加在昆明连云宾馆召开的云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副主席。
8月8日中国西南文献丛书《云南民俗文献》(1-20卷,主编),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4年
“西南民族地区汉语教学研究”,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十五”科研项目。
“中国方志集成?9?9云南卷辑录”,云南省古籍整理项目。
9月18—19日,应国家汉办邀请,在北京大学召开北大研发的商务语考试大纲专家鉴定会,国家汉办许琳主任到会,专家组共5人组成,其面、中汉语专家3人,计算机专家2人。
10月13日,应教育部和国家汉办邀请,参加在国家教育部召开的“孔子学院建设工作会议”,会上作了“孔子学院创办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的讲话。这次会后,国家确定了在国外建立“孔子学院”的方案。
2005年
《汉语热在世界悄然兴起》,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1期。
《语言研究的地理学范式一一关于中国云南语言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构想》,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又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地理>>第5期。
“汉语言研究”,云南省政府省院省校(复旦大学)合作项目。
“中国西南民俗文献整理”,云南省古籍整理项目。
“中国云南语言地理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4月23—25日,应邀参加国家汉办在武汉大学国家孔子学院建设工作会,会议由国家汉办主任许琳主持,会上作了“孔子学院建设的基本思路”的主题发言。
6月18—19日,应国家汉办邀请,参加在昆明召开的国家汉办制定海外汉语教师培训规划研讨会,会上作了“关于汉语教师的基本条件”的发言,草拟了汉语教师培训大纲。
7月10-17日,赴泰国和越南进行筹建孔子学院的考察,并在两国分别作了“孔子学院的建立及中泰友谊”和“孔子学院的建立及中越友谊”的报告。
7月20日,应国家教育部与国家汉办请,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世界汉语大会,国家领导李长春、许嘉璐、陈至立等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上,接受了国家领导人为云南师范大学和泰国清迈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授牌。
8月12—16日,应国家教育部邀请,参加在广州举行的“首届语言与国家高层论坛会”,会上作了“民族语言的保护与应用”的报告。会议由暨南大学主办。
2006年
《从普通语言学到艺术语言学的呼唤),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稳定性研究》,载于《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5期。5月15—17日,应中国教育部和越南教育部遨请,参加了在越南河内召开的“中国一东盟大学合作论坛”,会上作了“云南高校与东盟重点高元校合作办学的思路”的发言,并代表云南师范大学与东盟28所重点高校名签订了合作办学的协议书,东盟国家教育官员和各国有关重点大学校长出家席了论坛会。
10月31日至11月1日,应国家学位办邀请,参加在北京新世纪饭店举行的“对外汉语教学”硕士专业学位论证专家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会上作了“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硕士专业的世界需求”的讲话,同时认为专业名称可改为“汉语国际教育”。
11月18—19日,应教育部和国家汉办的邀请,参加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世界汉语教学大会”,会上作了“孔子学院的办学思路改革创的发言。
2007年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研究》,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在全球语境下的“汉语热”》,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3期。
《论艺术语言是一种情感的行为》,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会科学版)第3期。
《汉语国际教育的目的是汉语文国际教育》,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6期。
《艺术语言:形象观照的审美方式》,载于《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算7期。
1月6—8日,应国家学位办的邀请,到上海虹桥宾馆参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证专家小组第二次工作会议,会议比较详细地讨论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学制、招生方案、考试内容、培养方案等,会上初步确定了该专业招生的启动事宜,并报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实。
4月7-10日,国家教育部邀请,参加在绍兴文理学院举行的第二届语言与国家高层论坛会,会上作了“汉语国际推广应注意的问题”的报告。
4月8—10日,应泰国南邦皇家大学邀请,出席在清迈举行的颁发荣誉博士学位证会议,泰国王子代表皇室授予荣誉博士学位。会上作了“学术发展中泰友谊”的报告。
12月24—25日,应台湾致远管理学院邀请,参加在台南召开的大陆、台湾、香港、澳门高等教育论坛,会上作了“高等学校学术交流是学校学术的生命和活力”的报告。
《艺术语言的情感体验解读》,载于《学术探索》第6期。
《艺术语言给我们的启示),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2月29日出席云南省社科联三届六次常务会,在会上,以副主席身份作了“社科联工作与思想文化建设”的讲话。
12月5日应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国家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职业教育社邀请,参加在北京金都假日饭店召开的“中国职业教育振兴论坛”,会上作了“‘职业’是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的发官。论坛由教育部赵沁平副部长主持,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先生作了重要讲话。
2009年
《艺术语言的自然性解读》,载于《贵州社会科学》第9期。
2月24—25日,应国家汉办邀请,在国家汉办参加“汉语教师志愿者发展报告”的讨论,作了“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待遇方案”的发言,会议由国家汉办主任许琳主持,志愿者中心主任薛华领作了工作汇报。
5月8-11日,应教育部邀请,参加在徐州召开的“第三届语言与国家高层论坛”,会上作了“艺术语言的情感体验解读”报告。
8月,应国家汉办和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邀请,参加在昆明召开的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由马箭飞副会长主持,许嘉璐副委员长和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11月21日,受国家学位办的委托,应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大学的邀请,参加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的“语言学科建设研讨会”,会上作了“语言学科作为一级学科建设的逻辑基础”的发言。会议邀请了中国18位老、中、青语言学家参加会议。
2010年
《教育战略新视角一一云南省与CMS五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载于《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7期。
《云南壮侗语族语言地理分布探析》,载于《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8期。
《云南藏缅语族彝语支地理分布新探》,载于《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10期。
《文化与语言:云南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语言文化比较研究》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8月18—20日,应国家汉办和世界汉语教学会邀请,参加在沈阳友谊宾馆召开的第十届国际汉语研讨会,应邀出席了常委会、理事会和全体代表大会。会议代表来自40多个国家,许嘉璐副委员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10月9—10日,应国家教育部的遨请,参加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召开的“第四届语言与国家高层论坛”,会上作了“艺术语言与科学语言的本质区别”的报告。
12月4—5日,应复旦大学邀请,参加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的陈望道诞生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主持了5日下午的研讨会暨闭幕式,并作了讲话。
2011年
《再论艺术语言的审美发现》,载于《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8期。
《艺术语言:普通语言的超越》,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5月13—14日,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出席了在昆明召开的第十届国际母语日大会,会上作了《云南民族与云南语言现状给我们的警示》的报告,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联合国组织要保护各国华人学习母语汉语的自由。
12月12日,应国家汉办和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邀请,参加在北京会务大酒店召开的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第八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会议讨论了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教师培训、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有关事宜。同时出席了孔子学院大会。
2012年
7月6—9日,应教育部邀请,参加在北京昌平军都旅游度假村召开的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审专家会。
8月16—18日,应国家汉办和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邀请,参加在西安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主持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与教师评估”分会场会议。大会选举产生了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第九届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副会长、会长,常务理事中国大陆7人,骆小所教授继任常务理事,许嘉璐教授继任会长。
2013年
1月16日,在昆明南疆宾馆参加“地方性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探索研究”项目及成果验收评审等专家会议。
《度张兰仙<德宏汉语方言和德宏世居少数民汉语中介语研究>》,载于《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4月26日,参加华中师范太学博士论文答辩会,任答辩委员会主席。
12月2日,在昆明主持云南省社科规划办,学科组社科基金项目讨论会。
2014年
3月,《艺术语言学》作为《云南文库?9?9学术名家文丛》之ー由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论汉语教育中“文”的重要性》,载于(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
5月4日,参加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答辩,任答辩委员会主席。
7月17—19日,参加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世界汉语教学研究会召开的“文化与国际汉语教育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暨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第九届常务理事会”,会上作了“谈谈汉语国际教育中‘文’的重要性的报告,会议由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主持。
《艺术语言:反常与合道》,载于《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7期。
11月28日应大理学院邀请,作了“汉语与世界”的学术报告。
11月29日到大理学院作为专家组组长主持国家语委重大科研项目民“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使用普通话教学现状研究”开题报告会,国家语委办公室、云南省语委办公室领导出席了会议。
12月1—5日任团长到泰国调研汉语国际教育,并考察了孔子学院情况,与孔子学院院长和教师作了交流。
12月6日参加云南省语言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2014年年会,会上作了“论语言学的学科分类及语言学研究的反思”的报告。
11月5日在云南师范大学,作为专家组组长,组织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云南藏区三语教育语言生态评估与外语政策研究”开题报告会11月21日在云南师范大学,作为专家组组长,组织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云南周边国家跨境族群汉语习得类型研究”开题报告会。
2015年
3月8日,在昆明主持学科组国家基金预评评审项目会。
《深层修辞和艺术与语言研究的哲学反思》,载于《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5月12日到泰国接受坎查纳布里皇家大学聘为名誉校长。
5月17日到泰国清迈帕府等省考察汉语国际教育、中国留学生及孔子学院建设情况。
5月24日到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参加中国语言文字学、语言理论及应用语言学两个专业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任答辩委员会主席。
6月28日参加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专家评审会,负责支持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等学科的项目评审。
6月14日,出席国家语委召开的语言文字及事业十三五规划(2016-2020)云南片区专家讨论会,会上作了“全面贯彻语言文字工作法规”的发言。
9月19日,主持国家研究项目“中国语言资源有关数据库·少数民族语言调查表盒调查规范”结题专家评审,任专家组组长。
9月28日,对云南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查姆》文化符号释法”结题评审,任专家组组长。
10月24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参加国家重大项目“民族地区依法实施双语教育政策和模式研究”答辩会。
10月28日,在嵩民参加《兰茂韵略易通及其研究文选》审稿会,并作了“兰茂韵略易通的超时代性”的发言。
11月28日—29日在昆明理工大学出席云南省语言学会2015年年会,任大会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语言的研究方法及语言理论创新”对报告。
12月8日—11日,到上海参加世界汉语大会,会上作了“论国际汉语的组织形式”的报告。
12月9日参加世界汉语教学会新一届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继续当选常理会。
12月10日,《兰茂韵略易通及研究文选·序》,载于《嵩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2016年
2月17日,在昆明党政干部培训中心主持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汉语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外国语言学科,2016年云南省国家社科基金申报项目预评审会。
4月14日—15日,在蒙自参加云南省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座谈会,会上作了“对外开放办教育是一个国家安全的大事”的发言,云南省委常委李培、副省长高峰出席了会议,并讲话。
《论艺术语言的“无意为理”》,载于《楚雄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5月21日主持华中师大语言研究所博士生博士论文答辩会,与邢福义先生分别任答辩委员会主席。
11月18日,在德宏师专报告厅作了“语言与国家”学术报告,会后聘为德宏师专客座教授。
11月19日,出席在德宏召开的云南省语言学会201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任大会主席,在开幕式上致辞后作了“国际化汉语与汉语国际化”的学术报告。
8月11日,到泰国曼谷与博仁大学董事长Boonserm weesakul签定人才培养合作协议。
11月19-21日,到德宏师专参加云南省语言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任大会主席,分别作了“语言与国家”、“汉语国际化与汉语国际推广”学术报告。
2017年
2月26日,出席在云南省高校召开2017年云南省国家社科基金申报项目专家预评审会议。
4月21日,在昆明主持2017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和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语言学、中国文学、体育学、图书馆、情报与文学、教育学等学科评审专家会。
5月12日,在昆明理工大学主持云南省院校合作人文社科项目“搭在云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国际化教育平台对策研究”,任专家组组长。
5月20日,参加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论文答辩会,任答辩委员会主席。
6月11日,出席在北京金龙潭饭店召开的“智能教育与教育均衡发展”百县示范建设工程规划论证报告,任专家组组长,主持了专家会议,会上作了“创造新时期教育的春天”的讲话,并任示范建设工程领导小组成员。
6月18日,出席云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专家评审会,任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学科专家组组成。
8月2日—3日,出席在昆明滇池会堂召开的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会上云南省科联聘为顾问,并颁发了证书。
11月2日到临沧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作“双语”强起来“走入新时代”学术报告。
11月4日出席云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语言学科“专场”作了汉语与世界的学术报告。云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语言学科专场开幕式上滇西科技师范学院院长王德强教授代表学校向骆小所教授颁发了首席专家聘书。
11月17日,在大理大学作“自然语言:科学”
11月17日,在大理大学任专家组组长,主持国家语言委员会“十二五”重大科研项目“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使用普通话教学状况研究”结项鉴定会。
12月12日出席在西安召开的世界孔子学院大会,来自世146户国交1638所孔子学院课堂的中方和外方院长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致辞。
12月13日出席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307会议室召开的世界汉语学会第十届常务理事扩大会,中国专家崔希亮、姜明宝、骆小所、马前飞、张建民、朱瑞平,外国专家刘骏、刘乐宁等13人出席,另邀请理事6人,特邀嘉宾1人。
12月16日在云南民族大学出席2017年度国际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缅泰老越印六国跨境傣泰语言比较研究》,开题报告会,本项目由云南民族大学教授杨光远教授主持。
2018年
3月2日在云南省委党校主持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等专家会,预评审云南省国家学科基金申报项。
5月19日参加华东中师大博士研究生博士论文答辩会,任答辩委员会主席。
6月13日在昆明参加云台艺术作品展暨文化艺术论坛会。台湾洪秀柱率团参加。
8月5-7日出席在北京裕龙国际酒店召开的首届中国智能教育大会,主持了8月7日第二场的报告会,并作了大会闭幕式的总结报告。
9月15日在昆明云南民族大学呈贡校区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云南直过名字语言研究的考题报告。
10月27-29日出席在昭通学院召开的云南省2018年年会,在开幕式作了“语言研究走进新时代”的致辞,会上作了“艺术语言研究的意义”的报告,会上接受了昭通学院聘为客座教授的聘书。
11月7日-9日出席在北京大学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北京大学首届世界汉语研究会,8日下午主持了专题八的报告会,并作了汉语国际教育要重视对艺术语言的教学的报告,会期出席了学术常务理事会。
2019年
3月3日出席在云南省委党校2019年度云南省国家社科基金申报项目预评专家会,负责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汉语、少数民族语言、外国语言)的推荐评审。
3月13日出席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的民族地区语言智能研究与应用合作共同体建设会,作了智能教育对多民族云南教育的重要性及语言学者的时代担当的报告。教育部副部长、国家总督学、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出席会议并讲话。
5月25日参加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博士论文答辩会,任答辩委员会主席。
6月12日出席参加云南财大附中召开的云岭松2019年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经典课讲解大赛复赛评审专家会,会上作了带着学习和欣赏和眼光对待每户参赛者,用细微比较排序的方法评出了优胜者的讲话。
7月25日-27日在昆明翠怡酒店参加云南省干部学习等级标准、测试办法及教材编写大纲专家论证会。
9月21日出席主持了在民族大学呈贡校区高明杨教授等的国家社会科学项目。“科举制对云南古代文学的影响”的开题报告会。
10月11日在云南师范大学参加原一川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课题“脱贫攻坚战背景下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多语与贫困关系实证研究”开题报告会。
10月29日出席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举办的第二届语言学校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作了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几个问题的主题报告。
11月1日-3日出席云南省理事会年会暨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开幕上作了汉语国际教育的时代意义的致辞,大会上作了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专业建设中的几个问题的报告。
12月8日-11日出席在长沙召开的2019年国际中文教育大会,会上作了国际中文教育与国家的软实力的发言。
12月18日出席在广州召开的首届大学生写作与沟通语言智能训练研讨会,会上作了智能教育与新时代的报告。
2020年
《汉语国际教育要重视艺术语言的教学》,云南师大学报,“对外汉语教育与研究版”2020年1期
三、骆小所教授主要获奖及荣誉
●2006年《艺术语言再探索》获云南省2005年度优秀社会科学二等奖
●1991年《修辞探究》获云南省1979~1989年度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1992年《现代汉语》(合著)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
●1993年“现代汉语课程系统建设”获云南省优秀教育成果一等奖
●1994年《艺术语言学》获云南省1990~1992年度优秀社会科学一等奖
●1994年被授予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オ
●1995年《试论原始思维、儿童思维和修辞》获云南省高校第四届科技成果二等奖
●1996年被授予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1997年《现代修辞学》获云南省1993~1995年度秀社会科学二等奖、云南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1997年获教育部曾宪梓基金二等奖
●1999年《现代语言学理论》获云南省1996~1998年度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0年《语言美学论稿》获云南省1996~1998年度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2001年被评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2001年《修辞学导论》获云南省1999~2000年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2年“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21世纪语言课程体系建设”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4年“国外汉语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探索”获云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3年《中国云南省语言地理研究》获云南省第十六次哲学优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