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 之 囧
岁月匆匆,年复一年。年的故事很多,多的浩如天上繁星,故事里有你有我,每个人都有难以忘记的趣事。
白马河上游西岸有个小山村,山村的繁衍如白马河水源源流长,繁衍中留下很多故事,我把小时候记忆中苦笑不得的故事分享给大家,虽然如今的山村已经是物事人非,但哪些欢快的年味还在脑海时常涌现。
八十年代初期,人们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年集是农人忙里偷闲最开心的去处,大人孩子忙着置办年货,添置新衣,孩子最乐意去的是年画地滩和炮仗市,去炮仗市主要是抢拾哑炮,懒孩是这个山村最不着调的一个皮孩,只见他穿着一件黑色棉袄,戴一顶三大页破棉帽子,冒着“枪林弹雨般”的爆炸声,钻进炫耀自己鞭炮的商贩们互相攀比燃放爆竹的浓烟之中。他抢到了几个未响的炮仗带着浑身像着了火一样的满身硝烟跑出来,又一次一次钻了进去,可这一次他的帽子与脊背都被炮仗炸出几个破洞。揉灭破棉花冒烟的地方他再次冲了进去,不多时他嚎叫着跑了出来,只见他左手紧托着右手,痛的他嗷嗷直叫,原来他抓到一个指头粗的炮仗在手心里爆炸了,这可伤的不轻,手掌炸裂几道烂口子,黑糊糊的流着血水。那孩本来就皮实,他也没去卫生室,就找了块破布缠了缠手,把胳膊用块破布条吊在脖子上,没有治疗,过段时间也自己好了。

过年是人们最重要的节日,那是很多规矩,很多讲究的,年三十下午每个家族都相约去祖先坟地上坟,是一种很隆重的仪式,意思是去请先人们回家来和后人一起过年,这种传统就不在此表述。下午山路上一群群相约去祭祖上坟的人们,人群中自然有孩子跟随,这也是孩子们最欢乐的事,一路上不断的用他们最乐意的方式燃放鞭炮,那不是,几个男孩子又在恶作剧,把炮仗插在一坨狗屎上点燃了,由于炮仗引信太急,几个穿着新衣服的孩子们刚转身炮仗就爆炸了,他们的后背星星点点一身的狗屎,大人们斥责着,也有前仰后合大笑的。
晚饭后,女人们开始忙着准备包饺子了,男人则邻里本家忙着去串门,有的喝酒,有的打扑克,这个夜晚是不睡觉的。但是有一条很讲究的规矩就是这个晚上说话要特别注意,一句不好不吉利的话都不能说出口。
大恩的娘和妹妹在家准备年夜饭,妹妹勤快,剁好了饺子馅需要再和面,她不经意的随口问在忙着的母亲:“娘来?是我活(和面)还是你活?”,她娘一听吃了一惊,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回过神来生气的说:“你活(和)你活(和)吧!”。说来就这么巧,过了年没出几个月她娘就真的病故了。
那个年代还是讲究破除迷信,提倡新风尚的。除夕时分都有各种仪式祈求来年顺顺利利,平安幸福。但村干部是根据上级要求要劝导大家破除旧规,这不是,村书记领着一帮人员在村里转悠,见到村里老学究正端着盖顶(农村用高粱杆订制的一种当饭桌在炕上吃饭的)出门来迎接财神了,老学究刚把贡品摆好,书记过来了责问:“老学究!你在干什么?!”老学究一看尴尬的急忙收拾起来转身离去,一边歉意的回答:“不干啥,不干啥,狗反动!狗反动(闹着玩的意思)”!
吃过年夜饭是大家最忙的时候了,你来我往去拜年,当然都是辈分大的在家里摆好酒菜和瓜果类等着小辈们拜访,再后就是同门兄弟互拜。

敏茗是村里最小的辈分,他吃完饺子急不可耐先下炕准备跟父亲和哥哥出去拜年,可他一出房门(内间)他惊吓的差点喊出声来,两腿跨在门坎上急乎乎的指着当门叫出了声,父亲回头一看笑了,当门正堂是供祖宗牌位的位置,这个时候凡是进门本家都要磕头拜祭的。原来当门里跪着一位白发苍苍,长白胡子的耄耋老头,难免敏铭吓了一跳。这是老宋家的一位八十岁老人走错了门啊!
过年是最隆重的节日,也是最快乐的节日,难免有很多规矩,很多时候会有让人尴尬可笑的故事。不知您有什么可以成为茶余饭后一笑而过的年的故事,不防讲来听听。


作者简介:陈瑞明,网名/东山之月,《六汪文学联合会》副秘书长,《西海岸楹联学会》副秘书长。青岛西海岸《诗歌学会》会员,《青岛子衿诗社》社员。爱好广泛,散文诗歌作品千余,有发表并刊发不少网媒。
性情豁达,直率本真,又不失优雅,曾经拳不离手,更是爱好民族乐器,年轻时在军营度过,在大熔炉的每一分钟都在如饥似渴的学习中。退役后,曾是乡最年轻村官。一心为民,刚直不阿。
直至今日,以最开心的态度生活,让淡然的日子充满诗情画意。借助网络不断学习书画,尤以写意牡丹为主,为单位及朋友们作画百余。
理念是:快乐生活,认真工作。
学无止境,让自己在学识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让一切美好伴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