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的遗产
——当红军的阿婆你在哪儿
原创 陈昌华
一顶破旧的军帽,
两块珍贵的银元。
这是阿婆一生的珍藏,
也是阿婆最后的遗产。
阿婆断断续续的讲述,
把我们带回了八十多年前。
那是娘子军最后一场战斗,
仅存的姐妹围着重伤的指导员。
打开鲜血染红的挎包,
指导员给每人发了两块银元。
她命令大家分头突围,
这银元就是安家的盘缠。

大难不死的阿婆,
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从此以后隐姓埋名,
一直躲藏在丛林深山。
无论日子多么困苦,
无论生存多么艰难。
她都没用这两块银元,
她都保持着自己的信念。
孤身一人的阿婆进了疗养院,
最后的人生旅途就要走完。
她要把银元交了党费,
她要把军帽留作纪念。

疗养院的护士流着眼泪,
告诉阿婆,你不是党员。
自从阿婆只身突围之后,
和组织的联系就此中断。
阿婆根本听不进去,
她说从参军那天她就是党员。
这些年她虽孤身一人,
但还属于娘子军连。
接过阿婆戴过的军帽,
收下阿婆珍藏的银元。
疗养院的院长热泪盈眶,
他怎能拒绝这最后的心愿。

从此,在娘子军的军史馆,
人们都能看到这军帽和银元。
阿婆留下的这份遗产,
还在和娘子军军歌一起流传。
2016年9月5日
陈昌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协会员。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中国宝安集团品牌部部长,《宝安风》杂志社社长。现任深圳市出版业协会企业报刊专业委员会荣誉会长,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委员会秘书长,深圳一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作品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飞天》《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
著有诗集《印象与烙印》(兩卷)《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文集《企业咏叹调》主编专著《中国企业报刊大全》诗集《诗路花语一一洛阳七十年诗歌选》合著报告文学集《托起神剑的丰碑》长篇报告文学《东方辉煌——中国宝安集团成功之谜》执行主编《平乐正骨史话》执行副主编《深圳十大文化名片》诗歌、歌词多次获省级文艺创作奖。
出任五集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十八集电视剧《白居易》制片,电影《砚床》制片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