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行(原创)
文/赖德斌(天津)

作者:赖德斌,1952年生于天津.塘沽。1969年上山下乡。1979至2013年在党政机关供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巜没有绯闻》《天殁》小说集《转亲》《人在仕途》诗集《寻找懂你的人》《落叶也很美》等。

1.鸣沙月牙湾
一片荒漠无人烟的寂寞
遥远的懂憬幻梦中
喧闹的脚步声里
走进宁静的一泓秋水
不承想
连绵的沙器似的山峦
我望见
倒映着山影的清泉
是月亮
印在山里的影子
神奇、羁绊住游人的脚步
沒有了声息
却听见沙鸣和驼铃声声
似近似远
定格在沙棘和红柳之间
一种历史的沉重、虚纱中
让我想起,丝绸之路
在这里
在这月明与星疏的夜晚
漫过沙原的凄凉幽婉的埙中
多少泪水
在清冷的泉水中沉淀
风掀沙起、悲欢离合的过去
一起写进敦煌的历史
每一页
都洇着月牙泉的水印
细沙、在指缝间滑落
从那扬起的五色沙中、担忧着
月牙湾水的消逝、让人心寒
呼喊、放慢匆匆的步履
让那湾清澈的泉
漫上石砌的堤岸、隐隐天籁
在鸣沙山的攀登中、
一声牙泉风铃
惊动沙响
2.走向沙漠
——从玉门关到阳关行
千里戈壁是梦,记忆中的古烽燧台
残破的关隘
不能再现丝绸之路,那串串的马帮驼铃
偶然间
几只黄羊,在骆驼刺中奔跑
却不见
狼烟四起在沙原。
我们希冀发掘祖先的足迹
曾经奢华,让民族笼罩在卓越的光环
断壁残垣,千年风雨的呑噬
埋进去
多少怨魂,有白骨作证
折戟沉沙,沙场秋点兵
换来今天的凭吊,艰难行进
日落荒原,一湾水中的芦苇
是生的象征,而去叹息
春风不度玉门关
大漠中行走,骄阳下
也有海市蜃楼,
攀上颓废的阳关古塞,一种沉重的情怀
从心底
告诉,过去的重镇
只剩下残破的汉砖和陶器
摸着那古道的断墙,就能听到
金戈铁马的嘶鸣。
从沙的光射中失落的
圣贤的诗句
写就着辉煌沒落的荒凉
那惊天动地的悲号
从远眺的绿洲中唤醒民族的自尊
面对古塞
于是,劝君更尽一杯酒
也许,西出阳关无故人
但我们还在依然热爱,执著地
走向沙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