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赵之逵, 当代诗人,鲁迅文学院89级高级班学员,1989年在"现代诗社团大展"中被评为"桂冠青年诗人",玉溪师范学院商学院客座教授,《诗天子》诗歌平台总监,《洛阳诗人》执行主编,《半岛诗刊》常务副主编,《北极星文学》现代诗诗歌主编。诗作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诗选刊》等全国各级刊物和诗歌平台,选入《中国当代文学选本》(中国政府出版品国际营销平台)和《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专栏等,1992年出版第一本个人诗集《流动的光斑》。现受组织委派到山乡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诗观:诗言志,矣传情,当下中国,正值盛世,举世瞩目,当歌之!为诗者,就是要心存阳光,即便在阴雨天,也要让诗,发出正能量的声音。

赵之逵诗五首
1.善果
每年的采收季,果农小张
都要给每一棵梨树,留上几个梨
除了圈养的鸡,小张的果园里
有多于其它果园数倍的鸟,飞来栖息
比如浑身药用的屎咕咕
比如毛色灰褐的斑鸠
有的,还是国家保护二级
去年冬天经过梨园,我以为
这几个挂在梨树上、不再采摘的梨
一定是品质出了什么问题
直到万物凋零,叶落尽
直到过了迁徙期,直到看见
梨园附近、那些依依不舍的鸟
我终于明白了小张的善意
加持了爱的梨果,能
帮助不会农耕火种的鸟类
扛过寒冬的凌厉
(2020年9月1日)

2. 白茅
草有草的坚守,比如田埂边
这一丛丛顽强的白茅
粮食都已经归仓了
还替土地,守护着世代的丰收
深秋的风冷得不近人情,不如白茅
那怕是走在人迹稀少的山坳
每次都会慷慨地,对我们友好招手
不算富有的白茅,一直
向从山外、来山乡扶贫的我们
频传着富含亲情元素的问候
老根处的黑,让我看出了
这是一丛曾被村民烧灭,春风吹来
又蓬勃发枝、始终牢记着使命的白茅
很多时候,白茅一身谦卑
茅穗总是低垂,象我们家遇见生人时
总是夹着警惕性尾巴的小狗
多么智慧的山茅草啊
在安身立命这大千世界前
事先学会了低头
(2020年11月5日下午7点半写于脱贫攻坚驻村地小石桥村委会 )

3.走进石门峡
说是来寻山水
实则,是来洗肺,也洗心
清幽的峡谷里
流淌着终年澄澈的水
才入谷,一缕带水的风
便吹散了舟车劳累
仿佛世外高人
一语解开所有纠结
山野到处是我们祖先的足迹
我们一而再三、在喧嚣繁杂中迷离
心肺,都需要这样
毫不费劲、自由舒坦的呼吸
正如现在
愉快行走在石门峡谷底
手机也腾空了身体
不接收任何,来自俗尘的信息
(2020年8月2日)

4.心愿
身在云雾中
还有什么不能看穿
2438米的海拔
能形成有别于平原河谷
不一样的思想
来了些人,又走了些人
如此刻的雾聚雾散
应邀,新华书店的史总
穿过一身溃疡的北前路
来到小石桥彝乡
要帮助山乡人民建一个
现代化的乡村书院
这是史总和我共同的愿望
好让整天埋头耕作的村民
看到龙马山以外,还有更高的山
雨是昨夜的笔迹
停在青翠欲滴的叶上
通过鸟语,我读懂了花香
(2020年11月5日中午写于脱贫攻坚驻地小石桥村委会。)

5.蓬勃的树,都是一路成长、一路分岔
要感谢向你提出批评建议的人
珍惜这份行将绝迹的善良和纯真
他看见了你看不见的自己,说出了
别人都藏在心里面、不愿说出来的话
要致敬前人走过的路
感恩每一道、向我们敞开的门
要象看待成功一样尊重失败
每一个努力的过程,都是花样年华
要包容瓜果的一点点私心和浮夸
允许精神层面上的指鹿为马
要学会接纳闲言碎语
向变色龙,学习适者生存的方法
蓬勃的树,都是
一路成长,一路分岔
( 2020年10月25日)

本期荐稿:雪野(中国)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本期配图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