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叶德庆,居住上海。新作刊发于《诗潮》《诗歌月刊》《延河》《鸭绿江》等报刊;出版诗集《天砖》《人间袈裟》;入选《中国诗歌年鉴2018-2019卷》《2019年中国诗歌排行榜》。
生活需要这样一盏小马灯(外四首)
作者 |叶德庆(上海)
我是幸运的,生活中从来不缺少
灯。我出生的城市和我生活的
地方,灯火通明,即使下雪
或者落雨,也会有一个虚幻的光圈
刮风也会给灯左右摇摆的
无限遐想。有一次三更
喇嘛领着我至寺庙
深长、幽暗,遥远处有一盏
酥油灯,忽明忽暗
在我人生的另一条路上。
我没有凿壁偷光的故事
也没有囊萤映雪的传说
我需要一盏小马灯
祖父曾经从私塾里
把孩子一个一个地送回家
手里拎着一盏灯,从街头亮到街尾
那是一盏抽象的灯。
生活需要一盏具体的灯
挂在紫竹园的篱笆上
听竹笋拔节的声音;
搁在我的船头,照耀满船的鲜花;
屋檐下的麻雀,在灯影下
生儿育女;黑蚂蚁借着灯光
逃亡一场大雨
生活需要这样一盏小马灯啊!
一盒火柴可以点燃五十次
小马灯的火苗总是能正确的找到方向
比脚步先期抵达拐弯处。在十字路口
图谋不轨的人影无处逃遁
把捻子拧到最小的时候,虽然如豆
也比天上的星星闪亮
一盏小马灯,挂在灶台的烟囱上
照亮过祖父,照亮过父亲,照亮过我
照亮过楚河汉界来来往往的臣子
我需要冷静一下,小马灯此刻挂在
院子里,没有派上用场
也许点亮一次之后,一直搁在那儿
终老。我想和自己聊一下小时候的
场景:我的祖父拎着小马灯
我的父亲把我扛在肩上,进城
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小马灯
2.摆渡者
把一湖水归隐到芦苇中来,渔船像寺庙的
废墟。几只鸬鹚在相互打听
乡关何处
芦花可以白首,芦杆可以藏起来
不做别人的凉席。
渔民冬闲,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鸬鹚在思念水域
每一只鸬鹚都在温暖自爱,眼睛里有
微弱的火苗。翅膀里藏着羽绒般温柔的
文字。
可是,那个收羽毛的人走了又来
那个养鸟的人带着金色的脚镣
住在岸边的民宿里
鸬鹚啊,
背负着无数条鱼的性命
一直有人想要鸬鹚的命
有人想把鸬鹚关进笼子里
站成两排的鸬鹚
如同紫禁城押往南蛮的囚犯
等待冬天过去
过渡到南方
3.夜夜夜
夜深的时候,适合讲爱情
仿佛一件奢侈品,夜深了
拿出来看看
“还是不要见面吧
许多爱情,止于见面。”
“许多爱情故事,就是没有发生,
才永恒的。
真害怕,见面以后,会失去你”
这些似是而非的黑色文字
使我想起一棵失去叶子的石榴树
剩下一颗裂开的石榴,挂在枝头
像灌顶过后,开挂到一半
夜晚的风习惯倒灌在脖子里
酒后除了吐真言
还容易着凉。
修练多年的定律,东倒西歪
满地的月光都是捧不起来的百合花
天太冷,有星星划过算不算孤独
有亲人等候,叫不叫寂寞
有时候,一阵冷风可以吹醒
做错事的人,说一声
罪过!然后双手合十
可以想象,这么漫长的冬夜
如果没有爱情,多么冷啊!
可以理解,为什么微醺薄醉之后
说一些比爱情更进一步的话
可以取暖。
这样的时候,使人想起半辈子的不易
想起石榴里面
甜蜜的东西
被那些飞来飞去的鸟
掏空。
夜夜夜
多么美好的夜啊,月光在一杯酒中
荡漾。两颗星星宿在其中
被黑夜特赦的语言,换个流浪的地方
4.篁庄村的二十二点
月亮吻过手背之后
万物晚安。
篁庄村的民宿即将打烊
分离的人抓紧时间挨个拥抱
二十二点,月亮斜挂在夜空,最好看的样子
篁庄村的柏油路斜身而过
有人自始至终斜挎着布袋
篁庄村在山顶
一盆兰草在民宿前斜着
一棵三角梅斜生在墙下
斜着身子告别的样子真好看
仿佛月亮吻过万物之后
一些眼泪斜挂在食指
5.紫竹调
紫竹六棵,占地二尺,几乎一丈高
种在东边的墙下
指望紫气东来
相信素食主义,但不可居无竹。
不等东风,有竹的地方,风生水起
种竹一日
松土,浇水,培土
扶竹的时候,知道竹细
新竹更瘦
喜阴,喜静,喜水
喜欢与岩石抱在一起
等紫竹三丈高的时候
我已经老了
也是这样的秋天,收拾满地竹叶
取一根带根的紫竹,做一根拐杖
拄在竹下
本期荐稿:雪野(中国)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