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2010年代
陈昌华
2010年代。六十而耳顺,
我们已成为
名符其实的老人家。
船到码头车到站,
终于光荣退休回家。
就象“一封家书”唱的那样,
“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
该歇歇啦,该歇歇啦!
不再上班下班,
工作全部放下。
不用再把心操,
不再管这管那。
不再忙忙碌碌,
开始遛遛达达。
不管习不习惯,
只带孙子玩耍。
想睡多久睡多久,
想干点啥就干啥。
只是有时睡不着,
睁着两眼打呵欠。
孩子嫌我有点囉嗦,
老伴嫌我有点邋遢。
腿脚有时不太灵便,
脑子有时有点乱杂。
有时丢三拉四,
有时自顾不暇。
公交车上,开始有人让座,
各种毛病,开始让你招架,
各个零件,年久失修,
走路一远,就觉得疲乏。
小朋友们都叫爷爷,
景区门票开始半价。
一切都在提醒你,
我们老啦,我们老啦!
该去的总是要去,
该来的终归会来。
年轻没当过孬种,
老了有什么可怕!
有的同学学摄影,
有的同学学画画,
有的喜欢跟团游,
有的喜欢玩自驾。
还有一对老夫妻,
箱子一拉就出发,
说要逛遍全中国,
还要走遍全天下。
我老伴也参加了
小区合唱团,
居然唱到了维也纳。
挺严格,隔三差五就上课,
有事也不准请假。
有的当了义工,
照料有需要的人,
总是一声不响,
走了东家又去西家。
有的单位返聘,
贴补一些家用,
挣点小钱零花。
老有所为,何乐而不为,
就算是个“老财迷”吧!
有人做了美容,
有人染了头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男的又象一棵松,
女的又象一朵花。
最美不过夕阳红,
“老来俏”引来人人夸。
有人喜愛群聊,
聊的昏天黑地。
有人喜欢小酌,
一聚就会喝大。
有人爱舞宝剑,
雄风不减当年。
有人爱打太极,
打出英姿焕发。
有人爱跳广场舞,
跳的身材苗条。
有人爱打扑克,
天天如期而至。
有人爱下象棋,
总是捉对厮杀。
有人爱拉二胡,
沉浸自鸣得意。
有人舞文弄墨,
激情尽情抒发。
有人喜欢读书,
读的泪流滿面。
有人爱看电视,
关注天气变化。
晚年的兴趣越来越多,
学习的劲头越来越大。
五花八门,九九归一,
只有这样,才能
越活越年轻呀!
尽管已不再管事,
但多年的习惯很难更改。
每晚必看新闻联播,
每早必听新闻广播,
国家的大事小情,
还是很关心牵挂。
虽没用苹果手机,
但得知56岁的乔布斯病逝,
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
还有一个巨大反差一一
那边,联合国宣布70亿人口,
如果再不控制,
地球会不会爆炸。
这边,中国宣布全面放开二胎
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
面对钓魚岛的风波,
中国的第一艘航母
用下水回答。
读一读莫言的小说,
看看它怎么打动了
诺贝尔奖的评委。
聊一聊中原的崛起,
该怎么跟上
西部大开发的步伐。
念一念“十八大”的公报,
为新一届领导人的当选
鼓一鼓掌。
赞一赞反腐的风暴,
把老虎和苍蝇一起痛打。
听一听“神十”的宇航员
在太空的授课,
看一看“玉兔”登月
在宇宙的潇洒。
关注着“习奥会“的见面,
操心着两人谈些啥?
“一带一路”,构筑着
横跨欧亚的“中国梦”,
国家公祭,永远铭记着
那场“南京大屠杀”!
我们愤慨,香港“占中”,
有人把“基本法”粗暴践踏,
我们欣慰,经济下行,
退休的工资还在年年增加。
大病保险,覆盖了全部城乡,
天津爆炸,揪心着整个国家,
抗战70年,老兵们挂上了
国家主席颁发的纪念章,
胜利大阅兵,全世界都看到了
中国排山倒海的步伐!
女排第八次夺冠,
让我们重温久违的欢乐,
屠呦呦获奖,在诺贝尔
医学奖的史册上,
留下了一段东方女性的
传奇和佳话。
“风声雨声读书声”,
我们声声入耳,
“国事家事天下事”,
我们事事牵挂。
虽说是,有点八竿子打不着,
到头来,还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该出手时早出手,
该收手时就收手吧!
有那么多国家栋梁,
支撑着这座大厦,
有那么多年轻后代,
在那里添砖加瓦。
还用再操什么心?
还有什么放不下!
转眼就是百年,
我们已经花甲。
六十而耳顺,
不管什么声音,
不管顺不顺耳,
我们都要洗耳恭听,
我们都要用心接纳。
世上没有常青藤,
世上也没有开不败的花。
已经“夕阳西下”,
但我们不喜欢
“枯藤老树昏鸦”,
我们只欣赏
“小桥流水人家”。
老伙计们,珍惜生命吧,
珍惜我们剩下的时间,
想干的事,赶紧干吧!
没了的心願,赶紧了吧!
老伙计们,善待别人吧,
这辈子,我们善待过
太多的人。这一点,
我们还需要继续发扬光大!
老伙计们,善待自己吧,
一向只知道吃草挤奶,
付出和回报总不成正比,
总是有人说我们太傻。
老了,我们终于想明白了,
该对自己好一些啦!
还能爬动的山赶紧爬吧,
还能去的地方赶紧去吧,
还想吃的佳肴赶紧吃吧,
还想喝的美酒赶紧喝吧,
还想念的旧情赶紧念吧,
还想说的话赶紧说吧!
老伙计们,一切都还不晚,
一切都还来得及!
小草要吐新绿,
老树要发新芽。
还记得路遙说过的话吗?
“早晨从中午开始”,
那我们就把晚霞
当成朝霞!
陈昌华,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中国宝安集团品牌部长,《宝安风》杂志社社长。现任深圳市出版业协会企业报刊专业委员会荣誉会长,深圳一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著有诗集《印象与烙印》(兩卷)《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文集《企业咏叹调》主编专著《中国企业报刊大全》诗集《诗路花语一一洛阳七十年诗歌选》出任五集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十八集电视剧《白居易》制片,电影《砚床》制片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