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随刺猬先生游学》之四:
诡异的山林黄昏
这天傍晚,刺猬师徒在一块大山石上静坐,西天晚霞如血,一轮硕大的红日静静悬挂,一群野鸽在高空围绕红日盘旋飞舞。刺猬先生看得出神,徒儿们也看得出神。一位刺猬大婶领着一群孩子从山顶上下来,每人身上都背满了红红的山枣,望见山石上的刺猬师徒,远远招呼道:“刺猬先生,又在讲你的大道理啊,山顶上的山枣熟了,快去享用吧,大道理填不饱肚子!”正说着,刺猬大婶一行走到一陡坡上,个个慌忙缩成一团,吆喝着骨碌碌滚了下去。
于是,刺猬师徒决定到山顶享用山珍晚餐。他们一行来到山顶,哇塞!一片红彤彤的茱萸果弥漫山梁,好像落下了一片晚霞。刺猬师徒惊呆了,看得出神,再往山下望去,苍翠的松林浸染着晚霞像一片静静的海洋,山腰上一圈金黄的银杏树像给大山束上了一道金腰带,金腰带下面一片红叶树像火红的锦绣,山脚下的大水塘明晃晃的像一面神仙的大镜子。刺猬先生感叹道:“好一幅大画啊!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弟子们采捡来板栗、茱萸、山枣、枸杞,还有几只可口的西瓜虫、金龟子来敬奉先生,刺猬先生却沉浸在眼前的美景中神思恍惚。他用略带颤抖的声音对徒弟们说:“你们看,这山野各种树木的分布、红黄绿色彩的搭配,真乃鬼斧神工啊!大自然不但供养我们生命,还让我们赏心悦目。一只有学养的刺猬和只知道填饱肚子的刺猬的不同就是他们经常会被造化的美感动:有的刺猬眼睛里只有美食,有的刺猬眼睛里除了美食还有美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但是它却有自己的代言,人类中的诗人,还有我们刺猬界的精英们就是天地大美的代言啊。他们最容易被感动,他们最懂得感恩,他们是天地的使者。”

言谈间,一人荷锄从山道走来,只见他衣衫虽然破旧,却宽袖飘飘;面目虽然清瘦,却自有一番风流。他把手里一大束菊花小心翼翼放到山石上,席地而坐,摘下腰间的酒葫芦,仰头喝了几口,起身对着远方的晚霞朗声吟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刺猬先生悄声对弟子们说:“别惊扰他,这人是陶渊明,辞官归隐呢,他是个大诗人,最出色的天地使者呢!”
说完,刺猬一行起身往山下走去。走至山腰,忽然有长啸声穿林樾而来,这啸声如凤凰长鸣,如龙蛇穿云。刺猬师徒蓦然驻足回首,刺猬先生说道:“刚才见了陶渊明,弄不成大隐士孙登也在此山之上?当年他曾用这啸声送造访他的阮籍下山呢。”言罢,随口吟到:“几回欲奋飞,踟蹰复相顾。孙登长啸台,松竹有遗处。”然后,连连摇头,说道:“怪哉!怪哉!这是梦回东晋啊?真乃山川有神,知音相会啊。”自从前世梦化蝴蝶,他就对时空的界限有些模糊,所以,对刚才的奇象虽然疑惑却也没太上心。

山腰一竹林,有清溪蜿蜒穿越,绿竹竿竿挺拔,清气浮动。忽有琴声铮铮从林中传出,琴声激越苍凉,慷慨悲怆。刺猬先生驻足聆听许久,仰天长叹道:“嵇康临刑一曲,《广陵散》已成绝唱,奈何今日复能聆听?”随口吟道:“先生人中豪,志不肯司马。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写。”吟罢,蹒跚离去。
走到山脚,有弟子提议去水塘饮水,刺猬一行往水塘方向走去,水塘与山麓交接处有一小洲,小洲上长满芦苇,芦苇开满了红红的芦花,芦花深处有一小草屋,草屋前面一人正伏在一张简陋的木桌上书写,旁边一只小狗安静地趴着。只见这人起身,点燃烟斗,拿起刚才写的文稿朗声读到:“时间只是我垂钓于其中的溪流。我饮溪水,当我饮水的时候我看到水底的沙,发现河流是那么的浅。它的浅浅的流水逝去了,可是永恒留了下来,我要更痛饮一番。到天空中钓鱼吧,天空的底层镶嵌着卵石般的星星。我一个也数不出来。”
听了这人的朗诵,刺猬先生几乎把下巴惊掉了。他颤抖着声音说:“怪哉!怪哉!怪哉之至哉!怎么连西洋人梭罗先生也来到这山上了?”话刚说完,只见面前的老槐树里走出一位白须飘飘的小个子老头儿,他很诡秘地笑了一声,悄声对刺猬先生说:“嗨,刺猬先生!我是这里的土地神!”刺猬先生恍然大悟地说:“奥,老顽童,原来这一幕幕都是你导演的啊!”土地神说到:“我是顺着你的心灵暗示变幻出来的。”

言谈间,再定睛看那位伏案书写的卢梭先生,已经变成了一位戴着眼镜捧着书埋头阅读的青年后生,他读的书正是梭罗的《瓦尔登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