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1990年3月17日午夜12点半,在美国洛杉矶市好莱坞山顶上一座雅致的豪宅里,张学良原配夫人于凤至因心脏病离世,享年92岁。从1940年赴美就医算起,她在美国整整度过了50年。这50年里,她不仅一个人照料3个子女,而且还凭着坚强的意志战病魔、炒股票、投资地产,由罩在丈夫光环下的民国时期东北第一夫人转变成一位杰出的事业家,为子女、也可以说是为张学良积累下一份让人难以置信的家业。“救汉卿,我要奋斗到最后一息”的信念牢牢地地支撑着她,她90余年的人生历程,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生死相许、什么叫忠贞不渝。
张学良和于凤至
四、买下英格丽·褒曼的别墅
孔祥熙来见于凤至时,特别嘱咐她不要在纽约、旧金山这些地方安家,说这些地方情况复杂,不利于张学良来美和家人团聚,他让于凤至选择其他城市的安静社区居住。不久,孔祥熙又托人捎话,告诉于凤至,洛杉矶好莱坞市的山顶上有一处房子出售,山较高,道路蜿蜒曲折,山上居民很少,非常适合居住,并说准备买下来送给于凤至居住。于凤至谢绝了孔祥熙的好意,但却自己来到洛杉矶看房。

好莱坞因风景迷人的好莱坞山得名,环境优雅的山上建有不同风格的豪华别墅,在此居住的多为好莱坞大牌明星、导演及富商,房价昂贵,且随着山势递增,越高房价越贵。于凤至一见此处果然如孔祥熙所讲,环境优雅、居民稀少,很适合张学良来美后居住。于是,不惜重金,一出手就购买了两处别墅。据张学良四弟媳谢雪萍女士讲,于凤至买的房子建在山顶,房后是悬崖峭壁,房前只有一条窄路通往山下,此处房产据说是著名影星英格丽·褒曼生前住过的林泉别墅,而于凤至买的另一处别墅则是伊丽莎白·泰勒的旧居,两处别墅相邻而居。
于凤至把两处别墅都按当年北京顺城王府内家里的居住样式布置起来。她自己住一处,把另一处留给张学良,希望有一天张学良被释放后,可以和赵四来这里居住生活。
五、呼吁自由引来离婚之变
身体全面恢复,住处也安顿好后,于凤至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营救丈夫的工作中。恰恰在这时,台湾的《希望》杂志刊出张学良撰写的《西安事变忏悔录》,接着台湾《民族晚报》也予以转载。当于凤至从朋友处看到这篇文稿时,她一下子震怒了,她的第一反应是,这篇稿子是假的,是有人在故意贬低张学良,损害张学良的声誉。她清楚地记得1940年她离开张学良时,张学良曾对她说过:“你记住,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地,我都不会承认自己有罪,如果将来有一天,有人说张学良认罪了,那么,这个人就是敌人。”
双辽市郑家屯博物馆悬挂的张学良和于凤至结婚照
在于凤至看来,张学良没有这么好的文笔。由此她推断,此《忏悔录》是假的,是在特务们的策划下,由御用文人所写,赵四出面誊抄而已,目的是将蒋介石在大陆失败的原因推给张学良和西安事变。
其实,于凤至有所不知,《忏悔录》的确为张学良所写,是在西安事变20周年时应蒋介石的要求不得不写的命题作文。最初是封长信,是上陈蒋介石谈西安事变经过的,叫《西安事变回忆录》,后来被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删改以《忏悔录》的形式发表。虽然杂志刊发不久即收回,但还是流传到了社会。
《忏悔录》的出现更激发了于凤至的斗志,她和美国的一些学者、议员不断奔走呼号,在美国掀起营救张学良的传媒大战。《洛杉矶太阳报》最先采访于凤至,谴责台湾当局违反宪法、违反人权,呼吁给张学良以自由。《纽约时报》也积极跟进,刊载长篇文章予以抨击。有的议员甚至准备将“呼吁给张学良以全面自由”的议案列入美国国会的议事日程。此举让蒋介石大为光火,对于凤至的做法极其不满,甚至动了除掉张学良的念头。最先洞悉这一内幕的是国民党元老、张学良的好朋友张群,在他看来,如果张学良和于凤至继续保持这种婚姻关系将会给张学良恢复自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他的这种考虑得到宋美龄的赞同,张学良对此也表示理解和支持。
于凤至(中)和宋美龄(左)宋蔼龄(右)合影
张群遂亲自飞往美国,说服于凤至与张学良离婚。于凤至对此极为反感,她与张群会面的经过,在她的回忆录里有详细记述。一见面,张群就开门见山说明来意。于凤至问他,你是政府派来的,还是汉卿派来的?张群回答说都不是,我是为汉卿的安危而来。张群说,汉卿现在愿意和赵四在台湾终老,所以才要办离婚的,并且说,这是他到汉卿家里和汉卿、赵四商议这件事时赵四说的。张群说完这番话,见于凤至不为所动,继续说,这些事都是你在美国闹的,政府对汉卿这样管束已经是很宽大了……任何时候,任何办法,汉卿如果擅自离开,离开之时就是他死亡之时。张群又强调说,你不懂这些,赵四懂。最后,张群临走前斩钉截铁地告诉于凤至:“无论你签字与否,政府都有办法,决不让张学良来美国去大陆。”
张群离去后,于凤至在电话中向张学良求证此事,张学良说:“我们永远是我们,这事由你决定如何应付,我还是每天唱《四郎探母》”。
为了张学良的平安,于凤至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但她至死都认为她与张学良的离婚是台湾当局强加的,是非法的,她在内心深处从未承认这个离婚,始终以张夫人自居。不好解释的是,宋美龄和于凤至每年都互寄圣诞、新年贺卡,宋美龄在贺卡上一直都称于凤至为张夫人。关于此,外间有许多说法,比较流行的一种是,宋美龄心里有愧,不忍再伤于凤至的心。
六、我的心永远属于汉卿
于凤至与张学良的婚姻属于父母包办的婚姻,婚前两人没有什么感情,可以说是先结婚后恋爱。于凤至比张学良年长,按规矩,她称张学良为“小爷”,张学良则称其为“大姐”,二人始终相敬如宾。于凤至曾对原东北军旧部郭维城说:“我婆婆死得早,张老帅既是我的公公又是我的婆婆,管我很严。每天都要按时奉茶、装烟,还要规规矩矩地站在一边听训。”婚后的于凤至既是贤妻慈母,又是孝顺儿媳。张作霖对她十分满意,她去东北大学文法科进修,就是张作霖主张的。

在张学良南征北战的几年中,于凤至作为长儿媳留守帅府,处理家政事务,协调张作霖几位夫人之间的关系,博得上上下下一致好评。张学良主政后,每每遇到重大事项时都与自己这位最信赖的大姐商量。在东北易帜等重大历史事件中,于凤至赞同统一、反对分裂,在协助张学良处理杨常事件中发挥了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对这一点,连宋美龄得知后都很佩服她。于凤至还自己出资创办东北大学家政系,兴建同泽女中,在家乡创办新民小学。当年辽西发生水灾时,于凤至骑着毛驴前去赈灾,一时传为佳话。她的家乡吉林大泉眼村,为纪念她,将当年她创办的小学命名为凤至小学。
张学良晚年接受唐德刚教授采访时,谈到了于凤至。他说,于凤至对我很好,她是贤妻良母。她在生第四个孩子时,得了很重的病,可以说是不治之症。于凤至的母亲和卢夫人一边准备后事一边商量把于凤至的侄女娶过来,以便照顾于凤至的四个孩子。我得知此事,坚决反对,对她们说,于凤至现在病得这样厉害,真的娶了她的侄女,等于是在催她死,那样她心里会非常难过。但两位老人坚持这样做,无奈之下,我答应他们,假如于凤至去世就娶她的侄女为妻,但现在不行。
也许是张学良对于凤至的爱感动了上苍,于凤至竟然躲过鬼门关,并奇迹般慢慢好起来。于凤至晚年谈到张学良时,不止一次对前去探望她的熟人说:“汉卿这人好啊,热情厚道,极富正义感,一生从不负人。我们夫妻感情一直是很好的……我生是张家人,死是张家鬼!婚姻虽然解除了,可是我的心始终属于张汉卿,只要他高兴,让我做什么我都没有怨言。”

于凤至去世后,安葬在洛杉矶玫瑰园公墓,墓碑上用英文写着:FENG TZE CHANG。CHANG翻译成中文即“张于凤至”。按照于凤至的遗嘱,她的墓旁留下一个空穴,等待着她永远的丈夫张学良。
于凤至故居纪念馆馆长:于至辉供稿
编辑:张凤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