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建国的诗集《枕边情诗》
作者|陈鸣鸣〔南京〕
读有的诗歌,读一遍就忘了。读黄建国的诗集《枕边情诗》,我读了两遍。其实第一遍读完,我和战友周游全国,旅行了几个月。黄建国的诗,是一直放心上的,当静下心来的时候,告诉自己,无论如何,再读一遍。读完以后,坚定了自己的坚信,黄建国是一位温润如玉的人,黄建国的诗歌温润如玉。
他的诗歌中,出现不只一个抒情对象,但主体是他自己,他的诗不激昂,他很想找个人说点什么,有很多人懂他,他也懂很多人,他像很成熟的成年男子一样,有自己在工作、生活之余对情调的思绪,他本身是位浪漫的人,但想象着浪漫之外的浪漫,但不逾矩,不逾规,不逾范。
他的诗歌中有一些小确幸,读后令人莞尔一笑。他应该是位有思想的人,但含而不露。从他的诗歌里,几乎能想象,他斜倚在枕边,对一天即将结束时,对自己的宣告:他写下一首诗,一天真的结束,醒来,一天真的又开始了。他不纠结,不梦里寻她千百度,可是,他的思想、他的思绪,他对生活中点滴的考量和权衡,他会在他入睡做梦之边缘,有预谋地用诗歌把一切释放出来。他不招惹谁,不得罪谁。不像有的作家、诗人,因为写爱情戓者丑化家人,家庭四分五裂。据说,老舍投湖自尽,不仅在于受到残酷的摧残、折磨,也完全缺乏家庭的关心和温暖,据说,老舍《四世同堂》中的大赤包,就是以自己的家人为原型的。
他对爱情、对爱、对责任、对思考不是视而不见,恰恰相反,他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圆润,一直在他的心灵深处,给爱一席空间。他可以说是,为作诗而作诗。这倒像一个真正的诗人,在表情达意、谋篇布局、思想呈现上是慎重的。
我对于诗歌的创作,有很多想法。
比如:
诗,源自于内心激烈纷争;源自于一泻千里;源自于完美启迪;源自于语出惊人;源自于思想体系。
(2019-06-25)
比如:
诗歌无外乎心灵和勤奋。纯净、通透、前瞻的精神和为“推敲”不遗余力的学习。艺术自来有“童子功”一说,诗歌创作也不例外。虽七步成诗二十八岁,但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可。
写完诗以后,会有片刻是平静。写诗的时候,一定是激动的,因为美好、忧伤、执著、解释、申辩、释放,还要像把花插进花篮,注重形式。内外兼融,交融并蓄。一切好诗的出现,就不难解释了。
(2019-06-28)
比如:
写小说,都一墨千金;写诗更是如此,一字千金、一字千钧、一字千情。
诗歌要有音乐美,择字造句的时候特别慎重,冗字赘语自然就没有。
(2019-06-29)
黄建国的诗歌比较符合我的诗歌理论。绝大多数优秀的诗人,恐怕也是这么做的。黄建国在我熟悉的诗人中,是比较熟悉的一位,我有理由好好读他的作品。他基本上是这些步骤:不打情骂俏,但心领神会,谁是他的爱人,谁是他的向往,谁需要他关心,对谁该幽默,对谁该上心,他得体分寸,正像他喜欢品咖啡,更为清醒,更有情怀,既不为爱疯狂,也不木里木古。本质上,他是个幸福的人,所以,写的基本上都是幸福的诗。
诗歌中难能可贵的是出现金句。李白的一千首诗作,有八百首是赠给友人、朋友的,但李白从不敷衍了事,几乎首首佳作,首首有佳句。一位优秀的诗人,理当如此,认真对待每一首作品。有的是天赋自然成,有的是后天勤研磨。
比如说,黄建国的诗歌中:“石头是老年的鸟/鸟是老年的石头”,“有限的人生配得上拥有永恒的爱情吗”,写秦淮河:“北面庙堂之气家国情怀厚德载物/南面纸醉金迷温软香玉儿女情长”,他对诗歌语言的驾驭能力和禀赋异质的深刻独特,为诗正像他为人一样,他轻启双唇,眼中放出清澈充满书卷气如森林中阳光不剧烈但必须的光芒。
可以想象,他在开始一天的早餐,他在漫步上班的途中,他的诗意就开始蔓延酝酿了,他有时候把爱比作树、比作花,各种各样的树、各种各样的花,他像对待爱一样对待生活;他像对待生活一样,对待爱。
(2021-01-05)
陈鸣鸣简介:女,笔名千山暮雪,二十年从军生涯,任职江苏省消防总队,当过兵、灭过火,上校警衔,著名军旅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入选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出生于江苏启东,现居南京,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文学硕士。曾任《火警》副主编,任《江苏消防》、《橙色风》、《东方潮》、《东方文化周刊》东方诗坛、《扬子晚报》“读书”等主编。她涉猎小说、散文、新闻、诗歌、评论、文物、摄影,发表作品500余万字,获中国青年编辑骏马奖,“恒光杯”公安文学优秀奖,中国作协“金秋”文学一等奖,南京机关作家协会“最佳诗人”奖、“优秀创作奖”,大江诗歌奖之“华语诗歌奖”、2020“优秀抗疫诗人奖”等多种奖项,荣获2015世界诗人大会“杰出女诗人奖”。被誉为“将爱情写到极致的中国作家”。出版著作:《心桥》(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年)、《定格的记忆》(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7年)、《我的爱情为谁》(作家出版社 2011年)、《像爱情一样的春天》(作家出版社 2011年)、《网络公安散文随笔精选》(作家出版社 2011年)、《消防历史的祛魅》(南京出版社 2012年)、《我这一生 就跟爱情过不去》(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年)、《精神之恋》(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0年)。主持国际东方诗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