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血浓于水
——深圳编年诗之1998
陈昌华
一半是调侃,说不到北京
不知道自己官小
一半是自嘲,说不到深圳
不知道自己钱少
还有更为极端的开涮
说深圳穷得只剩下钞票
用不着自我标谤
用不着推广介绍
很多人并不了解
但中国扶贫基金会知晓
1998,一笔500万的巨额捐款
就出自深圳一个
叫缪寿良的老板腰包
实践早检验了真理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先富也不值得夸耀
凉山的山水知道
彝族的同胞知道
当其中的100万元
为750户贫困家庭
翻盖了住房和学校
淳朴的彝族兄弟姐妹
向遥远的深圳献上了
祝福的歌声和舞蹈
还有一个殊途同归的故事
令太多的人完全想象不到
炙手可热的深圳动植物检疫局
位高权重,何等重要
56岁的局长贺方军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一生挤的是奶吃的是草
当癌症夺去他生命的时候
他所有的存款只有5000元
还有两个临时工的女儿
从此失去了父亲无依无靠
他就这么死而后已
他就这么平凡崇高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
他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
太多人灵魂的高下
他是好榜样焦裕祿的化身
他是新时代孔繁森的写照
正是这一年的金秋
一个喜讯让每一个深圳人
都无比自豪
商业卖血已成为历史
无偿献血已满足需要
孤陋寡闻,我真不清楚
偌大世界有多少座
这样充满爱心的城市
血浓于水,我真的佩服
这个才18岁的年轻城市
用血气方刚向世界宣告
神圣的博爱,从来不需要回报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丰收的季节果实熟了
林祖基和杨黎光,双双
获得了首届鲁迅文学奖
中国当代文坛的最高荣誉
深圳文化的最新坐标
郁秀的花季.雨季也紧随其后
拿下了金鸡奖一鸣报晓
开弓没有回头箭
年末,六大重点工程
同时开工,一起上马
乘风破浪正有时
风华正茂的深圳,
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建设高潮
陈昌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协会员,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委员会秘书长。作品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飞天》《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著有诗集《印象与烙印》《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主编诗集《诗路花语——洛阳七十年诗歌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