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旗
作者:李自立
此文故事中的主人公,一生已经从此结束。
杀猪宰羊上献饭,己亲厚友来祭奠。香蜡供果备齐全,儿女做给后人看。无论此生怎么活,传承遗风成典范。唢呐悲声碧云端,人生最后一顿餐。从此忠骨埋黄土,魂魄逍遥登仙山。

故事的主人公已经死了。
出殡送葬的队伍,沿着乡间的水泥混凝土硬化路面前进,凛冽寒风怒吼的清晨,随着送葬队伍的前进。狂风劲吹,撅断了好多灵旗稍头,灵旗的花絮漫天飞舞,犹如给开心的灵魂在引黄泉路,随着灵旗飘动,因为灵魂要去极乐世界,他要去过神仙的生活。所以,冥币灵旗,犹如天空刚才飞过的云雀一样,万物都觉得灵魂应该很开心!

然而,唯有亲人在悲伤,糊涂的人啊!
此时,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浑身孝服,手拄拐杖,银冉胡须,面目苍桑,老泪纵横,跟随送行的队伍之后,他哭的特别地伤心难过。一群人围着老人苦劝,而老人却不管不顾地嚎啕大哭,他边哭边喊:“哥呀,我的哥呀,你和姐姐,大妈都走了,这个世界上,谁还是我的己人(彬州南原,最亲的人就是己人)呀……?”旁边的人都在苦口婆心地劝说:“大,你再莫哭了,你哥活了八十七岁,耄耋高寿,已经是该死的人了”正哭的起劲的老人头都不抬一下,左手摔一把鼻涕道:“快滚你妈那个逼,你懂个什么!哥呀……”也有人劝说旁边的年轻人:“你让你大哭,哭出来他就不难受了,他哥去世了,亲兄弟别离之痛么”送埋的队伍一阵前进,一阵路祭,双响炮震耳欲聋,洋鼓洋号唢呐齐鸣,悲曲哀愁,凄婉清冷。

老人的痛哭流泣,发自内心的悲,老人哭声中的念叨词,才是他想说的话,然而,老人提出的问题,再也不会有个完美的答案了。在场哭劝的年轻人都在哭,都在奉劝老人赶紧止哭,寒冷的西北风实在太大了。人群都在哭泣声中难过悲伤,唯一旁观者的我眼睛也不由自主地湿润了。人常说不见棺材不落泪,看来一点不假。老人的悲伤和嚎啕大哭,引起我的好奇,于是便有了和送行的年长者,聊聊死者家族故事的想法。

棺材里的亡人,是本文的主人公。主人公的父亲,是从县城周边的高田村招亲入赘来到这个小山村的,不知不觉地,他和他的儿女们,在小山村已经居住了近百年,高家,也就成了村里唯一的外来户。
棺材里的死人名叫高兴。高兴的父亲名叫高不就。高不就从一百多年前来到了这个小村。

听说高不就生前有两个嗜好习惯,就是赌博抽大烟。要不是因为赌博抽大烟,一个城里的生意人,谁愿意来乡下招亲入赘。
高不就招亲入赘并没有改变他的做人。狗走千里吃屎,狼行千里吃肉。本性难移或许就是人性最大的致命弱点。虽因赌博抽大烟远离故乡几经周折,但有了妻室小家,人并没有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个性。因此,人生最难改变的是自身的弱点,或许也是大多数人的人性弱点。

高不就招亲后几年,因为刚成了新家,所以恶行多少有点收敛。后来就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子,大儿子高兴,二儿子高爽,姑娘高雅。幸福的日子还算小康。
小康,不仅仅是物质的富有。小康更重要的内容是精神方面的富有,文化知识的富有。

没有文化知识的富有,仅具备动物世界的基本生存条件和物质,人生应该是残缺不全的。
文化知识的贫穷才是真穷,没有文化知识的财富,应该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和绝望。身体只不过是灵魂的一个空壳罢了。
物质和精神整个贫穷的高不就,在他招亲后,因为时间的推移,狐狸的尾巴终于外漏,物欲致使高兴,赌博抽大烟的日子又重新开始了。

高不就此人一生因为抽大烟,赌博耍钱,输光了自己家产,招亲以后,又输光了女方的所有银子、家产、良田、输光了家产,从此家境败落,从此高家彻底地又一次踏入贫穷的维谷。
高不就的日常嗜好,让先房的儿子及自己亲生的三个儿女很是无奈,因此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高兴和他同母异父的哥哥,为了给兄弟姐妹一份家的温暖,他们弟兄俩扛起了一份父亲应该担当的责任。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给自己和弟弟妹妹撑起了一片蓝天。
于是兄弟姐妹几人常年给富人家庭打短工拉长工。棺材中的主人公高兴开始拉长工,他不挣钱,他首先挣粮食,挣了粮食首先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高兴挣着攒足了粮食,解决了一家人吃饭问题,然后他又开始挣钱,挣了钱开始租地耕种,每年耕种的收获卖了粮食换钱继续攒钱。攒足了钱的高兴他开始买土地,购置了大约五十亩土地后,高兴用土地两年的收获庄稼,终于给自己同母异父的哥哥娶了媳妇。这是高兴全家的喜事,也是全村的大喜事。

虽然屋里添喜,家内添丁,然而高兴却高兴不起来,村里人谁也不知道,高兴却另有心事,他要把自己购置的土地,交给哥哥嫂嫂和弟弟经营,他要出去走走看看,他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高兴他想给自己谋一份更挣钱的事情做。
开春后,身为农民的高兴去了一趟县城,转遍了县城最繁华地段。走的两腿困乏的他,圪蹴在街道沿上,从褡裢里掏出一角从家带来的锅盔,边啃锅盔边在听城里人聊天摆龙门阵。然后又去牲口集市看了看牲口行情,满牲口市上转遍一圈,好动脑筋的高兴,终于思索出一条天道。

用身上的钱,如果买一头牛,给哥哥嫂嫂和弟弟省点力气多好,他们喂牲口能下牛娃,种地省了力气,种庄稼还能收获粮食,牛犊还能卖钱。高兴想到这儿,他高兴地脸上露出笑容。高兴于是找了牲口集上的经纪人,卖了一个枣红色的秦川黄牛。下午赶回家的路上,高兴到底有多高兴,可想而知。

安顿好家里日常,买好农具种籽,高兴又要和同村的邻居们出远门去耀州。他听同村的邻居们说,耀州的煤矿挖煤也能挣钱,于是给自己准备了路上吃的干粮,准备了路费盘缠,路上整整行走了三天,他终于来到了四面环山的耀州。
耀州挖煤挣钱,这点确实不假。但是,真正下到井底挖煤挣钱,却和自己想象中的煤矿工人,却有天壤之别。旧社会的煤矿,可不像如今的新社会,煤矿劳动设施,机械设备,工人的生活条件,样样特别地差。旧社会有一句话,用在高兴身上一点不过分,过去,旧时代过来的老年人说:“挖煤的埋了没死,当兵的死了没埋。”
煤矿上当煤矿工人的高兴,背上的煤筐磨烂了脊梁上的肉和皮,铁锨把磨破了高兴的手掌,手心全部被铁锨把打成了水泡,这些都是家常便饭。当然,这些还都不是最苦的事情。最可怕的事,就是往往疏忽大意,或者不细心,或者违反了煤老板的纪律,煤老板的皮鞭,即使阎王爷长了四只眼,也不会恩赐高兴躲过那根灾难的鞭子。

煤矿死人是常有的事,煤矿井下也和地面的社会一样。真像古人说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煤霸王谁也惹不起,惹了煤霸王,挖煤工人怎么死的自己都不知道。所以,旧社会的各行各业,只要是弱势群体的老百姓,他们的生存都是在委屈求全。挖煤工为了活下去,他们从来没有过正常人的尊严。
然而细心的高兴他做到了,他坚持到了最后。他经过十来年坚持挖煤,给弟弟娶了媳妇,也给自己娶了媳妇,不但弟兄三人娶了媳妇成了家,从煤矿回家的时候,他还攒了数目不小的一笔钱。

新中国终于解放了。
高兴回到了故乡小村,他终于和妻子儿女、和父母兄弟姐妹团聚了一回。
此时侯的家,已经不再是当初离开家乡时候的家。
高兴的哥哥有了三个孩子,高兴也已经两个儿子。高兴在生产队里是劳动能手,提耧撒籽,收种打碾,七十二行,行行精通。于是,高兴谋划着,家里人口已经够多了,必须用自己下煤矿攒下的钱,抓紧时间给自己和弟弟哥哥每人修一院庄闊。

白天高兴上工,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到了晚间,高兴就带着家全人加班,用推土的土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给自己和哥哥弟弟们,每人修筑了一座八卦窑洞的庄院。
高兴从煤矿回家,修筑了新庄基,村方邻居的赞许不说。后来高兴还生了两儿一女,弟弟高爽又生了三个儿子。从此高兴一家,家道繁荣昌盛,人丁兴旺,儿孙满堂,罗马成群,有吃有喝,前后有人。

人生短暂,弹指回首之间,往事如昨,凡尘若大红尘,人是何等的渺小!高兴老汉终于安度晚年,截止高兴老汉去世,高兴一家男女人口不下百余人。
听说高兴老汉的儿孙们,随着打工潮流的兴起,他们在广东开办了厂企,在沿海买了住宅,还带动一家亲人宗族,南下挖金。
今天老汉去世了,一生圆满功成。
杀猪宰羊,吹吹打打,祭奠主人公已经接近尾声。哭的特别凶悍的老汉,正是主人公高兴的弟弟高爽,二老汉高爽在送行的人群,满眼望去,唯不见自己的亲人。高爽的一声嚎啕大哭,兄妹三人今天仅剩自己孤零零的,形只影单。

哭,惊动了送行队列的亲人亲戚,然而却感动不了苍天……
一折秦腔《大祭灵》,从此入土灵魂安。人生不过三痛哭,汤汤泡馍第三碗。
西风烈,旌节展,门对绿水与青山。二九天,玉宇寒,灵旗飘飘梅蕊绽。赤子一颗心,阴阳两世间!一颗为别人谋取幸福的心,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他会始终活在人们的心中。

高兴老汉去了,可高兴老汉的一生,作为一个社会下阶层,他就像他坟上的灵旗,是的,他就是“农民”这个是弱势群体里的旗帜……
2020年12月31日于文昌阁

作者简介:
李自立,昵称:侍郎神韵、文昌侍郎,祖籍陕西彬县,1967年出生。1987年毕业于彬县中学,中交一公局六公司试验检测员。
爱好秦腔、书法、散文、诗词。
作品刊发纸媒和各种载体。
格言:自立,自信,自強,自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