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不动的夫妻运
——写在结婚五十周年来临之际
吴熙禄

记得在结婚后的头几年,出于猎奇心理,我曾几次找算命先生算卦、相面,结论出奇的一致,这就是我命里“克妇”,即俗话说的“妨老婆”。鉴于世人对关算卦的迷信,尽管我们不全信,但也难免留下阴影。
然转眼五年、十年、二十年过去了,我们的夫妻运“岿然不动”!我曾庆幸地对妻子说,看来这卦象也不灵!没想到她不无自豪地说:“不是不灵,是我命大,你‘克’不动我!”随后还不无敲打:“你死了这条心吧!想克死我,你好找个吃国库粮的,没门!”面对这无厘头的警告,我自然是苦笑。不怪她误解我,因为单职工确实羡慕双职工夫妻。
卦象不灵,而妻子的话很灵,“死了心”的不光是“我”,还有“上帝”!连阎王爷也没辙了!至今年的十二月二十六日,我们将迎来结婚五十周年!
命相之“克”虚无,然生活中的敲打是实实在在的!五十年的夫妻,已共同生活了一万八千多天!我们用实际行动履行了当下新郎新娘在结婚仪式上“我愿意”的诺言,无负双方的以心相许!
我们是单职工家庭。因为我公职在外,家务农活的重担就落在了妻子一个人身上,她一人扛起家庭主妇和劳动力双重角色,家里地里,起早睡晚,扶老携幼,那处境岂是一个“累”字了得!
记得一天晚上,我村放映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影片中女主人公的悲惨遭遇,勾起了她的辛酸,在电影场上抽泣不说,回家坐在炕沿上哭了足足一个小时,一时让我无所措手足!这一幕我终生难忘,曾苦吟四句:春水一江日夜流,农妇家中怨接愁。累送夕阳下山去,疲迎冷月上岭头!
考验妻子的岂只是苦累!我数次患病,期间,是她独自支撑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对此她归结为“我克不了她就折磨自己!”无奈的自解,扎心的苦涩!直到我彻底痊愈,她的心头才有了阳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八个字只有夫妻间才演绎的淋漓尽致!

“磨合”一词,很中性。其实就是活生生的角色碰撞。婚姻,如果双方找不到契合点,在磨合期就撞碎了。妻子是个埋头苦干的文盲,找了我这个“不务正业”的“书呆子”丈夫,那角色的别扭也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我买书、自费出书、送书,加上家族文化建设捐献,付出先后已达十几万元,这在吃斤白菜也算计的家庭妇女来说,得需要多大的心理承受力!然,“夫唱妇随”,妻子只能支持我。去年,她拿出自己的积蓄八千元,与孩子一起为我的作品凑出版费,令我非常感动;没成想还有更大的惊喜:在结婚五十周年来临之际,她竟从自己的养老保险款中拿出一千元,破天荒地说让我买书看!当时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瞬间宣告了五十年婚姻磨合的成功!
如果说考验妻子的是逆境的话,考验我对婚姻忠诚度的却是自己所谓的“优势”了!我们之间的不同,说“差别”不如说“反差”更确切。一个是工人,一个是农民,这就不用说了。论文化,“大专”对比“文盲”,高下立见;看长相,黑白分明,那容貌也不大般配,加上自己有点文化“水”,与人多说些“掏心窝子的话”,在不同的年龄段,自然有自己的“人场”,此中也包括女性,之中,不排除有倾心的人。然“良心”和“自重”两把利剑高悬,使我守住了婚姻道德阵地!我对自己的“从一而终”,不无骄傲,然妻子却“不”领情:“那是你没本事!”正话反说,我乐意听!作为配偶来说,还有比信任更重要的吗!
结婚五十年被称为“金婚”。至于含金量,只有配偶双方知道。维护夫妻运的不是命,是双方的嘉言懿行。我们这对夫妻算不上金玉良缘,令人欣喜的是“磨合”成功。

看着挂在墙上的全家福,老两口很欣慰:当年一对青涩男女的黑白照,已变成三代九口。那笑容也不仅展示在《山钢报》的画面上,而是父慈子孝、婆媳贴心的美满家庭!
2020年12月23日于莱钢金鼎花园


吴熙禄,男,汉族,大专学历。济南市钢城区棋山国家森林公园圈里村人。1965年参军,退伍后先后就职于莱芜铁矿、莱钢安装工程处、莱钢培训中心。当过矿工、宣传干事、政治教师等。曾在报刊上发表文章50余篇,出版诗集《汶水流情》、评论集《玉壶冰心》、长篇纪实《荣河纪行》、古代历史故事小说《古槐幽梦》、《大明清官吴来朝》等。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