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李计堂,山西省兴县固贤乡吴城村人,中共党员,海上仙都文学社入驻成员。2017年开始创作,《贫困户的故事》、《枣花》、《谁不说我寨滩好》分别刊登于巜兴县报》、《新兴县》、《吕梁日报》、《昌平文艺》。创作歌词《晋绥首府兴县人》、《这些人》、《我那老父亲》。诗歌散文刊登于省内外一些网络平台。

◎ 雪原山村的黄昏
夕阳西下
天空燃起了火红的晚霞
炊烟袅袅如纱
村口牧归的放牛娃
骑着牛儿很是潇洒
红朴朴的脸儿笑成了花
夕阳恋晚霞
炊烟满沟洼
老母羊急着呼唤它的娃
羊羔羔应声叫它妈
大榆树上的麻雀吵喳喳
山村的黄昏美如画
◎ 夕阳下的老牛
夕阳西下
把天空燃成一片火红
霞光中的老牛
依然不紧不慢地
悠闲地咀嚼着那些青草
年月已被它咀嚼的没有踪影
苦累已被它的尾巴轻轻地甩走
脚下的田地总被它一步一步踩过
脖子上的领子拉断过多少犁绳
也许是困了
它慢慢地卧下
四肢舒展开来
闭上眼晴反刍
静静地回味过往
那些往事如村子上空升起的袅袅炊烟
慢慢地慢慢地逐渐消失
◎ 乡下的磨盘
乡下的磨盘
静静地躺在墙角
它有气无力地喘着最后一口气
连呻吟的力气都没有了
只剩下一副躯壳
浑身写满了岁月的苍桑
在即将逝去的弥留之际
它显的那么安静
哦,是无奈的安静
太阳每天会照常升落
而磨盘正慢慢死去
且一去不回
在生命却将失去的时刻
磨盘突然回光返照
想起从前
想起当年
年轻真好啊
精神饱满精力旺盛
每天不停地奔跑
还会唱起那欢快的歌声
那时的磨盘
只能吃些玉米高梁
正儿八经的五谷杂粮
但磨盘却很开心很健康
创造出自己感到无悔的辉煌
想着这些
磨盘灰暗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它就带着最后的笑容
闭上了浑浊的眼睛
◎ 孤独的老人
走过的是沧桑
变了的是容颜
不变的
仍是这份勤俭持家
远方的儿女永远在她心田
只能默默地做点营生
打发这漫长的时间
减少对儿女们的思念
佝偻的身影
显的那么笨拙
蹒跚的脚步
显的那么无力
心中最大的愿望
就是一家人的团圆
◎ 霞光里的老妈
夕阳西下的那一刻
它落的是那么缓慢
那么的不舍
那么的无奈
黄昏里泛起半天晚霞
是它用生命的最后力量
喷出的血液
发出的光热
开出的一片花海
夕阳缓慢的沉落
老妈蹒跚的脚步
在霞光里融在一起
同样在慢慢蠕动
那样的相似
同样的凄美
◎ 今夜我背着一身月光回家
打着哈欠
伸伸懒腰
辞别了桌上的资料
我踏上回家的路
村里静悄悄的
听不到一声犬吠
我背着一身月光回家
没有人来为我送行
只有清冷的月光陪着我
它总那那么小心翼翼
轻手轻脚地跟着我
我走到哪它就跟到哪
我抬头看了看那皎洁的月亮
四目对望的瞬间
月亮对我投来赞许的目光
我也看到了月亮那颗透明的心
那颗很干净很干净的心
也只有这么透明的心
才可以发出这么皎洁的亮光
◎ 暮归
夕阳缓缓走下山岗
将一缕余光
洒满大地
我踏着柔柔的阳光
沐着红红的霞光
抹了一把前额上的臭汗
舒展一下疲惫的脊梁
看一眼黄昏的村庄
踏向回家的路上
老树昏鸦为我送行
晚风野草向我招手
还有那东山上的月牙
也早早地赶来向我告别
只有他们才能见证我的热血满腔
只有他们理解我的痴恋
好些人已懵懵懂懂不辩是非
和村里的那些猫猫狗狗一样木然
只求今天能美餐一顿
哪管明天还能吃甚
岁月静好
人已渐老
不知时光还有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