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静好,原名王静,英籍华人。现任海外凤凰诗译社社长兼总编、世界名人会荣誉社长,作品散布在各网络平台及报刊杂志如《人民日报》《中国诗刊》《国际日报》等。多次获奖,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会员,联合国《世界生态》杂志顾问。

奇异的胎记(三)
文|静好(英国)
第三件预感应验的事,是暑假时我辗转寻找父母,那年我12岁。
放假第一天,我照例按照父亲信上写的地址,去找他们剧团的演出地。我从10岁开始读住校,上学时,学习、衣食住行,都是自己管理;寒暑假时,要步行几十公里,找到父母,与他们团聚。
以前都很顺利,当我到达时,剧团就在当地。可这一次,当我没吃没喝,在烈日下辛苦5个多小时,终于走到目的地,剧团却提前一天离开了。

剧院门前冷冷清清,没一个人影。我又累又饿又伤心,真想坐到地上大哭一场。可己经是下午2点左右,若不马上打听到剧团去哪里了,很可能天黑前就无法找到他们。
我強打精神,走到售票窗口,敲打玻璃,终于有人问:“谁呀?” “请问剧团去了哪里?” “柘湲水库?” “离这里多远?步行大概多长时间?” “步行大概4小时。”
我道了谢,离开时,看到剧院大门一侧有人用白色粉笔大大地写着“剧团已离开,朝这个方向走!”我知道,这是父亲留给我的,他的字刚劲有力,棱角分明。
我擦干眼泪,沿着父亲指示的方向走,越走公路越窄,几乎看不到行人,路旁农舍也很少,只有大片的庄稼。
以前去找父母,我都很兴奋和好奇,一路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可这回,我没心思欣赏风光,一个劲儿地往前走,只想赶在天黑前见到父母。
走呀走,不知走了多久,我更累更饿了,腿麻了,脚痛得要命。而此时,天快黑了。

我实在不想再走了,看到山坡上鲜花盛开,就想停下来休息,不想去找父母了。这里那么美,长眠在此,也好过一路奔波,不知前路如何呢!
刚有这个念头,我的脑海突然闪现出:父母正站在剧院的一扇窗前,眼巴巴地望着马路,等待我的到来。一个声音说:再往前走十来分钟,马路上开始有水,有一辆卡车经过,会停下来接你,把你送到父母身边。
听了这话,我咬牙打起精神继续走。
果然,十来分钟后,我看到马路上有山洪渗入,然后,一辆卡车开上来,停在我身边。司机大叔摇下车窗说:“小孩你去哪里?前面涨水了。”
“我去柘湲剧院,找父母。”
“你上车吧,我带你去,我们就是去看戏的。”
我连忙道谢,上车,坐在副驾驶座上。
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到了。柘溪剧院灯火通明,广播喇叭里正在播放花鼓戏。
我谢过司机大叔,一下车就看到了正在剧院门口焦急等待的父母,我奔向他们,满眼泪水。
母亲拥着我,父亲问:“你到了先前那个剧院吧?看到我留在墙上的字了吗?”我无力回答,只点点头。

到了父母的小房间,桌上已摆好饭菜,母亲为我盛了一满碗饭,我饿坏了,很快就吃完了,然后就倒在床上睡着了。
从10岁到15岁,每年寒暑假,我都要去找父母。不管是去村庄,还是乡镇、企业,方向感很差的我,从没走错走丢过。在我迷茫或为难时,总有一个声音或一个画面,提示我,指引我,给我方向和前行的动力。
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是冥冥之中有神灵在护佑我,或许也与我前额上的半弯红月胎记有关吧。



注: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