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山堤蒿漾月
文/毛恪成
题记: 春风吹拂大堤畔,
堤蒿繁茂蝴蝶乱。
茎长翻炒肉丝短,
尽日相思衣带缓。
淼淼洞庭环抱之地,涛涛长江轻吻大堤。这就是君山,我的家在这。在大堤行走,就会遇见赶着羊群归家的老汉,那些羊在堤坡上边走边啃噬青草,仍是不忍归栏的样子。常可以看见一个放鸭归来的老人,他那一群黑鸭,是由一只大白鹅领路的。大白鹅高昂着脖子,很骄傲地走在最前面,而那众多的黑鸭子,则低眉顺眼地跟在后面。如果沿着大堤漫步,天气好的话能看到湖水中那漫卷的迷人夕照,夕阳最美的之处,就是水面上三四尺。但是进了水中的夕阳比夕阳本身还要辉煌。当然,水中还有君山山峦和湖柳的投影。让人觉得水面就是一幅画,点染着画面,有夕阳、树木、云朵和微风,小草在微风中细雨后慢慢变青……

天街小雨润如酥,遥看草色近却无,堤蒿满地芦芽短。过年时候堤蒿上市价格是很高的,堤蒿炒腊肉倒不如说是腊肉炒堤蒿,因为堤蒿比腊肉更精贵。腊肉是挂在灶口上方的房梁上,每日里烧茶煮饭都用松枝,松烟熏出来,肉几成黑色的山里的腊肉。嵌在肉里的松香加上堤蒿的清香,像一把勾子,勾出肚里的馋虫。
周末,阳光明媚,惠风和畅。我和妻兴致勃勃地带上孩子,去楼西湾去采堤蒿。在路上,只见一路是桃红李白、白鹭翻飞的景象。小雨已将田野、村庄、院落装点成画,让人流连往返。来到楼西湾的大堤坡上,风很细,很柔。堤蒿,颜红如醉,酩酊在大堤的烟雾中。坡上坡下都是人们在采堤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侧耳细听,隐约有花腔从坡上传来,苍凉的调子,沉静的风格,使人想起一个将军在驰马东征。大堤上,弥漫着堤蒿的清香。阳光照着一地的绿,一株株堤蒿菜如一个个穿着绿花边裙的小姑娘,散发着它独特的清香。我指给欢天喜地的女儿看,自己都要流口水了,忍不住咬一口,唇齿间留下一股清香的味,怎一个“爽”字了得!我们满满的采了一篮。回家用亲手采的新鲜堤蒿炒了一盘山里的腊肉,堤蒿炒腊肉,这有一种特别的香味,腊肉也不再油腻。好似红花配绿叶,十分鲜亮,有点香,有点涩,好像烟波浩淼的洞庭湖的春水,带着潮湿,带着腥味,带着习习春风特有的力量,有时会让人不能呼吸。一时间,厨房里,客厅里,清香到处弥漫,给了我们清香的享受,一丝丝微风吹到脸上,让人品尝得到春天的滋味。

傍晚, 金黄的晚霞照着林荫道,我们一家在大堤散步。微风细细,吹皱了湖水,那些涌起的水波将湖面的夕阳、云朵和树木的投影给揉碎了,使水面的色彩在瞬间剥离,有了立体感,像是一幅现代派的名画。有时候我弯腰捡起几颗稍微成扁形的石子分给孩子和妻子,投向水面,比赛打水漂,我们的笑声使这时水中的画更加有生气了。我们坐在石块上,安安静静地看上一刻。当然,不敢坐久,不是怕阴森的凉气侵蚀身体,而是那些蚊子会络绎不绝地飞来,围着我们嗡嗡地叫,所以我们快速的回家,我在书房抬眼一望,君山山峦就映入眼帘,彩云一团连着一团的出现,此时的月亮看上去就像一个巨大的蜜橙儿,让人觉得月儿荡漾出的清辉,依稀有一缕淡淡的堤蒿清香。

毛恪成,五十七岁,喜骑自行车,写文字,有文章见于中央文明网,科普文章被做中考试题,散文见于中国教师报,诗歌于见岳阳日报及君山岛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