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国兴,生于70年代,云南寻甸人,懒散随性,爱读书,爱生活,爱家人朋友。曾用笔名梦雨,雅号疯子,曲靖师范校园疯狂的文字爱好者;有少量作品发表在《中国诗歌网》,受聘于原《闽南文学》特约作家。

官途艰辛文学昌明
——漫谈课本中的唐人刘禹锡
作者:杨国兴
听坐在对面的同事说,要看我表演‘语文公开课’,吓一跳!
赶紧备课吧,古诗三首中,就有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杜牧的《江南春》,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温儒敏先生把三首古诗,归入‘描写自然景物的千古佳作’。

如果按部就班的去操作,以我对电脑的白痴程度,班级里学生学业的糟糕状况,要赢得掌声已是奢望!我不甘心,迫切需要赢得尊重,从而用自己的大脚撑爆别人刻意给的小鞋。怎么办?
于是,我研读文本,查阅资料。别说还真让我前所未有地深入唐宋大家的心灵,发现了他们的痛苦和抗争。
三人无一例外都是倒霉蛋。刘禹锡少年得志,官途蹉跎;杜牧出身名门,一生难展所学;王安石位极人臣,变法失败,狂遭江南士人污损千年至今!

于是,决定课题主讲‘气’:《浪淘沙》的铮铮傲骨,书生意气;《江南春》的读书人忧国忧民的浩然正气;《书湖阴先生壁》的失意政客的沉沉暮气。
由此,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不再是奔涌狂放的黄河,而变成了不甘平庸的,仙气飘飘‘神沙’!结合串讲的《玄都观桃花》,《再游玄都观绝句》,听课老师及班级的学生,理解了刘禹锡的斗志昂扬,奋发有为的豪迈!同时,我也借注意力转换时机,让他们思考:刘禹锡少年成名恃才傲物,与其后屡次三番被贬至边穷地区为官,有什么联系?经过一番讨论,学生都似乎意识到了:和人相处的重要性的人生观教育。

其后的两首诗歌的教学,异常顺利,达成目的。居然意外收获满堂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