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 工 人 厂 长 陈 小 山
文/潘安兴 李转运

🌹 我们进黄陂县国营印刷厂的时候他就是厂长,人称“陈老幺”,多接地气,够亲切的了。魁梧的身材,宏亮的声音,走起路来略有所思上身稍稍向前倾匆匆忙忙、风风火火的虎虎有风, 颇有“亮剑”主人公李云龙那种“匪里匪气”。本色朴实的形象,更让人觉得可爱可亲。
🌹他,在家排行老幺,家境贫穷,从小便送去当学徒,不知吃了多少苦头,熬到了翻身解放。到公私合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有机会上扫盲班,上工人夜校,输送党校培育学习,提拔为干部,属于“苦大仇深,根正苗红”的那种工农形象。苦难的人生经历底层酸甜苦辣的品味。新中国成立初期共产党的阳光雨露滋润着他,嫉恶如仇刚正不阿敢讲真话直白话,特别关心普通职工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风格,是坚持原则为工人说话办事的代表,在当时很多职工认为上级机关公正法眼,选对了人让大家放心。

🌹在那个三年自然灾害过粮食关的时期由他带队到滠口叶店开展生产自救,他用尽自已的苦力气,出工在前,收工在后,挑土时让人将他箢箕里的土尽量上的满满的,有的人就将湿泥巴在箢箕里堆满堆高,他不服气,“还能加不” ?一上肩,叭的一声,扁担顿时断为两截。群众称为“陈大哈”。
🌹一转眼到了一九六五年初,厂里接到上级分配印刷毛主席著作、毛主席语录的光荣政治任务,当时厂里接纳了一批由民政部门安置培养的一批失去父母双亲的十六七岁特殊青少年进了县印刷厂正式工作。当时或许是他遭孽的苦难经历,对这一批特殊的年青人关爱有加,在这个特殊的群体里当时有一个叫丁锁田的刚来厂时也只有十六七岁,看上去蓬头垢面的,衣服象油抹布,脚上疙瘩成堆,见状他连忙打盆热水俯下身子为小丁洗头洗脸将脚一点一点的仔细擦,包括脚趾脚丫脚指沟的污垢用自己的手指刮,一点也不放过,洗毕买来新鞋新袜新衣穿上焕然一新象变了一个人似的,后来该青年与其他年青小伙们一并转入收割机厂了,虽说光阴一晃几十春秋,但每每回忆此事此景大家感概万千,激动万分。谢谢你了,我们的好厂长。

🌹那时候厂里食堂非常简陋大家在窗口凭票打饭打菜后都蹲在操场吃。每次他环顾一下四周后看到那个大个子小伙在身旁就把碗里的肉鱼一筷子夹给他们吃,久而久之,被老同事们发现一走出厨房就有人一筷子抢走了,后面看到闹剧哈哈大笑不了了之。
🌹当了干部不脱产除了开会因公出差绝大部份时间都沉在生产车间一线,发现什么问题现场解决。当时供电严重不足是非常突出的矛盾,印刷机械正常运转时突然断电停摆,他第一时间出现在发电机房迅速脱去外衣摇动发电机刹那间轰轰轰照明亮了全厂又响起了欢快的协奏声。他的办公室在车间还爱岗着机印工,每天一上班除去开会或有人找他签字外一坐在圆盘机、四开机、对开机上钉了一整天。一看号码机生产记录本产量还一直名列前茅呢。正是他懂技术深入生产第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很少有虚报生产产量的现象。

🌹转眼到了一九七○年六月,一批武汉知识青年招工到黄陂县国营印刷厂他热情接待安排住宿介绍工厂整体情况进行忆苦思甜教育还逐个谈话学习毛主席“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的教导,工业学大庆艰苦创业的精神引导大家树立信心在平常的岗位上把自己锻炼成特殊材料。把这些知青当宝贝,如天上掉下的星一样珍爱,分配了岗位后又指定了吴建成、黄清芳、芦桂元支委一级的师傅传帮带,实现高配强配优势育人育材计划,还三人抵六面反复叮嘱,语重心长如签约一样板子钉了钉子还要回脚。有几次车间印刷出现了次品隐藏在避闲的角落里被他找到查出,立即脸黑下来怎么做一生印刷手艺还做转去了呢?狠狠熊了一顿后还在大会上不点名批评,统统不给情面。过年厂子里吃年饭,几个人闹酒把一个青工灌醉了到宿舍看到情况后急忙动手清洗干净到安然入睡才离开。临行前再三嘱咐同宿舍同事照顾好。第二天上斑把同桌几人找来“出了问题你们都要负连带责任”,也为以后类事敲了一个响响的警钟。

🌹当时厂里有一两个与他一起公私合营到印刷厂的老伙伴,每逢周一迟到的师弟,他上机还什么见到人当一眼扫到其跚跚而来立马走到跟前“老某回去过喜事扒本累了罢,省着点,留些力气上斑用吧” 。对方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一脸尴尬,连声说对不起,今后一定注意。厨房有个炊事员下午下班后夹着一刀肉披着大衣准备出门,他顿生疑窦,“把你大衣借我穿穿” ,逮了个现行露出原形被清理出职工队伍。跟青年职工们打成巢是他的一个显著特征。碰到周日批点肉买点萝卜呼来几个无家可归的青年职工围炉打平伙边吃边聊哥们够意思不讲高低很随便随和有时听到一些偏激刺耳的真话直话也不辨白咧着牙齿一笑了之。刚上班那年春节过后初三潘安兴刚踏进厂门正撞着他“小潘,过得好” !他主动打招呼,在门卫传达室聊了一会儿,接班的师傅来换班了。走到厂外他拉着小潘的手说“到我家坐坐,”小潘当时迟疑了一下不知如何是好,“小潘一家人还讲什么客气就见外了”,将了潘安兴的一军,无奈恭敬不如从命,一踏进厂长府上简单的平房简单的家俱陈设,房间坐满了亲戚,他向潘与客人作了介绍。开席了他手一伸“小潘请上坐” !指着首席的位置,潘一看都是与厂长年龄左右相仿的长者,很不好意思腼腆的脸红了。“讲么客套呢,第一次上门特地贵客请来的” 。说罢硬把潘安兴指定的座位上,席间他多次向客人讲:“这是我们厂里的秀才不能轻慢了哟” 。

🌹做起事情来他是一位拼命三郎。在工业学大庆的热潮中,县印刷厂全县的先进单位,自然这个厂的典型材料要准备。晚上他找来潘安兴,草拟了提纲挑灯夜战写成初稿,又边改边誊不觉到了凌晨三时,中间不停地给潘安兴倒茶递烟切磋斟字酌句,俩人吞云吐雾,半宿,五盒烟盒在地下留下了见证。一位烟篙子带出一丘烟篙子雅号不径而走。“小潘,就在我这里将就一下”,铺好床俩人同被而眠,他的鼾声如雷打破夜的寂静,仿佛进军的鼓点有节奏循环的乐谱。
🌹犟气来了十头牛也拉不回,一但决定了的事他从不轻易改变。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晚期他提出发展彩印胶印照相制版一条龙的生产线,在支委会上讨论通过报请轻工业局、工办、计委批准,还要报孝感、省一轻局等部门审核通过。有人劝他“一个县印刷厂搞什么彩印、胶印,把铅印做好就不错了” 这话说在他心里很不舒服,“老子就是不信这个邪,非把他搞起来不可” 。他有更大的野心要把印刷厂做大做强,不惟上,不帷权,只讲真只讲理为达到目的他马不停蹄奔波于各个部门,笃信猴子不上树多打几遍锣,人家扳着脸扭过头,他就堆笑脸躬着腰。下班了他是跟在后面跟到人家门前,人家关了门他在楼道里过了一夜。第二天对方开门惊讶地说“陈厂长怎么还没走?哎,真拿你没办法死搅蛮缠,好吧跟我到局里去” 。这样的事不知上演了多少遍,在他身上“咬定青山不放松” 的精神!在他任职期间这些目标终于完成了,印刷厂迈上进入了一个辉煌高峰。

🌹成人之美也是他的一项喜好。面对大龄男女青年日益增多,他很焦急当起了月老红娘,努力的架鹊桥牵线,委托黄清芳、陈运云、李立新等同志帮忙撮合成全了吴阳生、龚焕玉和陈仲贻、彭桂姣及雷金汉和小曹等人的姻缘,并特地操办了他们的婚礼。还有一些虽然未能如愿背后的故事却流淌在心中一段美好佳话。
🌹关心职工健康沉淀着人文情怀。特事特办更考验一个领导的应变水平。青工李转运当时结婚没有房子,陈厂长考虑这一实际困难,将当时自己厂长的办公室兼卧室主动腾出来让给李转运夫妇居住使用,让他们二位深深感动至今难忘。青工陈连生眼睛视力下降,陈厂长路过排字车间,便向他反映了情况,第二天即调换了工作。青工王桂菊腰椎盘突出,得知情况,立即安排做宣传广播工作,抽调到孝感地区轻工产品讲解员,历害又送她到汉口大医院就医,平时在附近诊所做理疗,根据实际都给报销了。到汉口出差穿着一身旧中山服蓝卡其布裤,解放鞋卷着一只裤脚活象农村生产队小队长,风尘扑扑来到王桂菊家看望她。问长问短,与王的父亲谈得热火朝天,丝毫没有大厂长的架子,象亲戚串门一样,她爸妈说:“我姑娘在您厂里放心”。临别时反复叮咛:“在汉口好好看病,不要担心经费问题” 。走后其父母说:“陈厂长是个本份踏实人,靠得住” 。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要一边倒,不要选边站,向党组织靠拢。他经常与职工交心谈心。关心青年职工技术和思想双进步,大力鼓励青年职工们向党组织靠拢。大公无私才能德配位不谋私,私下个别也是这样说。他先后与张平阶、姚世宏、钱人伟搭班子齐心协力配合很墨契。让把踏实忠厚的人树为标杆,郭望春、李明成、陈运云先后出席县里劳动模范,工交战线上的先进工作者;将县劳模李明成同志送江西芦山学习辽养,享受劳动模范的快乐。把余盛发、潘安兴二位青年同志培养成共产党员。陈厂长不是一座‘小山’是一座高峰,一个时代企业干部的高峰。随着这批人的渐行渐远,蓦然回首,在企业的星空还有几个人,天问的屈原也无限惆帐。小山给我们留下记忆太多太多,打捞钩沉往事初心出发要认得自己,走向何处不能迷失在岐路。条件变了,永远不能忘本啊。毛泽东赶考的话是否有人听得进去?不得而知。
庚子年正月战疫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