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新韵)
何日清莹可见
(藏头步韵)
韩明华
信步西堤。玉带桥上远眺,风光如画。追忆铁窗岁月,恍如隔世。
人至未惊山鹊,
生平独爱鸣蝉。
如斯菡萏比华年,
梦里残荷一片。
无限风光桥上,
可怜万寿山前。
奈河依旧在身边,
何日清莹可见。
一九八〇年六月
(藏头的文字)
人生如梦 无可奈何
【注释】
(1)西江月 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步虚词》《江月令》和《壶天晓》等。双调五十个字。唐五代本为平仄韵,异部间歇,宋以后则上下阕各用两个平韵,末转仄韵,例须同部。相传取自李白《苏台览古》中的“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的诗句。
(2)西堤 在颐和园昆明湖的西部,清乾隆年间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建造。堤上有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和柳桥,合称西堤六桥。其中的玉带桥最为著名。
(3)玉带桥 颐和园西堤六桥中唯一拱券结构的石桥。建于清乾隆时,光绪时重修。拱高而薄,轮廓具有流畅挺拔的曲线。桥身和桥栏选用青白石和汉白玉雕砌,洁白似玉,宛如玉带,故名。桥下为玉泉山泉水注入昆明湖入口处。
(4)鉄窗 安有铁栅栏的窗户,借指监牢。
(5)恍如隔世 好像隔了一世,多形容对时间的变迁、事物的巨大变化的感觉。
(6)菡萏 荷花的别称。
(7)万寿山 在颐和园内。燕山的余脉。传说曾有老人在山上凿得一石瓮,因名瓮山,山前的湖水称瓮山泊,又名西湖。1750年,乾隆为庆祝母亲的六十诞辰,在圆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并将瓮山改为万寿山。
(8)奈河 宗教、迷信所传地狱中的河名,其水皆血,腥秽不可近。
(辛弃疾原韵)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南歌子
心境未苍凉
(藏头步韵)
韩明华
四十七年前,铁窗里步吕本中原韵。今日登凤凰山,填词,藏头心曲,再一次步其原韵。
历险三千尺,
经折记未霜。
沧茫凤岭倚筇旁,
桑梓迢遙歇脚醉重阳。
壮美神州秀,
心随石径长。
不惜刀币爱秋光,
已辟先河心境未苍凉。
二〇二〇年重阳节
(藏头的文字)
历经沧桑 壮心不已
【注释】
(1)吕本中 南宋诗人。
(2)经折 折迭式的狹长小簿本。
(3)沧茫 旷远。同苍茫。
(4)凤岭 即凤凰山,位于北京怀柔区。传说王母娘娘出游,玉梳遗落,命韦驮骑凤凰下界寻找。韦驮踏遍千山万水,玉梳找到了,凤凰却飞不动了。王母娘娘降旨:凤凰就地安葬,玉梳陪葬。凤凰山因此而得名。
(5)桑梓 桑树和梓树,常栽在住宅的旁边。《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人们便以桑梓作为故乡的代称。
(6)迢遙 遙远。
(7)刀币 古钱币。
南歌子
他年何处度秋光
(步吕本中原韵)
韩明华
浅淡碉楼月,
斑驳禁地霜。
黄花几朵草阡旁,
汗透缁衣抱病过重阳。
尚有飞天梦,
刑余九月长。
他年何处度秋光?
细想纵然出狱也苍凉。
一九七三年十一月
(吕本中原韵)
驿路侵斜月,
溪桥度晓霜。
短篱残菊一枝黄,
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
寒更每自长。
只言江左好风光,
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注: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