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红的回忆》系列(九)
一米阳光·一份坚持·一份爱

画作家:沈克明
主持人:艾琳
向晚的风,调子微蓝
飞逝着的除了时光的盘算,还有记忆
翅膀,又一双翅膀,带着一个个梦渐渐远去
风在旧时写了首新曲,现在
她们叫它“回忆”,粉红的回忆
——艾琳

1.云上的舢板
文|古冈(中国)
孩儿的一片天,想它
那一秒,已过了
青云的舟船。这事不由你
尤其是恍惚一过,
味仍在
九点睡了。
更细的足尖,
青草地上,及空尘
找梦的落处。
站名久远地丢了,
才觅着
竹竿子,飘的三角旗。

2. 风吹过
拖累的旧时代:一把扫帚和
咳着文言的美,被旋即
放大数倍。
他们额外的春光
明显地千里也走了样。
刺鼻烟雾,和善的词
躁动下有勇夫,日历飞逝
听过的速衰,耳也聋。农作物
弓背的江南,
你只听见簌簌一片,
将来和现在一样短。

3. 光阴若流水
那么多人和物,
他们源于水的
道路的两旁。
那时的我
身上长满水泥。
若从小潜水,
滑入寒飕飕的
玻璃做的体温表。
谁又是我,或者相反
都不重要。天象天底
蚂蚁的轨迹,浩渺的水。
我是他们。煮熟了
捆绑起教育的童年。
我们从那时成长
朝温情撕开皮肉
朝文明的方向流去。
怕头痛搅碎了它。
怕虚无的字迹模糊。
怕早晨水里的吊桶,活着的细绳子。
怕碎了的水珠,我们回归的一瞬间。

4. 向晚
些微风吹,蓝调子
轻柔的绸缎。向西
甚至更偏。
日日星光漫移,打满补钉
一个倒盖的锅;
一小人偶尔仰头,
间距愈加远矣,
顺弯道而疾走的。
几千里一站,血缘成亲
他们到天边即止。
相窥一刹,近拂晓
化解的天意
万物通哪儿?
硬纸板的屋子,
人们醒来,像睡时般
抚去烟尘中,欲坠的
最后一片边陲。

5. 早地铁
年年逢此,热气球
一出门
身体升了起来,
飘得高,又低压
回收了自由的线。
一个逆时针
转动的线把手。
你就看个个跳出
顺地铁飘去的
早上班那一族半睡
半醒的。
钉在一间间暗淡
室内舞姿的神伤。
早报掠过标题
不会有啥意外,
集团的利润碾过。
无论你关怀痛,或
轨道尽头,亮日光。

诗人简介:
古冈(中国·上海),诗人,祖居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诗丛主理人,北京文艺网国际诗歌奖评委,明圆美术馆诗歌沙龙策划和主持人,艺术外滩浦西馆学术委员,予路文化学术顾问。著有《古冈短诗选》、《尘世的重负——1987-2011诗选》等诗集,在《书城》等报刊发表随笔文论等。获诗东西-DJS诗集奖(2012),首届上海国际诗歌节诗歌创作大赛奖(2016)和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2016)。近年来在大学、中小学、美术馆和文化馆开办诗歌讲座,受邀到东方卫视艺术人文频道担任访谈嘉宾,解读卞之琳、穆旦和李金发的诗歌艺术。

画家简介:
沈克明(澳大利亚· 墨尔本),职业画家,维多利亚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国肖像画协会会员,作品曾多次在各种画展中获奖。曾任教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1988年定居澳大利墨尔本,先后在墨尔本几个主要美术家协会任教。,每年11月-12月进行国际交流访问,并受邀任教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系。

主持人:
艾琳,澳大利亚华裔诗人、自由撰稿人、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人、专栏作家。
曾用生命奋不顾身感受生活的流浪者;把日记和书籍藏进行李箱,肆意行走的医疗从业者;十几岁起,便把诗歌揉进日记里,正如把漂泊的孤独深埋在心底,微笑着用爱呵护病患的每一次呼吸……
著有《鸢尾的情绪》《艾的绪语》诗歌专辑, 《鸢尾的情绪》《鸢尾的旅行》《鸢之花》系列诗歌分享。《陪孩子写一首诗》《给孩子们的诗》《山水之恋》《有没有一首歌》系列讲座主讲人。散文诗作散见中外各媒体。



注:本期画家-沈克明。
